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柳江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是:
模式切換

江農字〔2024〕9號: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來源: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  |   發布日期: 2024-04-10 11:30   

江農字〔20249

?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柳州市

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

各鎮人民政府,局機關各股室、局屬各單位中心)

現將《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2024—

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

???????????????????????????????202448

?

此件刪減發布

?

?

?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

2024—2026年)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大面積提高柳江水稻單產水平,根據柳江區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錨定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目標,以持續推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為主線,按照農業農村部急抓1年、緊抓3年、續抓5 年、 長抓10的工作要求,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強化科技攻關,提高增密增穗技術到位率,輻射帶動我區水稻大面積均衡穩產增產。

二、行動目標

(一)面積目標全區每年實施水稻增密增穗面積 8萬畝,其中早稻4萬畝、晚稻4萬畝。

(二)產量目標2026力爭示范片水稻單產較2023年提高5%以上,力爭全區水稻每年平均單產較上年提高2公斤以上。

三、技術路徑

(一)增加大田用種量。雜交稻用種增加到1.31.6公斤/畝;常規稻用種增加到2.5—3.0公斤/

(二)增加塑盤數。拋秧塑盤用量增加到50—55/畝(434

/盤)或60—65/畝(353 /盤)。

(三)增加拋插秧密度。雜交稻每畝增加0.1—0.2萬蔸,密度 提到1.8—2.2萬蔸/常規稻每畝增加0.2—0.3萬蔸,密度提到2.0-2.5萬蔸。

(四 )增加有效穗數。雜交水稻每畝增加到18-20穗,常規稻每畝增加到20-22穗。

四、重點措施

(一)抓好示范創建。鎮、各部門要落實增密增穗示范創建任務,全區每年創建相對連片100畝示范片10個以上,力爭每個鎮都建有示范點。要明確示范區域和面積、增密增穗目標、責任領導、專家團隊、技術措施等打造一批百畝攻關田,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深入開展農業科技人員揭榜掛帥活動,逐級創辦一批由農業科技人員領辦的水稻增密增穗示范片。

(二)確保技術到位。組建柳江區水稻生產專家團隊發揮種植業中級以上技術人員作用,分片包聯巡回指導;發揮鄉村科技特派員作用,開展網格化服務。制定形成一套可執行、可落實的增密增穗增產技術方案,重點在工廠化育秧中心、種植大戶等主體中,推行優化品種搭配、稀播勻播、集中育秧、培育適齡壯秧、提高整田質量、合理密植、強化田間管理等綜合措施,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確保有效 穗數和總粒數明顯提高,依靠足夠的主穗和早期低位分蘗成穗、增加總粒數奪取高產。

(三)抓好培訓宣傳。深入、村、屯開展技術指導和增密增穗行動宣講、培訓,每100人次以上。推進專家、農技人員常態化跟蹤聯系和蹲點指導服務,在早晚稻插秧、肥水管控等關鍵農時開展巡回指導各2次以上。組織印刷技術手冊、編制短視頻等,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介推送傳播。通過線上線下等渠道開展專題培訓,多種方式舉辦田間學校,加快普及增密增穗技術。

(四 )推進社會化服務。落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 扶持一批水稻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引導購買符合合理密植條件的農機具,按規定給予購機補貼。對符合密植要求的優先給予農機作業補貼。通過代耕代管、代育代栽、統防統治等環節托管,提供低成本、高效化、便利化的服務。

(五)加強防災減災。及早制定預案,有效應對干旱、洪澇、 臺風、低溫凍害、高溫熱害等氣象災害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及時開展病蟲害監測、預警與防控,組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活動,提高機手作業水平強化機收減損對機收損失進行跟蹤監測。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工作推進協調領導小組,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任組長、副組長由分管糧油產業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各鎮主要領導組成。領導小組下設工作推進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分管糧油產業副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區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局辦公室、局人事督查績效辦局農業基礎設施管理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站局項目管理股、局計劃財務股及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區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和各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組成,全面落實各項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格局,扎實推進增密增穗行動全面開展。

(二)統籌項目資金。利用水稻高產攻關示范、規模主體單產提升行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糧食生產激勵資金、一噴多促和統防統治等現有渠道和項目,加大對水稻增密增穗行動的支持。

(三)強化總結督導。各鎮、各部門水稻管護關鍵時節及時派出技術指導小組,科學試驗、評估增密增穗行動提單產效果,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宣傳好模式、好經驗、好做法,營造良好氛圍。

?

