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包括主管部門及所屬二層單位)
一、 單位職責
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
(1)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點專項規劃、年度發展計劃;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區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2)負責全區宏觀經濟運行預測、預警,研究經濟運行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匯總和分析財政、金融以及其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3)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全區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分析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協調和組織擬訂綜合性及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策建議。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國內國際區域合作。
(4)提出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負責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研究投資體制改革重大問題。統籌安排區本級預算內政府性建設基金、資金;落實、銜接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計劃;匯總編制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提出融資的發展戰略和對策建議。落實、銜接公路、民航、水運發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編制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投資項目計劃并組織實施;落實、銜接國家指令性工業產品生產年度計劃和重要工業產品的國家訂貨計劃;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使用;提出投融資政策措施,指導和監督政策性貸款的使用方向;提出引導民間資金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向、重點和措施;綜合協調全區招投標工作,對重大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工程招投標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協調政府非經營性投資項目代建;指導全縣工程咨詢業發展。
(5)承擔全區規劃重大項目、重要工業基地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按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審核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
(6)提出全區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及政策措施,編制全區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規劃,引導外資投向;負責全縣全口徑外債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
(7)承擔全區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編制柳江區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計劃,監督計劃執行情況;管理糧油、食糖、化肥等重要商品的柳江區儲備;研究提出服務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8)擬訂全區綜合性產業政策,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升級,提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研究能源、交通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能源、交通發展的戰略、規劃;研究工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工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9)落實、銜接西部大開發戰略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及政策措施,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研究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擬訂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開發利用規劃及政策,綜合協調清潔生產和環保產業發展。
(10)負責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旅游、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衛生、民政、體育等社會事業以及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銜接平衡;提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政策,協調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建議。
(11)組織協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柳江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等問題,參與起草有關規范性文件和實施辦法。
(12)貫徹國家和自治區價格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依法制定并組織實施柳江區權限范圍內的價格和收費政策,制定和調整權限內管理的商品、服務價格與收費標準;負責監測和預測全縣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進行價格宏觀管理和綜合平衡,提出全區價格總水平的調控目標和價格改革措施;執行有關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政策;規范市場價格秩序,開展價格公共服務。
(13)依法實行價格監管,維護價格秩序;組織實施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審理價格違法案件;按規定權限受理價格行政復議案件和申訴案件;組織實施價格成本調查和價格成本監審;組織實施價格認證和涉案財物價格鑒證。
(14)負責對糧食收購、儲存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品質測報和原糧衛生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實施糧食收購市場準入標準。負責糧食質量標準管理和糧食市場監督管理的有關工作。承擔糧食監測預警和應急責任,負責全區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負責協調全區軍糧供應、災區、庫區和缺糧地區糧食供應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糧食供應等政策性糧食購銷和糧食產銷合作。
(15)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做好我區境內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協調處理我區區域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的重大問題,指導、監督有關單位履行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義務,依法查處危害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
(16)負責柳江區電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電網建設的綜合協調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實行不定期聯合辦公制度。
