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柳州市柳江區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3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柳州市柳江區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方案
?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關于印發2024年稻谷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桂農廳發〔2024〕37號)文件精神,為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的發放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重要指示和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統籌實施稻谷生產補貼和商品糧大縣獎勵資金(雙季稻補貼)政策,穩定我區稻谷產能,提高農民種糧收益,引導增加綠色優質稻谷供給,加快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補貼資金的使用
(一)補貼資金來源和用途
?中央財政下達柳江區的 2024 年稻谷生產補貼資金397.44萬元(其中60萬元用于開展實施“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商品糧大縣獎勵資金(雙季稻補貼)資金270萬元,對稻谷生產者按種植面積給予補貼。根據自治區實施方案要求,2024 年稻谷生產補貼資金中安排60萬元,用于開展實施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其余的資金用于稻谷生產補貼。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的實施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 2024 年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實施方案》(桂農廳發〔2024〕8 號)執行。
(二)補貼對象和范圍
1. 補貼范圍。在轄區內有水稻種植的鄉鎮實施。具體補貼范圍為轄區范圍內合法耕地上稻谷的種植面積。
2. 補貼對象。按照“誰種補貼給誰”的原則,補給稻谷實際生產者(包括農戶、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年內種植單季稻、雙季稻都給予補貼,重點支持雙季稻種植。符合本區申報資格條件的稻谷生產者可自愿申報補貼。
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的田塊,水稻面積占比達到 90%以上且有正常產量的(達到當地平均水平,下同)列入補貼,否則不給予補貼。?
(三)補貼面積依據
實行補貼面積申報制,對在本區規定時間申報的生產者予以補貼,原則上要求在2024年8月中旬前完成申報。稻谷生產者按早稻(同一地塊只種植一季早稻的)、中稻、晚稻(同一地塊只種植一季晚稻的)、雙季稻(同一地塊種植早、晚兩季水稻的,不含再生稻,下同)面積分別申報,以便核驗。
已經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或加入合作社的,由實際種植的一方申報補貼,真正讓稻谷生產者受益,同一地塊只能申報一次,不得重復申報。對在國家明確退耕的、未經批準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的稻谷不給予補貼。
(四)補貼標準
補貼標準根據自治區分配下達的資金總量和上年結余資金、地方核驗確定后的補貼面積總數等因素據實測算確定。采用統一補貼標準方式,按照以下方法測算補貼標準和計算生產者補貼面積。
1.?測算每畝補貼標準公式。每畝補貼標準=(自治區下達補貼資金總額+上年結余資金)÷[全縣(區)核實的一季早稻面積+中稻面積+一季晚稻面積+種植雙季稻稻田面積×2×1.5]。
2.?計算生產者補貼面積方法。種植單季稻按實際種植面積計算;種植雙季稻的,按雙季稻面積(復種)的 1.5 倍計算補貼面積。
3.?每畝補貼控制在300元以內。
(五)主要實施任務
通過實施稻谷生產補貼政策和創建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保障稻谷生產和優勢產區稻谷種植收益基本穩定,引導種植結構調整,鼓勵生產者發展水稻生產,穩定水稻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產,促進增加綠色優質稻谷供給,穩定提升我區稻谷生產能力,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六)補貼資金的下達和兌現
1. 補貼資金的下達。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由本區財政部門會同糧食和儲備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再由財政局將補貼資金下達各鎮人民政府。
2. 補貼資金的兌現。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目標價格補貼資金管理的通知》(桂財建〔2023〕6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等六部門關于印發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桂財規〔2022〕7 號)等有關規定,應兌現的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由各鎮根據國庫集中支付有關規定,全部通過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一卡通”管理系統)兌付給補貼對象(發放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單位的補貼,通過單位對公賬戶發放),具體詳見工作流程,不現金兌付。
3.補貼資金發放時間要求。各鎮及各有關部門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將稻谷生產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力爭于2024年10月10日前發放完畢,使種糧農民真正受益。區農業農村局會同區財政局于2024年10月30日前匯總本區補貼資金發放情況,書面報告市農業農村局。
三、職責分工
???(一)區農業農村局
負責制定補貼實施方案及補貼實施工作流程,會同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批;指導各鎮農業農村部門做好稻谷生產補貼基礎數據采集、數據分析等工作,牽頭開展補貼聯合核查,并向同級財政等有關部門提供補貼面積基礎數據及資金分配方案,對本區稻谷生產技術提高進行指導;會同財政局指導和監督各鎮做好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工作。