附件:1. 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

2.?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

公室成員

3.?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指導小組成員

4.?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要點

?

?

?

?

?

?

?

?

?

?

?

附件?1

?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

?

?: 廖慶甫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副組長: 秦朱海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 付周勇??成團鎮鎮長

?? ?土博鎮鎮長

?? ?里高鎮鎮長

韋貴江 ?穿山鎮鎮長

宋雯婧 ?進德鎮鎮長

? ?百朋鎮鎮長

? ?三都鎮鎮長

? ?拉堡鎮鎮長

?

?

?

?

?

?

?

附件2

?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

?

?任:秦朱海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副主任:韋志勇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韋祖耿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員:韋忠永 ?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主任

鐘永坤 ?區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

李宏江 ?區農業農村局人事督考績效辦主任

肖穎穎 ?區農業農村局農業基礎設施管理股股長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站站長

? ?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

? ?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

吳仁濤 ?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黃春紅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站長

梁孟柳 ?區產業發展專責小組辦公室負責人

藍啟和 ?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第一副主

???區農業農村局計劃財務股干部

??????????韋兆醒 ?進德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李元平 ?拉堡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梁廣曦 ?成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韋云龍 ?穿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 ?百朋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韋俊平 ?三都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成蘭芬 ?里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黎俊辰 ?土博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

?

?

?

?

?


?

?

?

?

附件3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指導小組成員

?

?長:覃振略 ??區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

副組長: 梁志全 ??區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

韋海龍 ??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副主任

?: 藍啟和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百朋鎮

韋冬梅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穿山鎮

曾凡洪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進德鎮

陶玉英???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拉堡鎮

梁書英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成團鎮

周艷芳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土博鎮

劉嬋媛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里高鎮

黃春紅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三都鎮

李朝能 ??成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覃建功 ??土博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

黃雙平 ??里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周建寬 ??穿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韋兆醒 ??進德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 ??百朋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騰色林 ??三都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李元平 ??拉堡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附件4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要點

一、優化品種搭配,防范寒露風影響

選用株高適中、抗逆抗倒、適應性強、豐產性突出的品種, 早稻突出選用高產兼顧優質的品種, 中稻突出選用高產兼顧優質的遲熟品種,晚稻突出選用優質兼顧高產的品種;中低產田以穗粒兼顧品種為主,高產田以大穗型品種為主;為有效防范寒露風危害,雙季稻區早稻、晚稻品種生育期相加應分別控制在240天范圍內早造宜選用生育期 125天以內的品種,晚造宜選用生育期 115天以內的品種。

二、適當稀播勻播,提高塑盤秧質量

(一)稀播勻播,培育壯秧。塑盤育秧拋秧選用大孔(434/盤,50—55/畝或353/盤,60—65 /畝)塑盤,配套應用壯秧劑或旱育保姆。使用壯秧劑的,按照每張秧盤 10— 15g的用量將壯秧劑與適量的細泥或泥漿拌勻,撒滿或灌滿秧盤,然后播種;使用旱育保姆的,按照一袋旱育保姆350g拌稻種1.0— 1.2kg的比例,先將浸好瀝至不滴水的稻種倒入瓷盆(水桶等)中,然后慢慢加入旱育保姆,滾動包衣,直至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種子上,晾干后播種。大田用種量雜交稻用種早造1.3— 1.6kg/畝、晚造1.2— 1.5kg/畝,一季稻1.5kg/畝左右;常規稻用種早造2.5—3kg/畝、晚造2—3kg/畝。

(二)防護育秧,適齡移栽。春季播種后集中育秧和溫室育 秧或大棚育秧,或搭蓋小拱棚防寒育秧,晚稻播種后要覆蓋無紡布或遮陽網防雨防曬和防鳥防鼠。適齡拋栽早稻秧齡2025天, 晚稻秧齡1821天。在葉齡3.5—4.5葉時移栽。移栽前5天要施好送嫁肥移栽前3天要施好送嫁藥

三、工廠化育秧,突出培育壯苗

(一)齊芽播種適當稀播。播前做好曬種、選種、消毒、 浸種、催芽等工作,種子齊芽后搶時播種。適當稀播,增加硬盤,使用量。機播播種量:雜交稻75100g/盤, 常規稻100— 125g/盤,大田插植20—24/畝,每畝增加2—3張硬盤。

