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拉堡鎮黃嶺村的龍眼迎來豐收期。成片龍眼樹枝繁葉茂,一串串飽滿圓潤的龍眼綴滿枝頭,在陽光映照下,果皮泛著誘人的金黃光澤,沉甸甸的果實將枝條壓得微垂,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人景象。
8月18日,記者走進黃嶺村,目之所及皆是種植戶忙碌的身影,他們手持采摘工具,在茂密龍眼樹間靈活穿梭,指尖翻飛間,成熟的龍眼便被穩穩摘下。顆顆龍眼透著新鮮光澤,輕輕剝開果皮,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咬上一口,濃郁的果香裹著清甜彌漫口腔,令人沉醉于豐收的甜蜜。
種植戶梁翠娥的8畝龍眼園今年迎來豐收季。站在碩果累累的果樹下,她高興地算起經濟賬:“從2018年開始種植,經過三年精心管護,2021年首次掛果,今年進入盛產期?,F在每畝產量穩定在3000斤左右,按入園采摘價3元/斤計算,畝產值約9000元。”看著枝頭飽滿的龍眼,梁翠娥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接下來要重點提升果實品質,加強果樹管理,爭取明年賣更好的價錢,讓這些‘黃金果’帶來更可觀的收益?!?/p>
據了解,黃嶺村的龍眼種植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全村共有30余戶種植戶,種植面積約250畝,主栽品種為石硤與儲良。這兩個品種的龍眼雖果形中等,但具有果肉厚實、核小味甜的顯著特點,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常年供不應求。今年,黃嶺村龍眼進入豐產期,預計可為村民帶來220萬元以上的銷售收入。
黃嶺村種植龍眼已有20余年歷史,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小小龍眼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果”。為進一步釋放產業潛力,拉堡鎮以產業振興為抓手,聚焦品質提升與品牌打造,為種植戶提供精準化技術培訓與常態化田間指導,推動黃嶺龍眼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韋新娜
眼下,拉堡鎮黃嶺村的龍眼迎來豐收期。成片龍眼樹枝繁葉茂,一串串飽滿圓潤的龍眼綴滿枝頭,在陽光映照下,果皮泛著誘人的金黃光澤,沉甸甸的果實將枝條壓得微垂,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人景象。
8月18日,記者走進黃嶺村,目之所及皆是種植戶忙碌的身影,他們手持采摘工具,在茂密龍眼樹間靈活穿梭,指尖翻飛間,成熟的龍眼便被穩穩摘下。顆顆龍眼透著新鮮光澤,輕輕剝開果皮,露出晶瑩剔透的果肉,咬上一口,濃郁的果香裹著清甜彌漫口腔,令人沉醉于豐收的甜蜜。
種植戶梁翠娥的8畝龍眼園今年迎來豐收季。站在碩果累累的果樹下,她高興地算起經濟賬:“從2018年開始種植,經過三年精心管護,2021年首次掛果,今年進入盛產期。現在每畝產量穩定在3000斤左右,按入園采摘價3元/斤計算,畝產值約9000元。”看著枝頭飽滿的龍眼,梁翠娥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接下來要重點提升果實品質,加強果樹管理,爭取明年賣更好的價錢,讓這些‘黃金果’帶來更可觀的收益。”
據了解,黃嶺村的龍眼種植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全村共有30余戶種植戶,種植面積約250畝,主栽品種為石硤與儲良。這兩個品種的龍眼雖果形中等,但具有果肉厚實、核小味甜的顯著特點,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常年供不應求。今年,黃嶺村龍眼進入豐產期,預計可為村民帶來220萬元以上的銷售收入。
黃嶺村種植龍眼已有20余年歷史,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小小龍眼已經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果”。為進一步釋放產業潛力,拉堡鎮以產業振興為抓手,聚焦品質提升與品牌打造,為種植戶提供精準化技術培訓與常態化田間指導,推動黃嶺龍眼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力。
記者:韋新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