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文明城市柳州歡迎您
我市在火車站、機場、街道路口等處設置
主題景觀小品
柳州機場增設景觀小品。
久久為功、馳而不息,柳州今朝夢圓。5月24日,記者在柳州火車站東廣場、柳州機場、柳州東收費站、文昌路與學院路交叉路口看到,多處設置了以“全國文明城市柳州歡迎您”為主題的景觀小品,激發全體市民對柳州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認同感。?
“短短的幾天柳州之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里有深厚的工業文化底蘊、綺麗的自然風光,柳州人淳樸熱情、文明友善,不愧是全國文明城市!”廣東游客楊佩詩講述他們一行人來柳州旅游的感受。
在楊佩詩看來,柳州的魅力不僅在于美食、美景,更在于熱情好客、文明禮貌的柳州市民。“我去過很多地方,對柳州尤為喜愛。這是一座充滿文明氣息的城市,馬路上車輛禮讓行人,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樂于助人,從游客需求出發的景區服務……這些都帶給我很多溫暖和感動。”楊佩詩分享著她的所見所聞。
在文昌路與學院路交叉路口,林春良拍了一張“全國文明城市柳州歡迎您”的景觀小品照片,并把這一喜悅分享給外地同學。“柳州是一座溫暖的城市。”林春良說,在柳州求學生活的4年,他收獲了友情、師生情誼,更感受到了柳州的溫柔,在大學畢業之際看到柳州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他發自內心地高興。
“柳州榮獲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稱號,對于我們社區工作者來說,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魚峰區箭盤山街道東化社區黨委書記唐柳軍激動地說,創城成功,他和同事們都感到無比高興與自豪。“創城讓社區環境美了,居民素質更高了!”唐柳軍說,今后他還會和同事、社區居民們一起為柳州的文明和諧美麗繼續努力。
宜居 宜業 宜游
——用“生態綠”擘畫美麗龍城幸福圖景
山水合一,美不勝收。
城市處處綠地。
滿樹洋紫荊一城浪漫。
市民騎行。
市民游客在江畔露營。
龍城生態畫卷。
摩托艇賽事激情四射。
柳州水質連續5年全國第一。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場久久為功的“幸福接力”。柳州今朝圓夢,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座工業與山水交融的城市再添一張亮麗名片。
工業與生態同頻共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柳州持續建設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魅力之城,這幅幸福圖景看得見、摸得著——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出門賞江景,“家門口”就有“詩和遠方”。
多年來,柳州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工作,提升城市生態宜居水平,打造群眾身邊的城市綠地、休閑公園。如今,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2.2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45平方米,各類公園數量達到173個,市區公園面積超過2556.94公頃。
十多年來,柳州還陸續打造了洛維工業園區、柳南體育園、柳江體育公園等16個義務植樹基地或休閑公園綠地,累計綠化面積約40萬平方米。
以“綠”為底,生態福祉人人共享。市民臉上洋溢的笑容,也詮釋著“幸福密碼”——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自生態環境部公布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以來,柳州從2020年起,連續5年蟬聯全國“水質冠軍”。“十四五”期間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3%以上,藍天常駐“氣質”更佳。
一灣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富有柳州山水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濱江景觀帶、沿江公園、環江濱水大道和自行車專用道,不斷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增強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柳州的美和柳州人的幸福還鑲嵌在花瓣中,除了以洋紫荊為代表的景觀植物,還有黃花風鈴木、藍花楹、紫薇等花卉,形成了“全市綠樹成蔭、常年景觀豐富、四季花開不斷”的城市綠化景觀。生態成色越來越足的同時,城市文明程度節節攀升,幸福圖景遍地開花。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柳州先后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等榮譽稱號,生態紅利正轉化為可感、可觸、可及的民生福祉。
全國文明城市柳州歡迎您
我市在火車站、機場、街道路口等處設置
主題景觀小品
柳州機場增設景觀小品。
久久為功、馳而不息,柳州今朝夢圓。5月24日,記者在柳州火車站東廣場、柳州機場、柳州東收費站、文昌路與學院路交叉路口看到,多處設置了以“全國文明城市柳州歡迎您”為主題的景觀小品,激發全體市民對柳州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認同感。?
“短短的幾天柳州之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里有深厚的工業文化底蘊、綺麗的自然風光,柳州人淳樸熱情、文明友善,不愧是全國文明城市!”廣東游客楊佩詩講述他們一行人來柳州旅游的感受。
在楊佩詩看來,柳州的魅力不僅在于美食、美景,更在于熱情好客、文明禮貌的柳州市民。“我去過很多地方,對柳州尤為喜愛。這是一座充滿文明氣息的城市,馬路上車輛禮讓行人,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樂于助人,從游客需求出發的景區服務……這些都帶給我很多溫暖和感動。”楊佩詩分享著她的所見所聞。
在文昌路與學院路交叉路口,林春良拍了一張“全國文明城市柳州歡迎您”的景觀小品照片,并把這一喜悅分享給外地同學。“柳州是一座溫暖的城市。”林春良說,在柳州求學生活的4年,他收獲了友情、師生情誼,更感受到了柳州的溫柔,在大學畢業之際看到柳州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他發自內心地高興。
“柳州榮獲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稱號,對于我們社區工作者來說,內心的喜悅難以言表。”魚峰區箭盤山街道東化社區黨委書記唐柳軍激動地說,創城成功,他和同事們都感到無比高興與自豪。“創城讓社區環境美了,居民素質更高了!”唐柳軍說,今后他還會和同事、社區居民們一起為柳州的文明和諧美麗繼續努力。
宜居 宜業 宜游
——用“生態綠”擘畫美麗龍城幸福圖景
山水合一,美不勝收。
城市處處綠地。
滿樹洋紫荊一城浪漫。
市民騎行。
市民游客在江畔露營。
龍城生態畫卷。
摩托艇賽事激情四射。
柳州水質連續5年全國第一。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場久久為功的“幸福接力”。柳州今朝圓夢,榮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座工業與山水交融的城市再添一張亮麗名片。
工業與生態同頻共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柳州持續建設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魅力之城,這幅幸福圖景看得見、摸得著——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出門賞江景,“家門口”就有“詩和遠方”。
多年來,柳州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工作,提升城市生態宜居水平,打造群眾身邊的城市綠地、休閑公園。如今,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2.2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45平方米,各類公園數量達到173個,市區公園面積超過2556.94公頃。
十多年來,柳州還陸續打造了洛維工業園區、柳南體育園、柳江體育公園等16個義務植樹基地或休閑公園綠地,累計綠化面積約40萬平方米。
以“綠”為底,生態福祉人人共享。市民臉上洋溢的笑容,也詮釋著“幸福密碼”——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自生態環境部公布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以來,柳州從2020年起,連續5年蟬聯全國“水質冠軍”。“十四五”期間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3%以上,藍天常駐“氣質”更佳。
一灣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富有柳州山水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濱江景觀帶、沿江公園、環江濱水大道和自行車專用道,不斷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增強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柳州的美和柳州人的幸福還鑲嵌在花瓣中,除了以洋紫荊為代表的景觀植物,還有黃花風鈴木、藍花楹、紫薇等花卉,形成了“全市綠樹成蔭、常年景觀豐富、四季花開不斷”的城市綠化景觀。生態成色越來越足的同時,城市文明程度節節攀升,幸福圖景遍地開花。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柳州先后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等榮譽稱號,生態紅利正轉化為可感、可觸、可及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