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柳州市柳江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4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柳州市柳江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
為進一步規范全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在《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能發新能規〔2025〕7號)等文件的基礎上,結合柳江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規范管理對象
本辦法規范管理對象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中的自然人戶用、非自然人戶用、一般工商業和大型工商業四種類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
二、規范建設管理
分布式光伏發電不應降低相鄰建筑物的建筑日照,光伏板不得超出建筑物及設施投影前后上空區域0.3米、不得超出建筑物及設施投影左右上空區域;建筑物及設施為坡屋面結構時,光伏板應順坡安裝,組件安裝不應超過該屋面最高點0.3米。
對于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當屋頂為平屋頂結構無突出樓梯間時,光伏板頂端不得超過屋面最高點2.2米(含2.2米);當屋頂為平屋頂結構有突出樓梯間時,光伏板頂端不得超過樓梯間屋面最高點1米(含1米,且最高點應不高于頂層屋面4米);光伏板下方四周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圍合,不得違反城鄉規劃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對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當屋頂為平屋頂結構時,不管是否有突出樓梯間,光伏板頂端不得超過平屋頂屋面(非樓梯間屋面)最高點 2.2米(含 2.2米)。
三、規范工作職責
(一)部門職責
1. 區發展改革局:負責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進行行業監督管理和備案工作,對不誠信守法、弄虛作假的投資主體實施信用懲戒。
2.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指導投資主體對擬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開展房屋質量、結構安全鑒定工作;指導各鎮督促投資主體、安裝施工企業落實安全責任要求。
3. 區自然資源局:依法認定亂占耕地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違法行為,并抄報相關責任單位。
4. 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對城區規劃區、新興工業園片區(不含穿山片區)范圍內,由規劃部門認定為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為由違法搭建行為進行處罰,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及屬地鄉鎮人民政府對城市規劃區內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違法搭建分布式光伏發電依法予以拆除;依法打擊由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抄報的無施工資質的個人、隊伍承接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業務。
5. 區應急管理局:負責指導協調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過程中發生突發情況的應急救援工作;依法查處涉及應急管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隱患,依法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過程中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開展調查,并嚴格追究相關責任。
6.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指導投資主體注冊公司、辦理營業執照,對投資主體、光伏安裝施工企業虛假宣傳、無證經營、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進行監管和查處。
7. 柳江消防救援大隊:對項目消防進行業務指導,依法查處消防違法行為。
8. 市公安局柳江分局:負責依法查處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中的合同欺詐、非法融資等違法行為。
9. 柳江供電局:負責嚴格按照電力有關法律法規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并網接入工作。
10.其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依法劃定傳統村落,旅游風景區,文物保護區,國省道和城市干道、鐵路、高速公路、飛機場等控制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范圍。
(二)屬地責任
各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協助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按照授權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三)投資主體責任
投資主體要充分考慮電力消納預警相關風險,自主決策是否開展工程建設,自愿承擔電網調度、電力消納利用率下降、市場化售電等因素帶來的項目收益風險,做好風險預期管控。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和員工教育培訓,做好安全防護,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安裝,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四、其他
(一)加強宣傳引導。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按照要求規范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和安全管理,投資主體租用屋頂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遵循自愿的原則,誠信投資經營。
(二)加強過程監管。各鎮、各有關部門對項目建設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協調妥善解決,加強建設、安裝過程監管,確保項目生產安全。任何投資主體和個人不得以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為由,違規轉讓、倒賣因光伏發電產生的綠電指標、碳匯指標。
(三)加強投資主體管理。有關部門對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投資主體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對屢次整改不到位的投資主體,列入限制開發名單。
(四)加強公共機構管理。區本級公共產權資源資產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已實行統籌建設,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實施。
(五)農光互補、漁光互補以及小型地面電站歸于集中式光伏電站管理,不納入本辦法管理范疇。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兩年。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現將《柳州市柳江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4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柳州市柳江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管理暫行辦法
?