(二)精選秧田培肥苗床精做秧床,床面高低落差不超過1cm適當晾曬,沉實床面。播種前1天秧田灌平溝水,待秧床充分吸濕后迅速排干水,也可在播種前直接灑水,使播種時土壤含水量達到85%—90%。營養土要根據基質類型準備,目前生產中主要有專用育秧基質、旱地土(堆漚有機肥拌勻)和泥漿3種,提倡使用專用育秧基質,便于機械化流水線作業。對基質育秧,按照產品說明使用。對旱地土育秧,要選擇肥沃疏松、無雜物、病菌少,pH 值在5.6—6.5的弱酸性土壤做營養土。肥力較差的育秧基質、自備營養土應適量添加有機肥或三元復合肥以及多效唑、壯秧劑、旱育保姆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泥漿育秧,宜在播種前1—2天先培肥泥土。

(三)精細整地,適期播種。根據氣候條件、種植制度、品種生育期等合理確定播期。對保溫育秧,播種期要求日平均溫度穩定超過12℃。對大型拱棚集中育秧,播種后膜內溫度保持在 25℃—30℃ , 21心期以后開始煉苗。對基質與旱地土育秧,播種擺盤宜采用流水線機械裝土播種,選用性能優良的播種機械,做好播前調試工作并精確計算每盤播種量,播種底土厚度控制在2cm左右,覆土厚度控制在0.3—0.5cm,注意防止失水死苗。對泥漿育秧,如使用復合肥及壯秧劑的秧床,宜在擺盤后直接裝入未經培肥的泥漿土(注意清除石塊、稻茬等雜物),待泥漿沉實后精量播種。

(四)加強管理,培育壯苗早稻采用大田育秧的將機械 化播種的秧盤移至秧田后需覆膜嚴實、防風保溫。采用大型拱棚集中育秧的,須保持秧床與秧盤內床土濕潤,貼緊秧床。注意水肥管理。待秧苗長到2.5葉時開始煉秧壯苗。同時要做好病蟲害防治。適宜機插秧齡:早稻15—20天,晚稻12— 15天。

四、提高整田質量,適當增加拋插密度

(一)整田質量。整田要求:同一田塊高低差不超過 3 厘米,水田表面泥水融合軟活,下部土團較大,暄松,通氣性好,要田面平整、土壤膨軟、土肥相融、無雜草殘茬、無大土塊。深度要求:耕層較深、排水良好、肥力較高的稻田,一般耕深18—22 cm為宜;對旱改水地和排水不良的濕田,要適當淺耕,一般12— 15cm為宜,不可超過犁底層深度,具體視耕層深度而定。洼地或粘土地要求:最好是進行秋翻,或冬翻曬垡;需要春翻時,應在雨季來前提早翻地, 以保證耙地質量。耙地應做到在保證整平度的前提下,達到上細下粗的標準, 既要保證插秧質量,又要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插(拋)秧質量要求:機插秧或拋秧田應在拋插前1—2天整好田,沉漿后再插(拋)秧,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確定沉漿天數,土層深厚的水田要沉漿3天以上,沙壤土質的水田沉漿1—2天,機械插秧的沉漿天數3天以上,做到無水層拋插,確保插(拋)秧深度控制在2cm左右,爭取更多的低位分蘗成穗,促進大穗。

(二)大田基本苗數。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拋插規格或密度, 拋插秧后注意查苗補缺,防止漏秧缺苗或漂秧死苗。要在傳統種植密度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插(拋)秧密度,增加高產所需的基本苗數(雜交稻每畝增加0.1—0.2萬蔸,常規稻每畝增加 0.2—0.3萬蔸),確保每畝有5—6基本苗數,為后期形成充足有效穗數打下基礎。

1.?塑盤拋秧。早、晚稻雜交稻拋秧密度提到1.8—2.2萬蔸/畝, 常規稻提到 2.0—2.5萬蔸/畝; 一季稻:提高到1.6— 1.8 萬蔸/畝。

2. 機械插秧。常規稻:早稻、晚稻均采用30cm × 14cm25cm×16cm的機插規格雜交稻:早稻采用30cm× 14— 16cm 規格,晚稻建議采用30cm×16cm每畝基本苗4.55.0萬苗左右。

