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柳江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是:
模式切換

熱度飆升!主流媒體點贊柳江發展新動態

來源: 微柳江  |   發布日期: 2025-07-13 18:00   |

提要

柳江區發展成果多點開花,各級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央視網、《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新聞網、《柳州日報》、柳州1號APP等媒體平臺紛紛將目光投向柳江,從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基層黨建扎實有力、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工業生產如火如荼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展現柳江高質量發展強勁脈動。相關重點稿件讓我們一起回顧。


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百朋社區的新圩場,是遠近聞名的“鳥籠村”,也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鳥籠生產基地。鳥籠制作已成為當地民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近日,走進新圩場海洋鳥籠基地,只見成百上千個成品鳥籠錯落擺放,大小不一、造型多樣,每件都做工精巧,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圖為工人在制作鳥籠。

壓竹條、塑型、打孔、雕刻、組裝、上漆……手藝人黃愛菊埋頭于手頭活計。“我從事鳥籠制作已有15年,竹條的紋理和質地,我閉著眼都能辨出來。”在她心中,竹條不僅是制作材料,更承載著技藝的溫度。

目前,海洋鳥籠基地成為柳江壯族竹編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古老的竹編技藝在這里煥發蓬勃生機。該基地生產的鳥籠分高端、中端、大眾三個檔次,高端款產品單價超過1000元(人民幣,下同),中端款產品400元至500元,大眾款產品100元至200元,銷往國內各大城市。

圖為制作精美的鳥籠。

在百朋鎮鳥籠微型創業園,工人們手法嫻熟,將尋常的材料賦予實用與藝術的雙重價值。這里不僅是生產加工的“大車間”,更是帶動周邊民眾就業的“聚寶盆”。

“我在這里工作5年了,不僅能在‘家門口’就業,還能照顧家庭。”百朋鎮百朋村四井屯村民韋振覺說。

目前,鳥籠微型創業園已實現鳥籠規模化生產,年產量約30萬個。依托這一產業,百朋鎮鳥籠產業年產值達8000萬元,帶動200余人穩定就業。

圖為擺放整齊的鳥籠成品。

近年來,百朋鎮積極建設鳥籠微型創業園,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創新“合作社+基地+農戶”聯動模式,構建起完整的鳥籠生產鏈條,推動傳統產業向科學化、規范化轉型。同時,該鎮積極拓展電商渠道,讓鳥籠產品通過線上平臺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如今,百朋鳥籠飛出鄉村、飛向全國,小小竹籠“編”出民眾增收的新圖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記者:梁旎旎

來源:央視網


廣西柳州市柳江區

一人一策壓擔子

針對村級黨組織“后繼乏人”難題,廣西柳州市柳江區自2024年起實施“村級后備力量培育百千工程”,通過精準選才、“N+1”幫帶、搭臺壓擔,已動態儲備后備力量1124人,覆蓋百村。

制定3年方案,明確5項標準、12項負面紅線,創新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推薦、鄉鎮初篩、考察優選的“三薦兩選”選才模式。嚴格資格聯審,實行“村建檔、鎮建庫、區備案”管理。針對薄弱村,城區領導帶隊逐村研判,“一村一策”跨村儲備。

組織掛村領導、包村干部、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和優秀村支書與后備力量結對“N+1”幫帶,“一人一策”提升實戰能力。整合“興村治村名師”資源,采取“理論+實操”、“訂單+菜單”小班制精準教學,開展專題培訓16場,覆蓋1500余人次。

引導后備力量競選村民小組長、村務監督委員等,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通過設崗定責、列席村“兩委”會議促進成長。建立“自評+群評+組織評”動態考核機制。目前,已有18名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

記者:彭玉雙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盛夏時節,廣西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魯比村葡萄種植基地內一片生機盎然。整齊的葡萄架上,深綠藤蔓如綠色綢帶纏繞攀爬,一串串葡萄緊密簇擁,顆顆飽滿,似紫寶石般在陽光下閃爍誘人光澤,濃郁果香彌漫在空氣中。

近日,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魯比村葡萄種植基地內,種植戶在采摘葡萄。

近日,走進魯比村,隨處可見種植戶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熟練地穿梭在葡萄藤間,仔細挑揀成熟飽滿、紫中透亮的葡萄,選準目標后,“咔嚓”一聲,一串沉甸甸的葡萄便落入掌心。隨后,這些新鮮采摘的葡萄被送往分揀區,經挑選、稱重等流程,即將踏上運往市場的“旅程”。

