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6年11月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平臺:壯語文附屬小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柳江區文化館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柳江客家上花燈)傳承基地;
二、2017年12月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在百朋海洋鳥籠基地建設了“柳江壯族竹編技藝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三、2019年4月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團體:柳邕三小、壯語文附屬小學;
四、2019年柳江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在紫藤花農莊建設了“客家花燈舞傳承基地”;
五、2020年4月柳江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在紫藤花農莊建設了“客家娘酒釀造技藝傳承基地”;
六、2020年8月柳江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在進德樂山建設了“壯族師公舞傳承基地”。
一、2016年11月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平臺:壯語文附屬小學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柳江區文化館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柳江客家上花燈)傳承基地;
二、2017年12月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在百朋海洋鳥籠基地建設了“柳江壯族竹編技藝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三、2019年4月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團體:柳邕三小、壯語文附屬小學;
四、2019年柳江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在紫藤花農莊建設了“客家花燈舞傳承基地”;
五、2020年4月柳江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在紫藤花農莊建設了“客家娘酒釀造技藝傳承基地”;
六、2020年8月柳江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在進德樂山建設了“壯族師公舞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