五、強化田間管理,促進分蘗成穗

做好分廂栽培,以水調氣,促進水氣平衡,確保植株健壯生 長。廂寬3—5m,拋插前或拋插后開好廂溝、十字溝和四周排水 溝,做到內外溝系配套,能灌能排,夠苗前濕潤灌溉或薄水灌溉, 每畝達到目標穗數的80%(開始封行時)開始露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幼穗分化至揚花期淺水灌溉,灌漿結實期干濕交替。收割前7— 10天排干田水。

(一)科學運籌水肥。運用我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結 合水稻品種的需肥特性,科學確定肥料施用量。采用有機無機肥相結合、氮磷鉀肥配施、補充中微量元素。基肥提倡選用配方肥為主加單質肥配合,追肥選用單質肥。有條件的地區推廣采用機插秧側深機施底肥和蘗肥,實現施肥插秧一體化。

1. 配方肥推薦。推行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基肥推薦采12-5-8,15-6-9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

2.?總施肥量。根據目標產量確定適宜的施肥總量。無農家肥或沒有足量農家肥的,應適當增加化肥用量。

目標畝產稻谷 450—550 kg的稻田,畝施腐熟農家肥 500 kg以上、氮肥(N10—12kg(相當于尿素21.7—26kg),磷肥(P2O52—3kg(相當于含P2O5 16%的鈣鎂磷肥12.5—18.8kg),鉀肥(K2O8— 10kg(相當于氯化鉀13.3—16.7 kg)。

目標畝產稻谷550kg以上的稻田,畝施腐熟農家肥500kg以上、商品有機肥100—200 kg,氮肥(N11—12kg(相當于尿素24—26kg),磷肥(P2O53—4kg(相當于含 P2O5 16% 的鈣鎂磷肥18.8—25kg),鉀肥(K2O10— 12kg(相當于氯化鉀 16.7—20kg)。

3.?施肥比例。氮肥基肥占30%、分蘗肥占40%、幼穗分化肥占20% 、粒肥占10%;磷肥:基肥100%;鉀肥:基肥占60%、分蘗肥占40%

4.?注意事項。一是早稻收割后稻草還田的稻田晚稻氮肥要 適當作前移施用。二是土壤pH5.5以下的酸性田,適當隔年畝基施50kg左右的石灰或堿性土壤調理劑。 三是缺鎂田塊畝基施8— 10kg農用硫酸鎂,缺鋅田塊畝基施農用硫酸鋅1—2kg四是冬季種植綠肥、馬鈴薯以及種植蔬菜的稻田,早稻施肥量要適當減少。五是常年實行秸稈還田的田塊,鉀肥施用量可適當減少15%—20%左右。

(二)病蟲綠色防控。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生態調控、化學防控措施,綜合防治病蟲草鼠螺害,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實現減損保穗保產提產。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 水稻鉆蛀性螟蟲、稻瘟病、水稻紋枯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稻曲病等為主攻對象,加強監測調查,因地制宜采取抓重點兼一般治小(田)保大(田)治上壓下壓前控后治蟲防病的策略,在優先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根據植保部門病蟲監測,嚴格實行達標防治,科學安全使用高效低風險農藥,大力推進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 融合實施,全力抓好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蟲防控,嚴防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害暴發成災。同時,密切監測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稻胡麻葉斑病、稻橙葉病、稻蝗、跗線螨、稻粉虱、稻癭蚊等局部突發性、暴發性、災害性病蟲發生發展動態,及早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科學預防和適時應急防治,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實現控害保產、減損保穗和減藥增效。

(三)后期“ 一噴多促”。強化肥劑調控、促進灌漿結實,增加抗逆抗倒為目標,以促穗增粒重為核心兼顧抗逆性提高,因地施策,根據不同長勢,分區域,將葉面肥、調節劑、抗逆劑等混合噴施,實現促壯苗穩長、促灌漿結實、促抗逆性提高、促單產提高。在水稻抽穗揚花結束后,在灌漿初期用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液噴施 12次(參考配方:純度 99%的磷酸二氫鉀100g/+·吲乙·蕓苔或蕓苔素內酯,也可以選擇純度 99%的磷酸二氫鉀100g/+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但至少要有兩種以上肥劑), 促進灌漿鼓粒,提高結實率和增加粒重。


×
×
中長期規劃
江農字〔2024〕9號: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來源: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  |   發布日期: 2024-04-10 11:30   

江農字〔20249

?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柳州市

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

20242026年)》的通知

?