(二)區發展改革局
配合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開展補貼聯合核查,會同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批,對本區稻谷生產技術提高進行指導。
(三)區財政局
配合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開展補貼聯合核查;會同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批;根據資金分配方案批復及時將補貼資金下達各鎮,督促將補貼資金兌付給補貼對象;做好補貼資金清算,牽頭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系統的培訓、資金檢查、補貼政策績效考核等工作。
(四)各鎮人民政府
對轄區內稻谷生產補貼實施工作具體負責。負責發動、組織轄區內的稻谷生產者申報稻谷生產補貼;負責農戶基礎數據采集,補貼面積的申報、核實和張榜公告公示,信息的審核、錄入和上報;負責本鎮補貼工作的培訓、總結等。
四、工作要求
(一)做好基礎工作
要加強部門工作對接,確保農業農村部門提供的稻谷生產補貼信息與財政部門補貼發放的信息有效銜接。要堅持與完善此前行之有效的補貼公示、補貼信息檔案管理等制度,確保補貼政策公開透明、補貼對象信息動態更新、補貼信息完整真實。各鎮要將稻谷生產補貼農戶申報面積進行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 個工作日(公示要求詳見工作流程附件)。
(二)嚴明申報紀律
申報者必須如實填報補貼面積,對填報的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對弄虛作假、擠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給予嚴肅處理。建立個人誠信記錄,騙取、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行為將記入個人失信記錄。對稻谷生產補貼失信者,視情節取消其當年及下一年補貼申請資格,并進行全縣(區)通報,2年內不得申報農業農村部門的補貼、項目和各類獎項;視情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因露天焚燒秸稈或違規使用不合格肥料、禁限用農藥等投入品,受到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處罰的生產者,取消其當年申報資格。
(三)嚴格資金監管
嚴格執行補貼資金專戶管理制度,將稻谷生產補貼納入糧食風險基金專戶管理,與專戶內其他補貼資金分賬核算,單獨反映,不得相互混用,確保補貼資金封閉運行,實行補貼資金全部通過“一卡通”管理系統兌付,嚴禁挪用。通過門戶網站、新聞媒體及監督電話,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禁止集體代領“一卡通”或補貼資金,禁止用補貼資金抵扣相關費用。強化補貼資金監管,對補貼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處理。堅決杜絕虛報冒領、截留、擠占、挪用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
(四)加強績效管理
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稻谷生產補貼資金列入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內容,并對稻谷生產補貼實行預算績效管理。按照要求完成項目各項績效目標任務,強化績效運行監控,對執行中出現偏離績效目標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及時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業務主管部門對照自治區分解下達的績效目標,形成本區績效自評報告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后,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五、保障措施
各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各鎮黨委和政府是稻谷生產補貼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各項工作。要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機制,明確任務和部門責任分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推進補貼政策實施中的實際問題,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高標準完成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建設,輻射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加強稻谷生產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和輿論引導工作,研究制定具體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宣傳欄、宣傳手冊、短信、新媒體等媒介,以及鄉村大喇叭、干部走村入戶等宣傳方式,做好政策解讀工作,同時,向享受補貼的對象及時推送政策短信,切實提高補貼對象知曉度、滿意度,強化政策的導向性。稻谷生產補貼工作要遵循“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補貼面積申報核實、補貼資金分配和撥付兌付各環節的審批責任,做到責任清晰、管理規范。要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在補貼資金發放各環節工作中不得弄虛作假、套取騙取補貼資金,不得擅自改變用途,不得違反規定向不符合條件的單位、個人(或項目)分配資金,不得擅自超出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分配或使用資金。對各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稻谷生產補貼審批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按照職責權限,區分不同情況,依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
附件:2024 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工作流程
?
?
附件
?
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工作流程
?