(17)承辦區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柳江區重大項目辦公室:
(1)建立全縣重大項目庫,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促進全區重大項目引進、推動及建設,有效縮短項目落戶建設周期;
(2)為全區招商引資提供產業政策咨詢服務,為重大項目投資單位在投資立項、環境評價、土地預審和工商注冊等向上報批環節,提供全程幫辦服務;
(3)研究上級有關優惠政策,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為縣域經濟發展爭取項目計劃和資金援助。
柳江區物價局:研究提出價格政策,調控全區價格總水平,依法管理全區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益性收費、中介服務收費、重要經營性服務收費和房地產價格;研究提出對自治區管理的商品價格和各類收費的調整建議,對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監審制度,為政府的價格決策提供依據。對全區各種涉農收費價格和惠農政策的落實進行價格監督檢查等。
柳江區糧食局:負責全柳江區糧食流通行政管理和行業指導;負責全區的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糧食安全檢測、軍糧供應管理、儲備糧管理、社會糧食統計管理、糧食宏觀調控、國有糧食企業行政管理等;制訂、完善、落實全區糧食應急預案,確保糧食安全;負責對糧食收購資格準入許可的核準;收集、整理、分析糧食市場供求與價格動態,為區政府糧食宏觀調控與決策服務和指導全區糧食流通行業的行業管理等工作。
柳江區糧食局下屬1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柳江區儲備糧管理中心: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物資儲備保障。負責全區儲備糧管理,糧食儲存保管、輪換、調運、銷售、糧食保管業務培訓及糧食市場管理。
二、機構設置、編制現狀、人員構成情況
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下設4個職能股室:辦公室、國民經濟綜合股、投資股和項目管理股(行政審批股)。經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核定,我局行政編制13名,其中,局機關行政編制12名,機關后勤服務人員控制數1名。我局實有人數9人,比上年減少2人。其中,編制內實有人數9人(行政人員8人,機關后勤人員1人),編外人員6人。離退休人員4人。
柳江區重大項目辦公室:全額事業單位,內設機構2個,分別為:項目管理股,綜合管理股。我辦實有人數7人,編制內實有人數7人(事業人員7人);編外在職實有人數0人。離退休人員0人。
柳江區物價局:成立于1984年,2002年開始在區發展計劃局掛牌(江政辦發〔2002〕52號,正科級單位;2004年核定行政編制5名,其中部門正職領導1名,機關工勤人員1名(江政辦發〔2004〕111號)。
我局下屬二層機構共2個,分別為區價格監督檢查分局、區價格認證中心。區價格監督檢查分局行政編制3名,區價格認證中心全額撥款參公事業編制2名。
人員構成情況。我局在職在編機關行政人員12人,參公事業人員2人,機關工勤人員1人。
柳江區糧食局:成立于50年代初,屬政府機關單位,在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掛牌,位于柳江區拉堡鎮柳堡路340號,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財務股、調控股、監督檢查股三股一室。編制人數9人,其中:行政編制人數8人,工勤編制人數1人;實際在職人數11人。退休人員27人。
柳江區糧食局下屬1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柳江區儲備糧管理中心,1999年12月成立,儲備糧管理中心事業編制人數5人,實有在職人數6人,退休人數1人。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務等
柳江區發改局:
1.編制各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的編制工作,履行好參謀助手的職責。
2.扎實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按上級要求完成年度目標。
3.繼續加大使用廣西投資項目并聯審批監管平臺力度,做好項目審批工作,把好項目準入關。
4.繼續策劃包裝“縣域基礎設施能力提升”、“縣域公共服務設施能力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產業發展專項行動”三年滾動計劃,分三年謀劃實施涵蓋交通、農田水利、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多個項目。
5.進一步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的管理,組織領導小組會審,召開項目簽證變更例會,進一步規范政府性資金的使用。
6.推進2017年石漠化治理工程。
7.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局牽頭貫徹落實自治區和柳州市關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出臺實施我區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落實督促檢查,確保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8. 進一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在2018年2月中旬全部達到搬遷入住條件。
4. 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9個行業領域失信備忘錄、信用信息目錄、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機制、信用信息平臺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框架初步建立,全年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超過4萬件。
5. 積極推進各級層面重大項目建設,超額完成我區承擔的自治區、柳州市層面重大項目目標任務,柳江區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6. 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狠抓融資工作,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區工作深入推進,與多家金融機構達成項目投資合作意向,為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7. 開展事業單位公車制度改革。
柳江區重大項目辦公室:
狠抓項目策劃工作,深入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制定2018年全區重大項目的實施方案,推進各級重大項目。
柳江區物價局:
1、完善價格管理,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穩定主要農產品價格。做好相關農產品價格監測,重點對糧、油、肉禽蛋、蔬菜、液化氣等生活必需商品價格的監測,了解價格的變動情況,及時為上級價格主管部門提供準確的監測數據。密切關注可能引發市場價格異動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對價格異常波動及時預警上報。
2、加強價格監管,確保重大節假日期間市場物價穩定。在春節、元旦、五一、國慶和中秋節日期間,成立市場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重點對我縣糧、油、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須食品和食鹽、成品油、液化氣、交通運輸等價格和收費行為進行監管巡查。重點對柳江各大超市、商場、農副產品市場進行巡查,對節日消費品的明碼標價、降價、打折、贈送等促銷行為進行規范,堅決制止各類價格欺詐行為。
3、積極開展各類價格收費專項檢查,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一是開展涉農價格與收費專項檢查,對各項涉及農民生產、生活的價格和收費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主要采取以點帶面、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重點對農民建房、農村殯葬服務、農機服務、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農資價格等領域的價格和收費問題進行檢查。二是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規范涉企收費,優化企業發展和融資環境,切實減輕企業的不合理負擔。三是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我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收費管理情況及公立幼兒園收費及公示制度落實情況。
