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政規〔2018〕1 號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柳州市柳江區全面推進
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柳州市柳江區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區第一屆人民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務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 2018年1月25日
?
?
柳州市柳江區全面推進義務教育
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
?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辦發〔2016〕168號)和《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柳州市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柳政規〔2017〕10號)精神,為加快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改革,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優質均衡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推進、城鄉一體、資源共享、優質引領、提升質量”原則,將學區制改革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促進區域內學校間互相幫扶、優勢互補、融合共生、內涵提升,統籌推進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
二、目標任務
通過改革學校管理體制、教育資源調配機制和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方法,實現學區內統一進行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學校招生、質量評價的“六統一”,構建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相互合作,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融合發展,區域內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新機制。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學設置學區
1.學區設置原則。按照“城鄉統籌、合理搭配”原則,根據我區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管理水平、教育質量、學校分布、距離遠近等實際情況,將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若干個學區,學區內的學生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在相應學校就讀。
2.學區組建形式:學區設置采取集團化辦學和城鄉幫扶兩種形式。
(1)集團化辦學。以城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為依托,探索組建義務教育學校教育集團,擬于2018年組建2所小學教育集團和1所初中教育集團,即柳江區拉堡小學教育集團、柳江區基隆開發區小學教育集團和柳江區第二中學教育集團,把新建義務教育學校和周邊薄弱學校納入集團化辦學。
(2)城鄉幫扶形式。由1所優質學校加若干所薄弱學校形成幫扶關系,通過幫扶學校和受援學校之間相互支持、互通共享,實現共同提高。根據我區教育實際,以辦學質量較好的城區、鎮中心小學和初中學校為龍頭,結對幫扶鄉鎮學校,組成“幫扶聯盟”。鎮中心小學在與龍頭學校組成學區的同時,自身也要輻射村小學、教學點,提升村小學、教學點教育質量(具體幫扶學校另行下文)。
以2016年柳州市全面啟動實施的各級各類公民辦中小學結對幫扶為基本模式,在結對幫扶形式100%全覆蓋的基礎上,根據區域內教育資源的實際情況,當條件成熟時,逐步推行學區聯盟辦學,對學區設置形式進行積極創新,探索其他有效模式。
(二)創新學區管理機制
1.明確學區管理職責,創新學區管理機制
(1)進一步明確政府各職能部門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改革合力。根據不同學區設置形式,理順學區制管理改革中不同學區設置學校的管理層級和關系。明確牽頭學校及其管理團隊管理學區的職責、權利和義務,突出牽頭學校管理學區內學校的統籌權及在示范引領和幫扶工作中承擔的更多職責,確保學區管理的有效實施。
采取集團化辦學形式的集團內學校應組建集團校長聯席會,對集團內重大事項實行統一決策,明晰集團龍頭校在辦學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育教學管理等管理權限和程序,明確集團內學校校園文化定位、發展規劃及教育教學策略等。
采取結對幫扶形式,以城區(城鎮)學校為幫扶學校,鄉鎮學校為受援學校。幫扶學校和受援學校協商簽訂幫扶協議,通過相互組織專題講座、巡回指導、現場診斷、案例研磨、跨校體驗、跟班學習、師徒結對等活動,促進結對學校共同提高管理水平、校園文化、師資建設、辦學條件、教學質量等。
(2)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區辦學資源的配置、校長教師的調配、學區整體績效考核和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要將牽頭學校校長和學區管理人員從事的學區管理工作計入工作量,積極探索和建立基于學區管理成效的激勵機制。
2. 建立學區運行機制,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統籌協調、統中有分、分中有合、統分有序”原則,建立學區運行良好機制,統籌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學區制改革學校要制定學區工作計劃和學區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教育教學、財務后勤、學校安全管理等協作機制,搭建學校管理交流平臺,提升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三)建設和共享學區資源
1. 全面改善學區學校辦學條件
要按照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要求,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推進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加快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配套建設教師周轉房,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2. 共享學區學校教育資源
要著力構建學區辦學資源共建共享新機制,促進學校體育場館、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和儀器設備在學區內學校開放共享;促進學區教師資源、教學成果、辦學特色、校園文化的共建共享;促進學區內校外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家長資源及其他社會資源的共享。
(四)加強學區隊伍建設
1. 打造學區管理團隊
加強學區管理人員配備,每個學區設主要負責人1名、具體負責人及管理人員若干名,均由各學校工作人員兼任。定期組織學區管理人員學習和交流。加強學區管理后備人才儲備,從學校管理人員、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中重點培養一批優秀學區管理人才。
2. 配齊配足學科教師
根據編制標準、學生規模和教育教學需要,合理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控制數,盤活編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配齊配足各學科合格教師,重點向村小學、教學點傾斜。全面推進教師“區管校聘”改革,統籌調配教師資源,著力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城鎮師資不足等問題,實現學區師資配備基本均衡。