“我們采摘時專挑顆粒飽滿、顏色均勻、果肉緊實的葡萄,這樣的葡萄甜度較高。”種植戶張漢用說,今年他種植了4畝巨峰葡萄,目前已進入采摘黃金期,可持續采摘至8月底。

圖為游客在采摘葡萄。

為保障葡萄的高品質,魯比村采用科學種植與管理技術,嚴格把控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以及果實套袋等關鍵環節,確保每一串葡萄都能為消費者帶來甜美體驗。

據悉,今年,魯比村葡萄種植面積約4000畝,畝產3000斤左右,批發價每斤約5元(人民幣,下同),畝產值約1.3萬元,主要銷往廣東省以及廣西南寧、北海等地,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圖為新鮮采摘的葡萄。

“為讓消費者品嘗到新鮮葡萄,我們提供線下采摘服務,價格為每斤8元,游客可以親自走進葡萄園,親手摘下新鮮葡萄,體驗‘現摘現嘗’的獨特樂趣,感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與滿足。”成團鎮魯比村黨總支書記張海益說。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興旺。成團鎮依托土壤肥沃、光照充沛的天然優勢,聚力發展葡萄特色產業,構建巨峰、夏黑、陽光玫瑰、妮娜皇后、藍寶石等多品種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通過品質提升、品牌打造與標準化生產,著力打造“甜蜜產業鏈”,讓小葡萄“串”起致富路。

記者:韋新娜 ?楊志雄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廣西柳州市柳江區聚焦“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目標,通過教育共同體聚力、科研教研賦能等舉措,推動區域教育從“均衡發展”向“優質共進”跨越。

圖為老師在上課。

“城鄉學校同上一節課,骨干教師送教到村口”,這是柳江區教育共同體建設的生動實踐。2022年8月,柳江區整合區域資源,構建起“274”教育共同體體系——2個學前教育聯盟、7個小學教育集團、4個初中教育聯盟,以“強校帶弱校、城區扶鄉村”模式打破教育壁壘。三年來,城區龍頭學校通過中考備考研討、學科片區聯動、課例展示等活動,將優質教學經驗“點對點”輸送至農村學校,讓“城鄉教育手拉手,質量提升一起走”從愿景變為現實。

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研“引擎”的持續驅動。柳江區以“四大抓手”構建教研新生態:教學常規視導實行“一校一案”,中考備考提供“菜單式”服務,讓管理效能直達課堂;16個區域名師工作室、5個市級名師工作室成為教師成長“孵化器”,送教下鄉、專題研討讓骨干教師“輻射一片”;每年投入專項經費開展教學競賽,3年間斬獲市級以上一等獎58人次,物理微課入選國家級優秀案例;強化科研賦能,重視課題研究實踐指導,以研促教,推動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

圖為學生們為中考加油。

如今,柳江區教育質量節節攀升:2021年以來,23項成果獲市級教學成果獎,5項躋身自治區級榜單,21節微課獲評自治區級精品微課,2025年中考質量實現歷史跨越……一張張成績單的背后,是持續精進的教學積淀,是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執著追求,更是柳江區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堅實步履。

記者:梁旎旎 ?蘭德波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土博鎮戶外徒步火了

近5年已吸引25萬人次參與

近日,在柳江區土博鎮內,不少市民組團背起小背包、穿上徒步鞋,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徒步休閑,不時舉起相機合影留念。據悉,這項戶外徒步活動近5年已吸引25萬人次參與。


漫步在綠色稻田中。

據了解,土博鎮的徒步路線地勢平緩,融合了田園村舍、茶馬古道的美景。這條路線從土博鎮洛村始發,途經茶馬古道,穿行于林間村旁,最終到達龍豆村肯丹屯,沿途綠蔭遍地,蟲鳴鳥叫相伴,讓人感到涼爽愜意。

溶洞一角。

徒步沿途風光。(本文均為資料圖片)

近年來,土博鎮通過生態與產業融合,為游客帶來更多驚喜。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土博鎮因地制宜打造了“柳版九寨溝”等自然生態景觀,并建設了55個藍莓、櫻桃等蔬果種植基地,通過將特色水果采摘與生態旅游資源相融合,形成了“徒步+”的創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黎雙

來源:《柳州日報》


“通平玩具”開足馬力制造“快樂”

公司有訂單,工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

從盲盒收藏到IP聯名,潮流玩具以獨特設計和趣味互動吸引眾多愛好者,成為消費新寵,“快樂經濟”不斷升溫。昨日,位于柳江區的柳州市通平玩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平玩具公司”),150余名工人在生產線上指尖“飛舞”,不到半分鐘,就有一件玩偶部件在此完成縫紉。

工人們全力以赴投入生產。?