4、強化社會監督,扎實推進明碼標價工作深入開展。加強在柳江范圍內開展明碼標價專項檢查,采取日常巡查與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堅持明碼標價普及率與規范率一起抓,邊宣傳,邊指導、邊整改,確保收到實效。
5、加強價格舉報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價格權益。一是完善價格舉報規章制度,切實完善舉報案件登記、受理、辦理、告知、回復各個環節。二是拓寬價格利益渠道,加大舉報受理平臺力度,健全電話、信件的價格舉報接受網絡。三是提高價格舉報辦理質量,依法受理屬于價格部門職責范圍的舉報,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政策查處舉報案件,提高舉報的辦結時效和質量。
6、繼續抓好涉案物價格鑒定、價格認證、價格咨詢工作;開拓新思路,加強與有關部門密切聯系,理順關系,努力促進涉稅、涉紀物品的價格鑒證工作的開展,柳江城區與柳州市區相隔甚近,二手房交易在我區比重大,價格波動大,2018年重點做好我區存量房價格調查工作,確保涉稅財物計稅價格的科學認定和稅款的足額征收。
柳江區糧食局:
1、完成7000噸儲備訂單糧食收購任務;
2、儲備糧的輪換;
3、糧食安全監測工作;
4儲備糧的安全庫存檢查工作;
5、柳江區“糧安工程”中心糧庫項目籌備建設。
第二部分:部門預算公開表
表1:2018年部門預算收支預算總表
表2:收入預算總表
表3:支出預算總表
表4: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表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
表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明細表(分部門經濟分類科目)
表7: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表8:政府性基金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10: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收入安排的資金支出預算表
表11:“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
表12:政府采購預算表
表13:項目支出(資金來源)預算明細表
第三部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報表說明
一、2018年收支總體情況的說明
(一)收入預算說明
2018年收入總預算2548.9708萬元,同比增2337.9255萬元,同比增長1107.78%。其中:
1、一般公共預算撥款798.9708萬元,同比增587.9255萬元,同比增長278.58%。
2、政府性基金撥款1750萬元,同比增1750萬元。
(二)支出預算說明
2018年支出總預算2548.9708萬元,同比增2337.9255萬元,同比增長1107.78%。其中:
1、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劃分,共分為六類,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379.4447萬元,占支出總預算14.89%,同比增209.9594萬元,同比增長123.88%;
(2)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48.7012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5.83%,同比增127.6167萬元,同比增長605.26%;
(3)醫療衛生類科目支出預算23.6728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0.93%,同比增15.7976萬元,同比增長200.60%;
(4)城鄉社區事務科目支出預算1750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68.66%,同比增1750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37.8764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1.49%,同比增25.2761萬元,同比增長200.60%;
(6)糧油物資儲備事務科目支出預算209.2757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8.21%,同比增209.2757萬元.
2、按支出結構分類劃分,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
(1)基本支出預算
基本支出694.2708萬元,占支出總預算27.24%,同比增522.2255萬元,同比增長303.54%。其中:
工資福利支出預算517.5610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74.55%,同比增379.5585萬元,同比增長275.04%;
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88.5778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12.76%,同比增67.4257萬元,同比增長318.77%;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預算88.1320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12.69%,同比增75.2413萬元,同比增長583.69%;
(2)項目支出預算
項目支出1854.70萬元,占支出總預算72.76%,同比增1815.70萬元,同比增長4655.64%。其中:
商品服務支出預算99.50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5.36%;
資本性支出_基本建設支出預算1750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94.35%;
資本性支出預算5.2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0.28%;
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2018年財政撥款支出2548.970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8.9708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75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萬元。具體支出預算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379.4447萬元;
2、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48.7012萬元;
3、醫療衛生類科目支出預算23.6728萬元;
4、城鄉社區事務類科目支出預算1750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37.8764萬元。
6、糧油物資儲備事務類科目支出預算209.2757萬元;
三、“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的說明
(一)2018年部門預算全口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8年部門預算共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15.06萬元(全口徑),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預算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9.4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預算5.60萬元。
(二)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8年部門預算中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共計15.06萬元,同比增3.97萬元,同比增長35.80%。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與上年持平.