各鎮人民政府,局機關各股室、局屬各單位中心)

現將《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2024—

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

???????????????????????????????202448

?

此件刪減發布

?

?

?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

2024—2026年)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大面積提高柳江水稻單產水平,根據柳江區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錨定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目標,以持續推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為主線,按照農業農村部急抓1年、緊抓3年、續抓5 年、 長抓10的工作要求,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強化科技攻關,提高增密增穗技術到位率,輻射帶動我區水稻大面積均衡穩產增產。

二、行動目標

(一)面積目標全區每年實施水稻增密增穗面積 8萬畝,其中早稻4萬畝、晚稻4萬畝。

(二)產量目標2026力爭示范片水稻單產較2023年提高5%以上,力爭全區水稻每年平均單產較上年提高2公斤以上。

三、技術路徑

(一)增加大田用種量。雜交稻用種增加到1.31.6公斤/畝;常規稻用種增加到2.5—3.0公斤/

(二)增加塑盤數。拋秧塑盤用量增加到50—55/畝(434

/盤)或60—65/畝(353 /盤)。

(三)增加拋插秧密度。雜交稻每畝增加0.1—0.2萬蔸,密度 提到1.8—2.2萬蔸/常規稻每畝增加0.2—0.3萬蔸,密度提到2.0-2.5萬蔸。

(四 )增加有效穗數。雜交水稻每畝增加到18-20穗,常規稻每畝增加到20-22穗。

四、重點措施

(一)抓好示范創建。鎮、各部門要落實增密增穗示范創建任務,全區每年創建相對連片100畝示范片10個以上,力爭每個鎮都建有示范點。要明確示范區域和面積、增密增穗目標、責任領導、專家團隊、技術措施等打造一批百畝攻關田,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深入開展農業科技人員揭榜掛帥活動,逐級創辦一批由農業科技人員領辦的水稻增密增穗示范片。

(二)確保技術到位。組建柳江區水稻生產專家團隊發揮種植業中級以上技術人員作用,分片包聯巡回指導;發揮鄉村科技特派員作用,開展網格化服務。制定形成一套可執行、可落實的增密增穗增產技術方案,重點在工廠化育秧中心、種植大戶等主體中,推行優化品種搭配、稀播勻播、集中育秧、培育適齡壯秧、提高整田質量、合理密植、強化田間管理等綜合措施,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確保有效 穗數和總粒數明顯提高,依靠足夠的主穗和早期低位分蘗成穗、增加總粒數奪取高產。

(三)抓好培訓宣傳。深入、村、屯開展技術指導和增密增穗行動宣講、培訓,每100人次以上。推進專家、農技人員常態化跟蹤聯系和蹲點指導服務,在早晚稻插秧、肥水管控等關鍵農時開展巡回指導各2次以上。組織印刷技術手冊、編制短視頻等,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介推送傳播。通過線上線下等渠道開展專題培訓,多種方式舉辦田間學校,加快普及增密增穗技術。

(四 )推進社會化服務。落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 扶持一批水稻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引導購買符合合理密植條件的農機具,按規定給予購機補貼。對符合密植要求的優先給予農機作業補貼。通過代耕代管、代育代栽、統防統治等環節托管,提供低成本、高效化、便利化的服務。

(五)加強防災減災。及早制定預案,有效應對干旱、洪澇、 臺風、低溫凍害、高溫熱害等氣象災害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及時開展病蟲害監測、預警與防控,組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機收減損大宣傳大培訓活動,提高機手作業水平強化機收減損對機收損失進行跟蹤監測。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工作推進協調領導小組,區農業農村局局長任組長、副組長由分管糧油產業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各鎮主要領導組成。領導小組下設工作推進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分管糧油產業副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區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局辦公室、局人事督查績效辦局農業基礎設施管理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站局項目管理股、局計劃財務股及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區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和各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組成,全面落實各項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格局,扎實推進增密增穗行動全面開展。

(二)統籌項目資金。利用水稻高產攻關示范、規模主體單產提升行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糧食生產激勵資金、一噴多促和統防統治等現有渠道和項目,加大對水稻增密增穗行動的支持。

(三)強化總結督導。各鎮、各部門水稻管護關鍵時節及時派出技術指導小組,科學試驗、評估增密增穗行動提單產效果,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宣傳好模式、好經驗、好做法,營造良好氛圍。

?