為進一步規范全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在《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能發新能規〔2025〕7號)等文件的基礎上,結合柳江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規范管理對象
本辦法規范管理對象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中的自然人戶用、非自然人戶用、一般工商業和大型工商業四種類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
二、規范建設管理
分布式光伏發電不應降低相鄰建筑物的建筑日照,光伏板不得超出建筑物及設施投影前后上空區域0.3米、不得超出建筑物及設施投影左右上空區域;建筑物及設施為坡屋面結構時,光伏板應順坡安裝,組件安裝不應超過該屋面最高點0.3米。
對于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當屋頂為平屋頂結構無突出樓梯間時,光伏板頂端不得超過屋面最高點2.2米(含2.2米);當屋頂為平屋頂結構有突出樓梯間時,光伏板頂端不得超過樓梯間屋面最高點1米(含1米,且最高點應不高于頂層屋面4米);光伏板下方四周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圍合,不得違反城鄉規劃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對于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當屋頂為平屋頂結構時,不管是否有突出樓梯間,光伏板頂端不得超過平屋頂屋面(非樓梯間屋面)最高點 2.2米(含 2.2米)。
三、規范工作職責
(一)部門職責
1. 區發展改革局:負責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進行行業監督管理和備案工作,對不誠信守法、弄虛作假的投資主體實施信用懲戒。
2. 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指導投資主體對擬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開展房屋質量、結構安全鑒定工作;指導各鎮督促投資主體、安裝施工企業落實安全責任要求。
3. 區自然資源局:依法認定亂占耕地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違法行為,并抄報相關責任單位。
4. 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對城區規劃區、新興工業園片區(不含穿山片區)范圍內,由規劃部門認定為以分布式光伏發電為由違法搭建行為進行處罰,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及屬地鄉鎮人民政府對城市規劃區內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違法搭建分布式光伏發電依法予以拆除;依法打擊由區住房城鄉建設局抄報的無施工資質的個人、隊伍承接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業務。
5. 區應急管理局:負責指導協調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過程中發生突發情況的應急救援工作;依法查處涉及應急管理的重大安全事故隱患,依法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安裝過程中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開展調查,并嚴格追究相關責任。
6.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指導投資主體注冊公司、辦理營業執照,對投資主體、光伏安裝施工企業虛假宣傳、無證經營、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進行監管和查處。
7. 柳江消防救援大隊:對項目消防進行業務指導,依法查處消防違法行為。
8. 市公安局柳江分局:負責依法查處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中的合同欺詐、非法融資等違法行為。
9. 柳江供電局:負責嚴格按照電力有關法律法規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并網接入工作。
10.其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依法劃定傳統村落,旅游風景區,文物保護區,國省道和城市干道、鐵路、高速公路、飛機場等控制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范圍。
(二)屬地責任
各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協助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按照授權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
(三)投資主體責任
投資主體要充分考慮電力消納預警相關風險,自主決策是否開展工程建設,自愿承擔電網調度、電力消納利用率下降、市場化售電等因素帶來的項目收益風險,做好風險預期管控。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日常管理和員工教育培訓,做好安全防護,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安裝,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四、其他
(一)加強宣傳引導。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按照要求規范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和安全管理,投資主體租用屋頂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應遵循自愿的原則,誠信投資經營。
(二)加強過程監管。各鎮、各有關部門對項目建設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協調妥善解決,加強建設、安裝過程監管,確保項目生產安全。任何投資主體和個人不得以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為由,違規轉讓、倒賣因光伏發電產生的綠電指標、碳匯指標。
(三)加強投資主體管理。有關部門對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投資主體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對屢次整改不到位的投資主體,列入限制開發名單。
(四)加強公共機構管理。區本級公共產權資源資產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已實行統籌建設,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實施。
(五)農光互補、漁光互補以及小型地面電站歸于集中式光伏電站管理,不納入本辦法管理范疇。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