2、公務接待費9.46萬元,同比減1.13萬元,同比下降10.67%,原因積極落實三公經費每年減少的政策。
3、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費5.60萬元,同比增5.10萬元,同比增長1020%,原因是物價局、糧食局并入發改局,三個單位保留用車費用加起來,造成增長幅度較大。
(1)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5.60萬元,同比增5.10萬元,同比增長1020%,原因是物價局、糧食局并入發改局,三個單位保留用車費用加起來,造成增長幅度較大。
(2)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與上年持平.
四、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
2018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參公單位的運行經費預算共38.96萬元,同比增29.2680萬元,同比增長301.98%。主要包括辦公費5.32萬元、印刷費1.23萬元、水電費1.21萬元、郵電費2.37萬元、差旅費15.94萬元、維修(護)費1.23萬元、會議費0.5250萬元、培訓費0.7萬元、公務接待費1.05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萬元、福利費4.55萬元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8350萬元。
(二)政府采購情況
2018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共16.50萬元,同比增4.50萬元,同比增長37.50%。其中:政府采購貨物預算16.50萬元,政府采購工程預算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預算0萬元。
(三)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目前,發改局及重大辦共有在編公務用車1輛,其他辦公設備共42臺(套)。
物價局在編公務用車1輛,其他辦公設備共28臺(套)。
糧食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共有在編公務用車1輛,其他辦公設備共10臺(套)。
(四)預算績效信息情況說明
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2018年度預算績效目標如下(最終以區財政批復為準):
(1)柳江區發改局:項目申報經費預算績效項目;
(2)柳江區物價局:存量房交易價格評估經費預算績效項目。
(3)柳江區糧食局:糧食專項業務活動預算績效項目;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一、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
四、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部門當年撥付的資金。
五、非稅收入: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六、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七、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八、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九、上年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十、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一、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二、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三、“三公”經費:指各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四、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五、支出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一般公共服務 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質量技術監督與檢驗檢疫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臺僑事務等。
2.公共安全 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武裝警察、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國家保密等。
3.教育 反映政府教育支出情況。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進修及培訓、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等。
4.科學技術 反映用于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
5.文化體育與傳媒 反映政府在文化、文物、體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化、文物、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
6.社會保障和就業 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紅十字事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等。
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 反映政府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事務、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中醫藥、計劃生育事務、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事務等。
8、節能環保 反映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
9.城鄉社區 反映政府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10.農林水 反映政府農林水事務支出。主要包括:農業、林業、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
11.交通運輸 反映政府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方面的支出。包括公路水路運輸支出、鐵路運輸支出、民用航空運輸支出和郵政業支出等。
12.資源勘探信息等 反映政府對資源勘探信息等事務支出。具體包括:資源勘探業開發、制造業、建筑業、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安全生產監督、國有資產監管、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等。
13.商業服務業等 反映政府對商業服務業等事務的支出。具體包括:商業流通事務、旅游業管理與服務支出、涉外發展事務支出等。
14、金融 反映金融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金融部門行政支出、金融部門監管支出等。
15、國土海洋氣象等 反映政府用于國土資源、海洋、測繪、地震、氣象等公益服務事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國土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等。
16、住房保障 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鄉社區住宅支出等。
17、糧油物資儲備 反映政府用于糧油物資儲備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糧油事務、物資事務、能源儲備、糧油儲備等。
18、債務付息 反映用于歸還債務利息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付息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付息支出等。