附件:1. 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

2.?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

公室成員

3.?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指導小組成員

4.?柳州市柳江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要點

?

?

?

?

?

?

?

?

?

?

?

附件?1

?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

?

?: 廖慶甫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副組長: 秦朱海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 付周勇??成團鎮鎮長

?? ?土博鎮鎮長

?? ?里高鎮鎮長

韋貴江 ?穿山鎮鎮長

宋雯婧 ?進德鎮鎮長

? ?百朋鎮鎮長

? ?三都鎮鎮長

? ?拉堡鎮鎮長

?

?

?

?

?

?

?

附件2

?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

?

?任:秦朱海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副主任:韋志勇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韋祖耿 ?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員:韋忠永 ?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主任

鐘永坤 ?區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

李宏江 ?區農業農村局人事督考績效辦主任

肖穎穎 ?區農業農村局農業基礎設施管理股股長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站站長

? ?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

? ?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站長

吳仁濤 ?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黃春紅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站長

梁孟柳 ?區產業發展專責小組辦公室負責人

藍啟和 ?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第一副主

???區農業農村局計劃財務股干部

??????????韋兆醒 ?進德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李元平 ?拉堡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梁廣曦 ?成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韋云龍 ?穿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 ?百朋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韋俊平 ?三都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成蘭芬 ?里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黎俊辰 ?土博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分管副主任

?

?

?

?

?

?


?

?

?

?

附件3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指導小組成員

?

?長:覃振略 ??區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

副組長: 梁志全 ??區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

韋海龍 ??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副主任

?: 藍啟和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百朋鎮

韋冬梅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穿山鎮

曾凡洪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進德鎮

陶玉英???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拉堡鎮

梁書英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成團鎮

周艷芳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土博鎮

劉嬋媛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里高鎮

黃春紅 ??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負責三都鎮

李朝能 ??成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覃建功 ??土博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

黃雙平 ??里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周建寬 ??穿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韋兆醒 ??進德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 ??百朋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騰色林 ??三都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李元平 ??拉堡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

附件4

柳州市柳江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技術要點

一、優化品種搭配,防范寒露風影響

選用株高適中、抗逆抗倒、適應性強、豐產性突出的品種, 早稻突出選用高產兼顧優質的品種, 中稻突出選用高產兼顧優質的遲熟品種,晚稻突出選用優質兼顧高產的品種;中低產田以穗粒兼顧品種為主,高產田以大穗型品種為主;為有效防范寒露風危害,雙季稻區早稻、晚稻品種生育期相加應分別控制在240天范圍內早造宜選用生育期 125天以內的品種,晚造宜選用生育期 115天以內的品種。

二、適當稀播勻播,提高塑盤秧質量

(一)稀播勻播,培育壯秧。塑盤育秧拋秧選用大孔(434/盤,50—55/畝或353/盤,60—65 /畝)塑盤,配套應用壯秧劑或旱育保姆。使用壯秧劑的,按照每張秧盤 10— 15g的用量將壯秧劑與適量的細泥或泥漿拌勻,撒滿或灌滿秧盤,然后播種;使用旱育保姆的,按照一袋旱育保姆350g拌稻種1.0— 1.2kg的比例,先將浸好瀝至不滴水的稻種倒入瓷盆(水桶等)中,然后慢慢加入旱育保姆,滾動包衣,直至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種子上,晾干后播種。大田用種量雜交稻用種早造1.3— 1.6kg/畝、晚造1.2— 1.5kg/畝,一季稻1.5kg/畝左右;常規稻用種早造2.5—3kg/畝、晚造2—3kg/畝。

(二)防護育秧,適齡移栽。春季播種后集中育秧和溫室育 秧或大棚育秧,或搭蓋小拱棚防寒育秧,晚稻播種后要覆蓋無紡布或遮陽網防雨防曬和防鳥防鼠。適齡拋栽早稻秧齡2025天, 晚稻秧齡1821天。在葉齡3.5—4.5葉時移栽。移栽前5天要施好送嫁肥移栽前3天要施好送嫁藥

三、工廠化育秧,突出培育壯苗

(一)齊芽播種適當稀播。播前做好曬種、選種、消毒、 浸種、催芽等工作,種子齊芽后搶時播種。適當稀播,增加硬盤,使用量。機播播種量:雜交稻75100g/盤, 常規稻100— 125g/盤,大田插植20—24/畝,每畝增加2—3張硬盤。