嚴格按照“制定方案—政策宣傳—組織申報—登記造冊—鎮級審核—公開公示—匯總上報—縣(區)級聯合審核(包括現場抽核)—報縣(區)級人民政府審定—批復公告—發放資金—項目總結”的程序推進項目實施。
一、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實施方案
區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自治區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本區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研究稻谷生產補貼的范圍、對象、支持方式,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分工和責任主體,明確政策實施的具體要求和組織保障措施。實施方案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印發,并報上級財政、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及時下發至轄區各鎮、各有關部門。
各鎮人民政府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本鎮實施方案,于2024年7月20日前報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備案。
二、政策宣傳發動
項目實施補貼申報前,各鎮人民政府將相關補貼申報政策、期限公告到村(屯),并采集相關資料存檔。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嚴明申報紀律,認真落實發動生產者申報工作,避免發生因宣傳不到位引發的群眾上訪事件。
三、組織申報
稻谷生產補貼采取自愿申報制,申報主體向村(居)委會提出申請(其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要同時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由村(居)委會審核、匯總、蓋章后統一向當地鎮人民政府申報。
四、鎮級審核公示
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收集匯總各申報對象材料(包括農戶姓名或單位名稱、補貼面積、水稻種植地點等內容),召開補貼面積審核會議(留存會議記錄、會議照片等),進行審核后在各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如出現異議,應及時進行核實和修正,必要時要進行二次公示。
五、匯總上報
公示無異議后,各鎮人民政府對補貼申報、審核情況進行匯總,并以正式文件呈報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等部門。由各鎮人民政府將補貼對象全部信息錄入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一卡通”管理系統),通過系統審核無誤后匯總上報本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
六、縣(區)級聯合審核
由區人民政府組織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和各鎮人民政府共同開展抽查核驗工作,每個鎮隨機抽取 1—2 個村,每個村隨機抽5—20 個農戶進行核驗。特別是對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申報面積排在本區前5名的,列為重點必查對象。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所涉鎮重新核實、公示,經查對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申報對象,進行通報和依法依規處罰。
七、呈報縣(區)人民政府審定
經審核結束后,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將補貼資金分配方案(補貼對象、面積、標準、金額)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定。
八、批復和公告
補貼標準和補貼資金分配方案通過本區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由區財政局牽頭,會同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等部門對各鎮的補貼對象、面積和補貼資金給予書面批復。收到補貼資金分配方案批復文件后,各鎮要以鎮人民政府名義,給補貼對象所在的村打印張貼補貼資金發放的公告。
九、發放補貼資金
各鎮收到補貼資金后,及時通過“一卡通”管理系統將補貼款發放到補貼對象的“一卡通”銀行賬戶。力爭于 2024 年10月10日前將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發放完畢,使種糧農民真正受益。
十、做好項目總結
區農業農村局會同區財政局于 2024 年10月30日前匯總本區補貼資金發放情況,書面報告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柳州市柳江區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3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柳州市柳江區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方案
?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關于印發2024年稻谷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桂農廳發〔2024〕37號)文件精神,為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的發放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重要指示和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統籌實施稻谷生產補貼和商品糧大縣獎勵資金(雙季稻補貼)政策,穩定我區稻谷產能,提高農民種糧收益,引導增加綠色優質稻谷供給,加快糧食種植結構調整,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補貼資金的使用
(一)補貼資金來源和用途
?中央財政下達柳江區的 2024 年稻谷生產補貼資金397.44萬元(其中60萬元用于開展實施“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商品糧大縣獎勵資金(雙季稻補貼)資金270萬元,對稻谷生產者按種植面積給予補貼。根據自治區實施方案要求,2024 年稻谷生產補貼資金中安排60萬元,用于開展實施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其余的資金用于稻谷生產補貼。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的實施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 2024 年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項目實施方案》(桂農廳發〔2024〕8 號)執行。
(二)補貼對象和范圍
1. 補貼范圍。在轄區內有水稻種植的鄉鎮實施。具體補貼范圍為轄區范圍內合法耕地上稻谷的種植面積。
2. 補貼對象。按照“誰種補貼給誰”的原則,補給稻谷實際生產者(包括農戶、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年內種植單季稻、雙季稻都給予補貼,重點支持雙季稻種植。符合本區申報資格條件的稻谷生產者可自愿申報補貼。
實施稻漁綜合種養的田塊,水稻面積占比達到 90%以上且有正常產量的(達到當地平均水平,下同)列入補貼,否則不給予補貼。?