3. 促進校級領導、教師交流
建立健全校級領導、教師定期輪崗交流制度,通過跨校兼課、支教、走教、輪崗等方式促進交流。支持學區統一調配教師,使教師從“學校人”轉化為“學區人”、“系統人”。全區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12%。
4. 加強學區教師培訓
支持學區開展以學區為單位的教師培訓、校本培訓,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學區要統籌培養薄弱學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通過共建教學團隊和名師工作室、特級教師工作坊等方式,整體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5. 努力提高教師待遇
完善義務教育學校崗位結構比例和職稱評聘政策措施,吸引優秀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根據推進學區制改革的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區域內教師輪崗交流實施方案,按距離遠近、艱苦程度等因素進行差異化補助,提高鄉村教師補助標準,促進教師流動。
(五)全面提高學區教育質量
1. 統一學區課程實施
學區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學協作機制,加強課程教學實施的統籌,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扎實推進教學常規管理,要統一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提升課程實施效果,要基于國家課程標準開發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建立必修、選修與社團活動相統一的學科課程體系,共建特色課程教學資源,確保開齊開足開好課程。
2. 統一學區教學研究
學區要實行學區聯合教研制度,統籌開展學科備課、教學研討、聽課觀摩、課題研究等活動。加強學區內學生差異化研究,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科教學與德育、美育的融合,發揮學科教學綜合育人功能。學區要協同高校、教學科研機構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協同創新教學研究新格局。
3. 共育學生核心素養
學區要統籌組建德育工作團隊,共同研究和推進學區德育工作,共享德育資源。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整合體育藝術教育資源,培養學生健康體魄和藝術素養。加強勞動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協作,組織協調開展學區內學校學生共同參加科技、社團、社會實踐等活動,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4. 共創學區文化
學區要大力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著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和學區文化。在傳承、提升學校原有文化底蘊的同時,從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拓展延伸,加快融合,構建互勵共進的學區文化,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學區一品牌”的良好育人環境。
5. 統一學區質量評價
學區要統一開展教學質量監測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注重綜合考查學生發展情況。加強學區內學校教學質量監測、綜合分析與整改提高。注重發展性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四、實施步驟
學區制改革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實施,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學習動員階段。(2017年11月)
第二階段:完善制度、健全機制階段。 (2017年11月至12月)
第三階段:組織實施、整改提升階段。(2018年 1 月至2020年 8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韋菲菲??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區長
副組長:覃金輝?? 區政府辦副主任
??????? 朱? 敏?? 區教育局局長
成? 員:韋定國??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蔣玉波?? 區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韋有緒?? 區財政局局長
韋? 莉?? 區教育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由朱敏兼任,副主任由韋莉兼任,具體負責學區制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協調、聯絡和組織實施。
(二)加大經費投入
區財政要統籌安排義務教育相關經費、項目,保障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順利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建設、教學科研、教師培訓、設施設備配備等經費項目安排要充分考慮學區內學校間及學區間的相對均衡。
(三)強化督導檢查
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與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和考核評估制度,教育督導部門要結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督學責任區工作,對學區制管理改革進行定期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科學合理運用督查結果,提升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四)深入宣傳動員
全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微信、微博等媒體,向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公眾廣泛宣傳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效,要廣泛動員廣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積極參與和投身到學區制管理改革事業中,在改革創新中再立新功,要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支持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的良好輿論氛圍。
?
?
?
?
?
?
?
?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相關附件:
關聯政策:
?江政規〔2018〕1 號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柳州市柳江區全面推進
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柳州市柳江區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區第一屆人民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務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 2018年1月25日
?