上午時分,縫紉機作業時發出的嗒嗒聲在車間內此起彼伏。“公司正式投產后,訂單量逐月上升,產品供不應求,預計這個月訂單量還將繼續增加。”通平玩具公司負責人暢亞通告訴記者,今年2月中旬公司投產,恰逢國內潮玩品牌搪膠毛絨玩具消費熱度持續攀升,公司承接了大量相關品牌部件訂單,上月銷售額約40萬元。

當前,通平玩具公司產品訂單飽滿,排產時間十分緊湊。主要設置車工、充棉、手工三類崗位,同時持續引進先進的縫紉機設備和充棉設備,以滿足日益上升的訂單需求。現在工廠正開足馬力,生產國內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熱銷產品LABUBU(拉布布)玩偶皮套,每天產量7000至8000個。

通平玩具公司制作的玩偶成品。

“這些皮套部件將運往廣東,經由品牌廠商組裝,生產成品銷往世界各地。”暢亞通說,此前還有部分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公司有訂單,工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通平玩具公司選址柳江區,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50歲出頭的段成美家住柳江區拉堡鎮,是該公司招聘的第一批員工,現在已是縫紉生產線上的熟手,每天經手毛絨玩具部件500至600件。

據悉,目前該公司存在約150人的用工缺口。下一步,公司計劃新增一處工廠,進一步擴充產能,滿足日益增加的訂單需求。

記者:韋蘇玲 ?劉心蕊

來源:《柳州日報》

青花梨新鮮上市

“咔嚓——”清脆的摘果聲此起彼伏,果農們穿梭在林間,摘果、裝果、運輸……7月4日清晨,記者走進柳江區里高鎮寶仁村青花梨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景象。


種植戶在分揀青花梨。

果園里,種植戶黃元吉和工人在采摘第一批青花梨。經過簡單分揀、包裝,7月5日,這批脆甜多汁的青花梨就上市銷售了。“我家一共種了25畝青花梨,這些沒套袋的是首批果,個頭達標,口感也好。今年畝產近3000公斤,批發價每公斤4元,年產值可達20多萬元。”青花梨種植戶黃元吉說,套袋的是第二批果,還得再長一段時間,確保品質。

“消費者要的是多汁、甜味足的梨。”黃元吉邊說邊向記者展示,每棵樹上掛著的果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主力隊員”。梨園里,梨樹枝頭掛滿大小均勻、表皮光滑的果實。

里高鎮農技人員盧陽梅介紹,今年青花梨長勢很好,果實皮薄脆嫩,咬一口滿嘴清甜。目前,全鎮青花梨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

“這里培育出的青花梨肉質脆甜、清甜多汁、果核小且無渣。”盧陽梅說,里高鎮自2003年引進青花梨,至今已有20余年種植歷史。梨產業已成為當地的農業名片,同時還推動里高鎮“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動力。

記者:黎雙

來源:《柳州日報》


從盲盒收藏到IP聯名,潮流玩具以獨特設計和趣味互動吸引眾多愛好者,成為消費新寵,“快樂經濟”不斷升溫。7月7日,位于柳江區的柳州市通平玩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平玩具”),生產線上的150余名工人指尖“飛舞”。不到半分鐘,就有一件玩偶部件在此完成縫紉。

當天上午,縫紉機清脆的嗒嗒聲在車間內此起彼伏。“正式投產后,工廠訂單量逐月上升,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單量還將繼續增加。”通平玩具負責人暢亞通告訴記者,公司于今年2月中旬投產,隨著國內潮玩品牌搪膠毛絨玩具熱度持續攀升,公司也承接了大量相關品牌的代工訂單,上個月銷售額有40萬元左右。