(三)補貼面積依據
實行補貼面積申報制,對在本區規定時間申報的生產者予以補貼,原則上要求在2024年8月中旬前完成申報。稻谷生產者按早稻(同一地塊只種植一季早稻的)、中稻、晚稻(同一地塊只種植一季晚稻的)、雙季稻(同一地塊種植早、晚兩季水稻的,不含再生稻,下同)面積分別申報,以便核驗。
已經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或加入合作社的,由實際種植的一方申報補貼,真正讓稻谷生產者受益,同一地塊只能申報一次,不得重復申報。對在國家明確退耕的、未經批準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的稻谷不給予補貼。
(四)補貼標準
補貼標準根據自治區分配下達的資金總量和上年結余資金、地方核驗確定后的補貼面積總數等因素據實測算確定。采用統一補貼標準方式,按照以下方法測算補貼標準和計算生產者補貼面積。
1.?測算每畝補貼標準公式。每畝補貼標準=(自治區下達補貼資金總額+上年結余資金)÷[全縣(區)核實的一季早稻面積+中稻面積+一季晚稻面積+種植雙季稻稻田面積×2×1.5]。
2.?計算生產者補貼面積方法。種植單季稻按實際種植面積計算;種植雙季稻的,按雙季稻面積(復種)的 1.5 倍計算補貼面積。
3.?每畝補貼控制在300元以內。
(五)主要實施任務
通過實施稻谷生產補貼政策和創建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保障稻谷生產和優勢產區稻谷種植收益基本穩定,引導種植結構調整,鼓勵生產者發展水稻生產,穩定水稻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產,促進增加綠色優質稻谷供給,穩定提升我區稻谷生產能力,確??诩Z絕對安全。
(六)補貼資金的下達和兌現
1. 補貼資金的下達。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由本區財政部門會同糧食和儲備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再由財政局將補貼資金下達各鎮人民政府。
2. 補貼資金的兌現。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目標價格補貼資金管理的通知》(桂財建〔2023〕6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等六部門關于印發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桂財規〔2022〕7 號)等有關規定,應兌現的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由各鎮根據國庫集中支付有關規定,全部通過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一卡通”管理系統)兌付給補貼對象(發放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單位的補貼,通過單位對公賬戶發放),具體詳見工作流程,不現金兌付。
3.補貼資金發放時間要求。各鎮及各有關部門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將稻谷生產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力爭于2024年10月10日前發放完畢,使種糧農民真正受益。區農業農村局會同區財政局于2024年10月30日前匯總本區補貼資金發放情況,書面報告市農業農村局。
三、職責分工
???(一)區農業農村局
負責制定補貼實施方案及補貼實施工作流程,會同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批;指導各鎮農業農村部門做好稻谷生產補貼基礎數據采集、數據分析等工作,牽頭開展補貼聯合核查,并向同級財政等有關部門提供補貼面積基礎數據及資金分配方案,對本區稻谷生產技術提高進行指導;會同財政局指導和監督各鎮做好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工作。
(二)區發展改革局
配合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開展補貼聯合核查,會同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批,對本區稻谷生產技術提高進行指導。
(三)區財政局
配合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開展補貼聯合核查;會同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批;根據資金分配方案批復及時將補貼資金下達各鎮,督促將補貼資金兌付給補貼對象;做好補貼資金清算,牽頭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系統的培訓、資金檢查、補貼政策績效考核等工作。
(四)各鎮人民政府
對轄區內稻谷生產補貼實施工作具體負責。負責發動、組織轄區內的稻谷生產者申報稻谷生產補貼;負責農戶基礎數據采集,補貼面積的申報、核實和張榜公告公示,信息的審核、錄入和上報;負責本鎮補貼工作的培訓、總結等。
四、工作要求
(一)做好基礎工作
要加強部門工作對接,確保農業農村部門提供的稻谷生產補貼信息與財政部門補貼發放的信息有效銜接。要堅持與完善此前行之有效的補貼公示、補貼信息檔案管理等制度,確保補貼政策公開透明、補貼對象信息動態更新、補貼信息完整真實。各鎮要將稻谷生產補貼農戶申報面積進行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 個工作日(公示要求詳見工作流程附件)。
(二)嚴明申報紀律
申報者必須如實填報補貼面積,對填報的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對弄虛作假、擠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給予嚴肅處理。建立個人誠信記錄,騙取、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行為將記入個人失信記錄。對稻谷生產補貼失信者,視情節取消其當年及下一年補貼申請資格,并進行全縣(區)通報,2年內不得申報農業農村部門的補貼、項目和各類獎項;視情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因露天焚燒秸稈或違規使用不合格肥料、禁限用農藥等投入品,受到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處罰的生產者,取消其當年申報資格。
(三)嚴格資金監管
嚴格執行補貼資金專戶管理制度,將稻谷生產補貼納入糧食風險基金專戶管理,與專戶內其他補貼資金分賬核算,單獨反映,不得相互混用,確保補貼資金封閉運行,實行補貼資金全部通過“一卡通”管理系統兌付,嚴禁挪用。通過門戶網站、新聞媒體及監督電話,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禁止集體代領“一卡通”或補貼資金,禁止用補貼資金抵扣相關費用。強化補貼資金監管,對補貼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處理。堅決杜絕虛報冒領、截留、擠占、挪用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
(四)加強績效管理
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稻谷生產補貼資金列入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內容,并對稻谷生產補貼實行預算績效管理。按照要求完成項目各項績效目標任務,強化績效運行監控,對執行中出現偏離績效目標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及時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業務主管部門對照自治區分解下達的績效目標,形成本區績效自評報告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后,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五、保障措施
各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各鎮黨委和政府是稻谷生產補貼項目實施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農業農村、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各項工作。要因地制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機制,明確任務和部門責任分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推進補貼政策實施中的實際問題,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高標準完成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建設,輻射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加強稻谷生產補貼政策的宣傳力度和輿論引導工作,研究制定具體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宣傳欄、宣傳手冊、短信、新媒體等媒介,以及鄉村大喇叭、干部走村入戶等宣傳方式,做好政策解讀工作,同時,向享受補貼的對象及時推送政策短信,切實提高補貼對象知曉度、滿意度,強化政策的導向性。稻谷生產補貼工作要遵循“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補貼面積申報核實、補貼資金分配和撥付兌付各環節的審批責任,做到責任清晰、管理規范。要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在補貼資金發放各環節工作中不得弄虛作假、套取騙取補貼資金,不得擅自改變用途,不得違反規定向不符合條件的單位、個人(或項目)分配資金,不得擅自超出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分配或使用資金。對各相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稻谷生產補貼審批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按照職責權限,區分不同情況,依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
附件:2024 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工作流程
?