(二)精選秧田培肥苗床精做秧床,床面高低落差不超過1cm適當晾曬,沉實床面。播種前1天秧田灌平溝水,待秧床充分吸濕后迅速排干水,也可在播種前直接灑水,使播種時土壤含水量達到85%—90%。營養土要根據基質類型準備,目前生產中主要有專用育秧基質、旱地土(堆漚有機肥拌勻)和泥漿3種,提倡使用專用育秧基質,便于機械化流水線作業。對基質育秧,按照產品說明使用。對旱地土育秧,要選擇肥沃疏松、無雜物、病菌少,pH 值在5.6—6.5的弱酸性土壤做營養土。肥力較差的育秧基質、自備營養土應適量添加有機肥或三元復合肥以及多效唑、壯秧劑、旱育保姆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泥漿育秧,宜在播種前1—2天先培肥泥土。

(三)精細整地,適期播種。根據氣候條件、種植制度、品種生育期等合理確定播期。對保溫育秧,播種期要求日平均溫度穩定超過12℃。對大型拱棚集中育秧,播種后膜內溫度保持在 25℃—30℃ , 21心期以后開始煉苗。對基質與旱地土育秧,播種擺盤宜采用流水線機械裝土播種,選用性能優良的播種機械,做好播前調試工作并精確計算每盤播種量,播種底土厚度控制在2cm左右,覆土厚度控制在0.3—0.5cm,注意防止失水死苗。對泥漿育秧,如使用復合肥及壯秧劑的秧床,宜在擺盤后直接裝入未經培肥的泥漿土(注意清除石塊、稻茬等雜物),待泥漿沉實后精量播種。

(四)加強管理,培育壯苗早稻采用大田育秧的將機械 化播種的秧盤移至秧田后需覆膜嚴實、防風保溫。采用大型拱棚集中育秧的,須保持秧床與秧盤內床土濕潤,貼緊秧床。注意水肥管理。待秧苗長到2.5葉時開始煉秧壯苗。同時要做好病蟲害防治。適宜機插秧齡:早稻15—20天,晚稻12— 15天。

四、提高整田質量,適當增加拋插密度

(一)整田質量。整田要求:同一田塊高低差不超過 3 厘米,水田表面泥水融合軟活,下部土團較大,暄松,通氣性好,要田面平整、土壤膨軟、土肥相融、無雜草殘茬、無大土塊。深度要求:耕層較深、排水良好、肥力較高的稻田,一般耕深18—22 cm為宜;對旱改水地和排水不良的濕田,要適當淺耕,一般12— 15cm為宜,不可超過犁底層深度,具體視耕層深度而定。洼地或粘土地要求:最好是進行秋翻,或冬翻曬垡;需要春翻時,應在雨季來前提早翻地, 以保證耙地質量。耙地應做到在保證整平度的前提下,達到上細下粗的標準, 既要保證插秧質量,又要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插(拋)秧質量要求:機插秧或拋秧田應在拋插前1—2天整好田,沉漿后再插(拋)秧,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確定沉漿天數,土層深厚的水田要沉漿3天以上,沙壤土質的水田沉漿1—2天,機械插秧的沉漿天數3天以上,做到無水層拋插,確保插(拋)秧深度控制在2cm左右,爭取更多的低位分蘗成穗,促進大穗。

(二)大田基本苗數。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拋插規格或密度, 拋插秧后注意查苗補缺,防止漏秧缺苗或漂秧死苗。要在傳統種植密度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插(拋)秧密度,增加高產所需的基本苗數(雜交稻每畝增加0.1—0.2萬蔸,常規稻每畝增加 0.2—0.3萬蔸),確保每畝有5—6基本苗數,為后期形成充足有效穗數打下基礎。

1.?塑盤拋秧。早、晚稻雜交稻拋秧密度提到1.8—2.2萬蔸/畝, 常規稻提到 2.0—2.5萬蔸/畝; 一季稻:提高到1.6— 1.8 萬蔸/畝。

2. 機械插秧。常規稻:早稻、晚稻均采用30cm × 14cm25cm×16cm的機插規格雜交稻:早稻采用30cm× 14— 16cm 規格,晚稻建議采用30cm×16cm每畝基本苗4.55.0萬苗左右。