手工生產線上,工人趕訂單。

當前,通平玩具在手訂單飽滿,排產較為緊湊。主要設置車工、充棉、手工三類崗位,同時持續引進先進的縫紉機設備和充棉設備,以滿足日益上升的訂單需求。據介紹,4個月以來,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國內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熱銷的LABUBU(拉布布)玩偶皮套,平均每天產量可達7000至8000個。

工人正在趕訂單。

“這些皮套部件將運往廣東,經由品牌廠商組裝成成品后,再銷往世界各地。”暢亞通說,此前還有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工人指尖“飛舞”趕訂單。

公司有訂單,工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柳州市通平玩具有限責任公司選址落地到柳江區,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50歲出頭的段成美家住柳江區拉堡鎮周邊,是該公司招聘的第一批員工,現在已經是縫紉生產線上的熟手,每天經她手的毛絨玩具部件有500到600件。


通平玩具制作的成品。

據悉,目前公司還有約150人的用工缺口。下一步,公司還計劃在市城區新增一處工廠,以滿足日益增加的訂單需求。未來,將有更多玩偶的其中一道工序在柳州完成。


通平玩具制作的配套成品。

記者:韋蘇玲 ?劉心蕊

來源:柳州1號APP




柳江新聞
熱度飆升!主流媒體點贊柳江發展新動態

來源: 微柳江  |   發布日期: 2025-07-13 18:00   

提要

柳江區發展成果多點開花,各級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央視網、《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新聞網、《柳州日報》、柳州1號APP等媒體平臺紛紛將目光投向柳江,從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基層黨建扎實有力、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工業生產如火如荼等多個維度,全方位展現柳江高質量發展強勁脈動。相關重點稿件讓我們一起回顧。


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百朋社區的新圩場,是遠近聞名的“鳥籠村”,也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鳥籠生產基地。鳥籠制作已成為當地民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近日,走進新圩場海洋鳥籠基地,只見成百上千個成品鳥籠錯落擺放,大小不一、造型多樣,每件都做工精巧,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圖為工人在制作鳥籠。

壓竹條、塑型、打孔、雕刻、組裝、上漆……手藝人黃愛菊埋頭于手頭活計。“我從事鳥籠制作已有15年,竹條的紋理和質地,我閉著眼都能辨出來。”在她心中,竹條不僅是制作材料,更承載著技藝的溫度。

目前,海洋鳥籠基地成為柳江壯族竹編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古老的竹編技藝在這里煥發蓬勃生機。該基地生產的鳥籠分高端、中端、大眾三個檔次,高端款產品單價超過1000元(人民幣,下同),中端款產品400元至500元,大眾款產品100元至200元,銷往國內各大城市。

圖為制作精美的鳥籠。

在百朋鎮鳥籠微型創業園,工人們手法嫻熟,將尋常的材料賦予實用與藝術的雙重價值。這里不僅是生產加工的“大車間”,更是帶動周邊民眾就業的“聚寶盆”。

“我在這里工作5年了,不僅能在‘家門口’就業,還能照顧家庭。”百朋鎮百朋村四井屯村民韋振覺說。

目前,鳥籠微型創業園已實現鳥籠規模化生產,年產量約30萬個。依托這一產業,百朋鎮鳥籠產業年產值達8000萬元,帶動200余人穩定就業。

圖為擺放整齊的鳥籠成品。

近年來,百朋鎮積極建設鳥籠微型創業園,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創新“合作社+基地+農戶”聯動模式,構建起完整的鳥籠生產鏈條,推動傳統產業向科學化、規范化轉型。同時,該鎮積極拓展電商渠道,讓鳥籠產品通過線上平臺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如今,百朋鳥籠飛出鄉村、飛向全國,小小竹籠“編”出民眾增收的新圖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記者:梁旎旎

來源:央視網


廣西柳州市柳江區

一人一策壓擔子

針對村級黨組織“后繼乏人”難題,廣西柳州市柳江區自2024年起實施“村級后備力量培育百千工程”,通過精準選才、“N+1”幫帶、搭臺壓擔,已動態儲備后備力量1124人,覆蓋百村。

制定3年方案,明確5項標準、12項負面紅線,創新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推薦、鄉鎮初篩、考察優選的“三薦兩選”選才模式。嚴格資格聯審,實行“村建檔、鎮建庫、區備案”管理。針對薄弱村,城區領導帶隊逐村研判,“一村一策”跨村儲備。