?
附件
?
2024年稻谷生產補貼實施工作流程
?
嚴格按照“制定方案—政策宣傳—組織申報—登記造冊—鎮級審核—公開公示—匯總上報—縣(區)級聯合審核(包括現場抽核)—報縣(區)級人民政府審定—批復公告—發放資金—項目總結”的程序推進項目實施。
一、制定符合本區實際的實施方案
區農業農村局嚴格按照自治區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在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本區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研究稻谷生產補貼的范圍、對象、支持方式,明確時間節點、任務分工和責任主體,明確政策實施的具體要求和組織保障措施。實施方案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印發,并報上級財政、農業農村部門備案,及時下發至轄區各鎮、各有關部門。
各鎮人民政府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本鎮實施方案,于2024年7月20日前報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備案。
二、政策宣傳發動
項目實施補貼申報前,各鎮人民政府將相關補貼申報政策、期限公告到村(屯),并采集相關資料存檔。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嚴明申報紀律,認真落實發動生產者申報工作,避免發生因宣傳不到位引發的群眾上訪事件。
三、組織申報
稻谷生產補貼采取自愿申報制,申報主體向村(居)委會提出申請(其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要同時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由村(居)委會審核、匯總、蓋章后統一向當地鎮人民政府申報。
四、鎮級審核公示
各鎮人民政府負責收集匯總各申報對象材料(包括農戶姓名或單位名稱、補貼面積、水稻種植地點等內容),召開補貼面積審核會議(留存會議記錄、會議照片等),進行審核后在各鎮人民政府、村(居)委會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如出現異議,應及時進行核實和修正,必要時要進行二次公示。
五、匯總上報
公示無異議后,各鎮人民政府對補貼申報、審核情況進行匯總,并以正式文件呈報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等部門。由各鎮人民政府將補貼對象全部信息錄入廣西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一卡通”管理系統),通過系統審核無誤后匯總上報本區農業農村局、財政局。
六、縣(區)級聯合審核
由區人民政府組織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和各鎮人民政府共同開展抽查核驗工作,每個鎮隨機抽取 1—2 個村,每個村隨機抽5—20 個農戶進行核驗。特別是對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申報面積排在本區前5名的,列為重點必查對象。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所涉鎮重新核實、公示,經查對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申報對象,進行通報和依法依規處罰。
七、呈報縣(區)人民政府審定
經審核結束后,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將補貼資金分配方案(補貼對象、面積、標準、金額)呈報本區人民政府審定。
八、批復和公告
補貼標準和補貼資金分配方案通過本區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由區財政局牽頭,會同區農業農村局、區發展改革局等部門對各鎮的補貼對象、面積和補貼資金給予書面批復。收到補貼資金分配方案批復文件后,各鎮要以鎮人民政府名義,給補貼對象所在的村打印張貼補貼資金發放的公告。
九、發放補貼資金
各鎮收到補貼資金后,及時通過“一卡通”管理系統將補貼款發放到補貼對象的“一卡通”銀行賬戶。力爭于 2024 年10月10日前將稻谷生產補貼資金發放完畢,使種糧農民真正受益。
十、做好項目總結
區農業農村局會同區財政局于 2024 年10月30日前匯總本區補貼資金發放情況,書面報告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