五、強化田間管理,促進分蘗成穗

做好分廂栽培,以水調氣,促進水氣平衡,確保植株健壯生 長。廂寬3—5m,拋插前或拋插后開好廂溝、十字溝和四周排水 溝,做到內外溝系配套,能灌能排,夠苗前濕潤灌溉或薄水灌溉, 每畝達到目標穗數的80%(開始封行時)開始露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幼穗分化至揚花期淺水灌溉,灌漿結實期干濕交替。收割前7— 10天排干田水。

(一)科學運籌水肥。運用我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結 合水稻品種的需肥特性,科學確定肥料施用量。采用有機無機肥相結合、氮磷鉀肥配施、補充中微量元素。基肥提倡選用配方肥為主加單質肥配合,追肥選用單質肥。有條件的地區推廣采用機插秧側深機施底肥和蘗肥,實現施肥插秧一體化。

1. 配方肥推薦。推行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基肥推薦采12-5-8,15-6-9N—P2O5—K2O)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

2.?總施肥量。根據目標產量確定適宜的施肥總量。無農家肥或沒有足量農家肥的,應適當增加化肥用量。

目標畝產稻谷 450—550 kg的稻田,畝施腐熟農家肥 500 kg以上、氮肥(N10—12kg(相當于尿素21.7—26kg),磷肥(P2O52—3kg(相當于含P2O5 16%的鈣鎂磷肥12.5—18.8kg),鉀肥(K2O8— 10kg(相當于氯化鉀13.3—16.7 kg)。

目標畝產稻谷550kg以上的稻田,畝施腐熟農家肥500kg以上、商品有機肥100—200 kg,氮肥(N11—12kg(相當于尿素24—26kg),磷肥(P2O53—4kg(相當于含 P2O5 16% 的鈣鎂磷肥18.8—25kg),鉀肥(K2O10— 12kg(相當于氯化鉀 16.7—20kg)。

3.?施肥比例。氮肥基肥占30%、分蘗肥占40%、幼穗分化肥占20% 、粒肥占10%;磷肥:基肥100%;鉀肥:基肥占60%、分蘗肥占40%

4.?注意事項。一是早稻收割后稻草還田的稻田晚稻氮肥要 適當作前移施用。二是土壤pH5.5以下的酸性田,適當隔年畝基施50kg左右的石灰或堿性土壤調理劑。 三是缺鎂田塊畝基施8— 10kg農用硫酸鎂,缺鋅田塊畝基施農用硫酸鋅1—2kg四是冬季種植綠肥、馬鈴薯以及種植蔬菜的稻田,早稻施肥量要適當減少。五是常年實行秸稈還田的田塊,鉀肥施用量可適當減少15%—20%左右。

(二)病蟲綠色防控。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生態調控、化學防控措施,綜合防治病蟲草鼠螺害,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實現減損保穗保產提產。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 水稻鉆蛀性螟蟲、稻瘟病、水稻紋枯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稻曲病等為主攻對象,加強監測調查,因地制宜采取抓重點兼一般治小(田)保大(田)治上壓下壓前控后治蟲防病的策略,在優先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根據植保部門病蟲監測,嚴格實行達標防治,科學安全使用高效低風險農藥,大力推進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 融合實施,全力抓好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蟲防控,嚴防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害暴發成災。同時,密切監測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稻胡麻葉斑病、稻橙葉病、稻蝗、跗線螨、稻粉虱、稻癭蚊等局部突發性、暴發性、災害性病蟲發生發展動態,及早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科學預防和適時應急防治,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實現控害保產、減損保穗和減藥增效。

(三)后期“ 一噴多促”。強化肥劑調控、促進灌漿結實,增加抗逆抗倒為目標,以促穗增粒重為核心兼顧抗逆性提高,因地施策,根據不同長勢,分區域,將葉面肥、調節劑、抗逆劑等混合噴施,實現促壯苗穩長、促灌漿結實、促抗逆性提高、促單產提高。在水稻抽穗揚花結束后,在灌漿初期用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液噴施 12次(參考配方:純度 99%的磷酸二氫鉀100g/+·吲乙·蕓苔或蕓苔素內酯,也可以選擇純度 99%的磷酸二氫鉀100g/+其他植物生長調節劑,但至少要有兩種以上肥劑), 促進灌漿鼓粒,提高結實率和增加粒重。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91精品视频在线|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视频|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精品国产这么小也不放过|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98色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