?
柳州市柳江區全面推進義務教育
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
?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的通知》(桂政辦發〔2016〕168號)和《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柳州市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柳政規〔2017〕10號)精神,為加快推進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改革,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優質均衡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推進、城鄉一體、資源共享、優質引領、提升質量”原則,將學區制改革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促進區域內學校間互相幫扶、優勢互補、融合共生、內涵提升,統籌推進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
二、目標任務
通過改革學校管理體制、教育資源調配機制和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方法,實現學區內統一進行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學校招生、質量評價的“六統一”,構建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相互合作,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融合發展,區域內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新機制。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學設置學區
1.學區設置原則。按照“城鄉統籌、合理搭配”原則,根據我區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管理水平、教育質量、學校分布、距離遠近等實際情況,將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若干個學區,學區內的學生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在相應學校就讀。
2.學區組建形式:學區設置采取集團化辦學和城鄉幫扶兩種形式。
(1)集團化辦學。以城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為依托,探索組建義務教育學校教育集團,擬于2018年組建2所小學教育集團和1所初中教育集團,即柳江區拉堡小學教育集團、柳江區基隆開發區小學教育集團和柳江區第二中學教育集團,把新建義務教育學校和周邊薄弱學校納入集團化辦學。
(2)城鄉幫扶形式。由1所優質學校加若干所薄弱學校形成幫扶關系,通過幫扶學校和受援學校之間相互支持、互通共享,實現共同提高。根據我區教育實際,以辦學質量較好的城區、鎮中心小學和初中學校為龍頭,結對幫扶鄉鎮學校,組成“幫扶聯盟”。鎮中心小學在與龍頭學校組成學區的同時,自身也要輻射村小學、教學點,提升村小學、教學點教育質量(具體幫扶學校另行下文)。
以2016年柳州市全面啟動實施的各級各類公民辦中小學結對幫扶為基本模式,在結對幫扶形式100%全覆蓋的基礎上,根據區域內教育資源的實際情況,當條件成熟時,逐步推行學區聯盟辦學,對學區設置形式進行積極創新,探索其他有效模式。
(二)創新學區管理機制
1.明確學區管理職責,創新學區管理機制
(1)進一步明確政府各職能部門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形成改革合力。根據不同學區設置形式,理順學區制管理改革中不同學區設置學校的管理層級和關系。明確牽頭學校及其管理團隊管理學區的職責、權利和義務,突出牽頭學校管理學區內學校的統籌權及在示范引領和幫扶工作中承擔的更多職責,確保學區管理的有效實施。
采取集團化辦學形式的集團內學校應組建集團校長聯席會,對集團內重大事項實行統一決策,明晰集團龍頭校在辦學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育教學管理等管理權限和程序,明確集團內學校校園文化定位、發展規劃及教育教學策略等。
采取結對幫扶形式,以城區(城鎮)學校為幫扶學校,鄉鎮學校為受援學校。幫扶學校和受援學校協商簽訂幫扶協議,通過相互組織專題講座、巡回指導、現場診斷、案例研磨、跨校體驗、跟班學習、師徒結對等活動,促進結對學校共同提高管理水平、校園文化、師資建設、辦學條件、教學質量等。
(2)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區辦學資源的配置、校長教師的調配、學區整體績效考核和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要將牽頭學校校長和學區管理人員從事的學區管理工作計入工作量,積極探索和建立基于學區管理成效的激勵機制。
2. 建立學區運行機制,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統籌協調、統中有分、分中有合、統分有序”原則,建立學區運行良好機制,統籌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學區制改革學校要制定學區工作計劃和學區議事、決策制度,建立教育教學、財務后勤、學校安全管理等協作機制,搭建學校管理交流平臺,提升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三)建設和共享學區資源
1. 全面改善學區學校辦學條件
要按照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要求,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推進區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加快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配套建設教師周轉房,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2. 共享學區學校教育資源
要著力構建學區辦學資源共建共享新機制,促進學校體育場館、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和儀器設備在學區內學校開放共享;促進學區教師資源、教學成果、辦學特色、校園文化的共建共享;促進學區內校外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家長資源及其他社會資源的共享。
(四)加強學區隊伍建設
1. 打造學區管理團隊
加強學區管理人員配備,每個學區設主要負責人1名、具體負責人及管理人員若干名,均由各學校工作人員兼任。定期組織學區管理人員學習和交流。加強學區管理后備人才儲備,從學校管理人員、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中重點培養一批優秀學區管理人才。
2. 配齊配足學科教師
根據編制標準、學生規模和教育教學需要,合理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控制數,盤活編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配齊配足各學科合格教師,重點向村小學、教學點傾斜。全面推進教師“區管校聘”改革,統籌調配教師資源,著力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城鎮師資不足等問題,實現學區師資配備基本均衡。
3. 促進校級領導、教師交流