19、債務發行費用支出 反映用于債務發行兌付費用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發行費用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發行費用支出等。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包括主管部門及所屬二層單位)
一、 單位職責
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
(1)貫徹執行國家、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點專項規劃、年度發展計劃;組織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區人大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
(2)負責全區宏觀經濟運行預測、預警,研究經濟運行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匯總和分析財政、金融以及其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3)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全區經濟體制改革的責任,分析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協調和組織擬訂綜合性及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策建議。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國內國際區域合作。
(4)提出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負責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研究投資體制改革重大問題。統籌安排區本級預算內政府性建設基金、資金;落實、銜接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計劃;匯總編制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分析全社會資金平衡,提出融資的發展戰略和對策建議。落實、銜接公路、民航、水運發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編制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以工代賑及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投資項目計劃并組織實施;落實、銜接國家指令性工業產品生產年度計劃和重要工業產品的國家訂貨計劃;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使用;提出投融資政策措施,指導和監督政策性貸款的使用方向;提出引導民間資金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向、重點和措施;綜合協調全區招投標工作,對重大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工程招投標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協調政府非經營性投資項目代建;指導全縣工程咨詢業發展。
(5)承擔全區規劃重大項目、重要工業基地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按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審核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
(6)提出全區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及政策措施,編制全區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規劃,引導外資投向;負責全縣全口徑外債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
(7)承擔全區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編制柳江區重要農產品、工業品和原材料進出口計劃,監督計劃執行情況;管理糧油、食糖、化肥等重要商品的柳江區儲備;研究提出服務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8)擬訂全區綜合性產業政策,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升級,提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研究能源、交通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能源、交通發展的戰略、規劃;研究工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工業、服務業、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
(9)落實、銜接西部大開發戰略規劃;提出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及政策措施,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研究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擬訂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開發利用規劃及政策,綜合協調清潔生產和環保產業發展。
(10)負責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旅游、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衛生、民政、體育等社會事業以及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銜接平衡;提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政策,協調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建議。
(11)組織協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柳江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等問題,參與起草有關規范性文件和實施辦法。
(12)貫徹國家和自治區價格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依法制定并組織實施柳江區權限范圍內的價格和收費政策,制定和調整權限內管理的商品、服務價格與收費標準;負責監測和預測全縣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進行價格宏觀管理和綜合平衡,提出全區價格總水平的調控目標和價格改革措施;執行有關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政策;規范市場價格秩序,開展價格公共服務。
(13)依法實行價格監管,維護價格秩序;組織實施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審理價格違法案件;按規定權限受理價格行政復議案件和申訴案件;組織實施價格成本調查和價格成本監審;組織實施價格認證和涉案財物價格鑒證。
(14)負責對糧食收購、儲存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品質測報和原糧衛生進行監督管理,組織實施糧食收購市場準入標準。負責糧食質量標準管理和糧食市場監督管理的有關工作。承擔糧食監測預警和應急責任,負責全區糧食流通宏觀調控的具體工作,負責協調全區軍糧供應、災區、庫區和缺糧地區糧食供應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糧食供應等政策性糧食購銷和糧食產銷合作。
(15)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做好我區境內的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工作,協調處理我區區域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的重大問題,指導、監督有關單位履行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義務,依法查處危害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