建立健全校級領導、教師定期輪崗交流制度,通過跨校兼課、支教、走教、輪崗等方式促進交流。支持學區統一調配教師,使教師從“學校人”轉化為“學區人”、“系統人”。全區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12%。
4. 加強學區教師培訓
支持學區開展以學區為單位的教師培訓、校本培訓,提升教師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學區要統籌培養薄弱學校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通過共建教學團隊和名師工作室、特級教師工作坊等方式,整體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5. 努力提高教師待遇
完善義務教育學校崗位結構比例和職稱評聘政策措施,吸引優秀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根據推進學區制改革的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區域內教師輪崗交流實施方案,按距離遠近、艱苦程度等因素進行差異化補助,提高鄉村教師補助標準,促進教師流動。
(五)全面提高學區教育質量
1. 統一學區課程實施
學區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學協作機制,加強課程教學實施的統籌,按照國家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扎實推進教學常規管理,要統一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提升課程實施效果,要基于國家課程標準開發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建立必修、選修與社團活動相統一的學科課程體系,共建特色課程教學資源,確保開齊開足開好課程。
2. 統一學區教學研究
學區要實行學區聯合教研制度,統籌開展學科備課、教學研討、聽課觀摩、課題研究等活動。加強學區內學生差異化研究,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科教學與德育、美育的融合,發揮學科教學綜合育人功能。學區要協同高校、教學科研機構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協同創新教學研究新格局。
3. 共育學生核心素養
學區要統籌組建德育工作團隊,共同研究和推進學區德育工作,共享德育資源。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整合體育藝術教育資源,培養學生健康體魄和藝術素養。加強勞動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協作,組織協調開展學區內學校學生共同參加科技、社團、社會實踐等活動,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4. 共創學區文化
學區要大力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著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和學區文化。在傳承、提升學校原有文化底蘊的同時,從學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拓展延伸,加快融合,構建互勵共進的學區文化,形成“一校一特色、一學區一品牌”的良好育人環境。
5. 統一學區質量評價
學區要統一開展教學質量監測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注重綜合考查學生發展情況。加強學區內學校教學質量監測、綜合分析與整改提高。注重發展性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四、實施步驟
學區制改革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實施,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學習動員階段。(2017年11月)
第二階段:完善制度、健全機制階段。 (2017年11月至12月)
第三階段:組織實施、整改提升階段。(2018年 1 月至2020年 8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韋菲菲??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區長
副組長:覃金輝?? 區政府辦副主任
??????? 朱? 敏?? 區教育局局長
成? 員:韋定國??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蔣玉波?? 區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韋有緒?? 區財政局局長
韋? 莉?? 區教育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由朱敏兼任,副主任由韋莉兼任,具體負責學區制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協調、聯絡和組織實施。
(二)加大經費投入
區財政要統籌安排義務教育相關經費、項目,保障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順利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建設、教學科研、教師培訓、設施設備配備等經費項目安排要充分考慮學區內學校間及學區間的相對均衡。
(三)強化督導檢查
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與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和考核評估制度,教育督導部門要結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及督學責任區工作,對學區制管理改革進行定期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科學合理運用督查結果,提升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四)深入宣傳動員
全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微信、微博等媒體,向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公眾廣泛宣傳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意義、主要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效,要廣泛動員廣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積極參與和投身到學區制管理改革事業中,在改革創新中再立新功,要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支持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的良好輿論氛圍。
?
?
?
?
?
?
?
?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相關附件:
主辦單位: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桂ICP備18004841號 桂公網安備 45022102000001號
管理維護:柳州市柳江區信息中心
網站標識碼:4502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