(16)負責柳江區電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負責電網建設的綜合協調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實行不定期聯合辦公制度。
(17)承辦區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柳江區重大項目辦公室:
(1)建立全縣重大項目庫,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促進全區重大項目引進、推動及建設,有效縮短項目落戶建設周期;
(2)為全區招商引資提供產業政策咨詢服務,為重大項目投資單位在投資立項、環境評價、土地預審和工商注冊等向上報批環節,提供全程幫辦服務;
(3)研究上級有關優惠政策,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為縣域經濟發展爭取項目計劃和資金援助。
柳江區物價局:研究提出價格政策,調控全區價格總水平,依法管理全區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益性收費、中介服務收費、重要經營性服務收費和房地產價格;研究提出對自治區管理的商品價格和各類收費的調整建議,對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監審制度,為政府的價格決策提供依據。對全區各種涉農收費價格和惠農政策的落實進行價格監督檢查等。
柳江區糧食局:負責全柳江區糧食流通行政管理和行業指導;負責全區的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糧食安全檢測、軍糧供應管理、儲備糧管理、社會糧食統計管理、糧食宏觀調控、國有糧食企業行政管理等;制訂、完善、落實全區糧食應急預案,確保糧食安全;負責對糧食收購資格準入許可的核準;收集、整理、分析糧食市場供求與價格動態,為區政府糧食宏觀調控與決策服務和指導全區糧食流通行業的行業管理等工作。
柳江區糧食局下屬1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柳江區儲備糧管理中心: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物資儲備保障。負責全區儲備糧管理,糧食儲存保管、輪換、調運、銷售、糧食保管業務培訓及糧食市場管理。
二、機構設置、編制現狀、人員構成情況
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下設4個職能股室:辦公室、國民經濟綜合股、投資股和項目管理股(行政審批股)。經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核定,我局行政編制13名,其中,局機關行政編制12名,機關后勤服務人員控制數1名。我局實有人數9人,比上年減少2人。其中,編制內實有人數9人(行政人員8人,機關后勤人員1人),編外人員6人。離退休人員4人。
柳江區重大項目辦公室:全額事業單位,內設機構2個,分別為:項目管理股,綜合管理股。我辦實有人數7人,編制內實有人數7人(事業人員7人);編外在職實有人數0人。離退休人員0人。
柳江區物價局:成立于1984年,2002年開始在區發展計劃局掛牌(江政辦發〔2002〕52號,正科級單位;2004年核定行政編制5名,其中部門正職領導1名,機關工勤人員1名(江政辦發〔2004〕111號)。
我局下屬二層機構共2個,分別為區價格監督檢查分局、區價格認證中心。區價格監督檢查分局行政編制3名,區價格認證中心全額撥款參公事業編制2名。
人員構成情況。我局在職在編機關行政人員12人,參公事業人員2人,機關工勤人員1人。
柳江區糧食局:成立于50年代初,屬政府機關單位,在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掛牌,位于柳江區拉堡鎮柳堡路340號,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財務股、調控股、監督檢查股三股一室。編制人數9人,其中:行政編制人數8人,工勤編制人數1人;實際在職人數11人。退休人員27人。
柳江區糧食局下屬1個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柳江區儲備糧管理中心,1999年12月成立,儲備糧管理中心事業編制人數5人,實有在職人數6人,退休人數1人。
三、年度主要工作任務等
柳江區發改局:
1.編制各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的編制工作,履行好參謀助手的職責。
2.扎實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按上級要求完成年度目標。
3.繼續加大使用廣西投資項目并聯審批監管平臺力度,做好項目審批工作,把好項目準入關。
4.繼續策劃包裝“縣域基礎設施能力提升”、“縣域公共服務設施能力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產業發展專項行動”三年滾動計劃,分三年謀劃實施涵蓋交通、農田水利、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多個項目。
5.進一步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的管理,組織領導小組會審,召開項目簽證變更例會,進一步規范政府性資金的使用。
6.推進2017年石漠化治理工程。
7.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局牽頭貫徹落實自治區和柳州市關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出臺實施我區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落實督促檢查,確保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8. 進一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在2018年2月中旬全部達到搬遷入住條件。
4. 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9個行業領域失信備忘錄、信用信息目錄、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機制、信用信息平臺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框架初步建立,全年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超過4萬件。
5. 積極推進各級層面重大項目建設,超額完成我區承擔的自治區、柳州市層面重大項目目標任務,柳江區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6. 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狠抓融資工作,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區工作深入推進,與多家金融機構達成項目投資合作意向,為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7. 開展事業單位公車制度改革。
柳江區重大項目辦公室:
狠抓項目策劃工作,深入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制定2018年全區重大項目的實施方案,推進各級重大項目。
柳江區物價局:
1、完善價格管理,維護市場價格秩序,穩定主要農產品價格。做好相關農產品價格監測,重點對糧、油、肉禽蛋、蔬菜、液化氣等生活必需商品價格的監測,了解價格的變動情況,及時為上級價格主管部門提供準確的監測數據。密切關注可能引發市場價格異動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對價格異常波動及時預警上報。
2、加強價格監管,確保重大節假日期間市場物價穩定。在春節、元旦、五一、國慶和中秋節日期間,成立市場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重點對我縣糧、油、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須食品和食鹽、成品油、液化氣、交通運輸等價格和收費行為進行監管巡查。重點對柳江各大超市、商場、農副產品市場進行巡查,對節日消費品的明碼標價、降價、打折、贈送等促銷行為進行規范,堅決制止各類價格欺詐行為。
3、積極開展各類價格收費專項檢查,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一是開展涉農價格與收費專項檢查,對各項涉及農民生產、生活的價格和收費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主要采取以點帶面、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重點對農民建房、農村殯葬服務、農機服務、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農資價格等領域的價格和收費問題進行檢查。二是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規范涉企收費,優化企業發展和融資環境,切實減輕企業的不合理負擔。三是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我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收費管理情況及公立幼兒園收費及公示制度落實情況。
4、強化社會監督,扎實推進明碼標價工作深入開展。加強在柳江范圍內開展明碼標價專項檢查,采取日常巡查與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堅持明碼標價普及率與規范率一起抓,邊宣傳,邊指導、邊整改,確保收到實效。
5、加強價格舉報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價格權益。一是完善價格舉報規章制度,切實完善舉報案件登記、受理、辦理、告知、回復各個環節。二是拓寬價格利益渠道,加大舉報受理平臺力度,健全電話、信件的價格舉報接受網絡。三是提高價格舉報辦理質量,依法受理屬于價格部門職責范圍的舉報,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政策查處舉報案件,提高舉報的辦結時效和質量。
6、繼續抓好涉案物價格鑒定、價格認證、價格咨詢工作;開拓新思路,加強與有關部門密切聯系,理順關系,努力促進涉稅、涉紀物品的價格鑒證工作的開展,柳江城區與柳州市區相隔甚近,二手房交易在我區比重大,價格波動大,2018年重點做好我區存量房價格調查工作,確保涉稅財物計稅價格的科學認定和稅款的足額征收。
柳江區糧食局:
1、完成7000噸儲備訂單糧食收購任務;
2、儲備糧的輪換;
3、糧食安全監測工作;
4儲備糧的安全庫存檢查工作;
5、柳江區“糧安工程”中心糧庫項目籌備建設。
第二部分:部門預算公開表
表1:2018年部門預算收支預算總表
表2:收入預算總表
表3:支出預算總表
表4: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表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
表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明細表(分部門經濟分類科目)
表7: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表8:政府性基金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9: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支出預算表
表10: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收入安排的資金支出預算表
表11:“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
表12:政府采購預算表
表13:項目支出(資金來源)預算明細表
第三部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報表說明
一、2018年收支總體情況的說明
(一)收入預算說明
2018年收入總預算2548.9708萬元,同比增2337.9255萬元,同比增長1107.78%。其中:
1、一般公共預算撥款798.9708萬元,同比增587.9255萬元,同比增長278.58%。
2、政府性基金撥款1750萬元,同比增1750萬元。
(二)支出預算說明
2018年支出總預算2548.9708萬元,同比增2337.9255萬元,同比增長1107.78%。其中:
1、按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劃分,共分為六類,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379.4447萬元,占支出總預算14.89%,同比增209.9594萬元,同比增長123.88%;
(2)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48.7012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5.83%,同比增127.6167萬元,同比增長605.26%;
(3)醫療衛生類科目支出預算23.6728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0.93%,同比增15.7976萬元,同比增長200.60%;
(4)城鄉社區事務科目支出預算1750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68.66%,同比增1750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37.8764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1.49%,同比增25.2761萬元,同比增長200.60%;
(6)糧油物資儲備事務科目支出預算209.2757萬元, 占支出總預算8.21%,同比增209.2757萬元.
2、按支出結構分類劃分,分為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
(1)基本支出預算
基本支出694.2708萬元,占支出總預算27.24%,同比增522.2255萬元,同比增長303.54%。其中:
工資福利支出預算517.5610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74.55%,同比增379.5585萬元,同比增長275.04%;
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88.5778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12.76%,同比增67.4257萬元,同比增長318.77%;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預算88.1320萬元,占基本支出預算12.69%,同比增75.2413萬元,同比增長583.69%;
(2)項目支出預算
項目支出1854.70萬元,占支出總預算72.76%,同比增1815.70萬元,同比增長4655.64%。其中:
商品服務支出預算99.50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5.36%;
資本性支出_基本建設支出預算1750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94.35%;
資本性支出預算5.2萬元,占項目支出預算0.28%;
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2018年財政撥款支出2548.970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8.9708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75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0萬元。具體支出預算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類科目支出預算379.4447萬元;
2、社會保障和就業類科目支出預算148.7012萬元;
3、醫療衛生類科目支出預算23.6728萬元;
4、城鄉社區事務類科目支出預算1750萬元;
5、住房保障支出類科目支出預算37.8764萬元。
6、糧油物資儲備事務類科目支出預算209.2757萬元;
三、“三公”經費支出預算表的說明
(一)2018年部門預算全口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8年部門預算共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15.06萬元(全口徑),其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預算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預算9.4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預算5.60萬元。
(二)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8年部門預算中一般公共預算安排“三公”經費支出預算共計15.06萬元,同比增3.97萬元,同比增長35.80%。其中:
1、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與上年持平.
2、公務接待費9.46萬元,同比減1.13萬元,同比下降10.67%,原因積極落實三公經費每年減少的政策。
3、公務用車購置費及運行費5.60萬元,同比增5.10萬元,同比增長1020%,原因是物價局、糧食局并入發改局,三個單位保留用車費用加起來,造成增長幅度較大。
(1)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5.60萬元,同比增5.10萬元,同比增長1020%,原因是物價局、糧食局并入發改局,三個單位保留用車費用加起來,造成增長幅度較大。
(2)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與上年持平.
四、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
2018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參公單位的運行經費預算共38.96萬元,同比增29.2680萬元,同比增長301.98%。主要包括辦公費5.32萬元、印刷費1.23萬元、水電費1.21萬元、郵電費2.37萬元、差旅費15.94萬元、維修(護)費1.23萬元、會議費0.5250萬元、培訓費0.7萬元、公務接待費1.05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萬元、福利費4.55萬元及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8350萬元。
(二)政府采購情況
2018年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的政府采購預算共16.50萬元,同比增4.50萬元,同比增長37.50%。其中:政府采購貨物預算16.50萬元,政府采購工程預算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預算0萬元。
(三)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目前,發改局及重大辦共有在編公務用車1輛,其他辦公設備共42臺(套)。
物價局在編公務用車1輛,其他辦公設備共28臺(套)。
糧食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共有在編公務用車1輛,其他辦公設備共10臺(套)。
(四)預算績效信息情況說明
本部門機關及所屬二層單位2018年度預算績效目標如下(最終以區財政批復為準):
(1)柳江區發改局:項目申報經費預算績效項目;
(2)柳江區物價局:存量房交易價格評估經費預算績效項目。
(3)柳江區糧食局:糧食專項業務活動預算績效項目;
第四部分:名詞解釋
一、一般公共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向特定對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收支預算。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對國有資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預算。
四、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部門當年撥付的資金。
五、非稅收入: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捐贈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其他收入
六、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七、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八、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九、上年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十、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一、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十二、經營支出: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十三、“三公”經費:指各部門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十四、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十五、支出類常用科目的說明
1.一般公共服務 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質量技術監督與檢驗檢疫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臺僑事務等。
2.公共安全 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武裝警察、公安、國家安全、檢察、法院、司法、監獄、強制隔離戒毒、國家保密等。
3.教育 反映政府教育支出情況。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事務、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廣播電視教育、留學教育、特殊教育、進修及培訓、教育費附加安排的支出等。
4.科學技術 反映用于科學技術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科學技術管理事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究與開發、科技條件與服務、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與合作等。
5.文化體育與傳媒 反映政府在文化、文物、體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文化、文物、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
6.社會保障和就業 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事務、民政管理事務、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業、自然災害生活救助、紅十字事業、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等。
7.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 反映政府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管理事務、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中醫藥、計劃生育事務、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事務等。
8、節能環保 反映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環境保護管理事務、環境監測與監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風沙荒漠治理、退牧還草、已墾草原退耕還草等。
9.城鄉社區 反映政府城鄉社區事務支出。主要包括:城鄉社區管理事務、城鄉社區規劃與管理、城鄉社區公共設施、城鄉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市場管理與監督、政府住房基金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及對應專項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10.農林水 反映政府農林水事務支出。主要包括:農業、林業、水利、南水北調、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等。
11.交通運輸 反映政府交通運輸和郵政業方面的支出。包括公路水路運輸支出、鐵路運輸支出、民用航空運輸支出和郵政業支出等。
12.資源勘探信息等 反映政府對資源勘探信息等事務支出。具體包括:資源勘探業開發、制造業、建筑業、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安全生產監督、國有資產監管、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等。
13.商業服務業等 反映政府對商業服務業等事務的支出。具體包括:商業流通事務、旅游業管理與服務支出、涉外發展事務支出等。
14、金融 反映金融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金融部門行政支出、金融部門監管支出等。
15、國土海洋氣象等 反映政府用于國土資源、海洋、測繪、地震、氣象等公益服務事業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國土資源事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等。
16、住房保障 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住房改革支出、城鄉社區住宅支出等。
17、糧油物資儲備 反映政府用于糧油物資儲備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糧油事務、物資事務、能源儲備、糧油儲備等。
18、債務付息 反映用于歸還債務利息所發生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付息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付息支出等。
19、債務發行費用支出 反映用于債務發行兌付費用的支出。具體包括中央政府國內債務發行費用支出、地方政府一般債務發行費用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