組織掛村領導、包村干部、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和優秀村支書與后備力量結對“N+1”幫帶,“一人一策”提升實戰能力。整合“興村治村名師”資源,采取“理論+實操”、“訂單+菜單”小班制精準教學,開展專題培訓16場,覆蓋1500余人次。

引導后備力量競選村民小組長、村務監督委員等,深度參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通過設崗定責、列席村“兩委”會議促進成長。建立“自評+群評+組織評”動態考核機制。目前,已有18名實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

記者:彭玉雙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盛夏時節,廣西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魯比村葡萄種植基地內一片生機盎然。整齊的葡萄架上,深綠藤蔓如綠色綢帶纏繞攀爬,一串串葡萄緊密簇擁,顆顆飽滿,似紫寶石般在陽光下閃爍誘人光澤,濃郁果香彌漫在空氣中。

近日,在廣西柳州市柳江區成團鎮魯比村葡萄種植基地內,種植戶在采摘葡萄。

近日,走進魯比村,隨處可見種植戶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熟練地穿梭在葡萄藤間,仔細挑揀成熟飽滿、紫中透亮的葡萄,選準目標后,“咔嚓”一聲,一串沉甸甸的葡萄便落入掌心。隨后,這些新鮮采摘的葡萄被送往分揀區,經挑選、稱重等流程,即將踏上運往市場的“旅程”。

“我們采摘時專挑顆粒飽滿、顏色均勻、果肉緊實的葡萄,這樣的葡萄甜度較高。”種植戶張漢用說,今年他種植了4畝巨峰葡萄,目前已進入采摘黃金期,可持續采摘至8月底。

圖為游客在采摘葡萄。

為保障葡萄的高品質,魯比村采用科學種植與管理技術,嚴格把控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以及果實套袋等關鍵環節,確保每一串葡萄都能為消費者帶來甜美體驗。

據悉,今年,魯比村葡萄種植面積約4000畝,畝產3000斤左右,批發價每斤約5元(人民幣,下同),畝產值約1.3萬元,主要銷往廣東省以及廣西南寧、北海等地,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圖為新鮮采摘的葡萄。

“為讓消費者品嘗到新鮮葡萄,我們提供線下采摘服務,價格為每斤8元,游客可以親自走進葡萄園,親手摘下新鮮葡萄,體驗‘現摘現嘗’的獨特樂趣,感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與滿足。”成團鎮魯比村黨總支書記張海益說。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興旺。成團鎮依托土壤肥沃、光照充沛的天然優勢,聚力發展葡萄特色產業,構建巨峰、夏黑、陽光玫瑰、妮娜皇后、藍寶石等多品種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通過品質提升、品牌打造與標準化生產,著力打造“甜蜜產業鏈”,讓小葡萄“串”起致富路。

記者:韋新娜 ?楊志雄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廣西柳州市柳江區聚焦“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目標,通過教育共同體聚力、科研教研賦能等舉措,推動區域教育從“均衡發展”向“優質共進”跨越。

圖為老師在上課。

“城鄉學校同上一節課,骨干教師送教到村口”,這是柳江區教育共同體建設的生動實踐。2022年8月,柳江區整合區域資源,構建起“274”教育共同體體系——2個學前教育聯盟、7個小學教育集團、4個初中教育聯盟,以“強校帶弱校、城區扶鄉村”模式打破教育壁壘。三年來,城區龍頭學校通過中考備考研討、學科片區聯動、課例展示等活動,將優質教學經驗“點對點”輸送至農村學校,讓“城鄉教育手拉手,質量提升一起走”從愿景變為現實。

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研“引擎”的持續驅動。柳江區以“四大抓手”構建教研新生態:教學常規視導實行“一校一案”,中考備考提供“菜單式”服務,讓管理效能直達課堂;16個區域名師工作室、5個市級名師工作室成為教師成長“孵化器”,送教下鄉、專題研討讓骨干教師“輻射一片”;每年投入專項經費開展教學競賽,3年間斬獲市級以上一等獎58人次,物理微課入選國家級優秀案例;強化科研賦能,重視課題研究實踐指導,以研促教,推動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

圖為學生們為中考加油。

如今,柳江區教育質量節節攀升:2021年以來,23項成果獲市級教學成果獎,5項躋身自治區級榜單,21節微課獲評自治區級精品微課,2025年中考質量實現歷史跨越……一張張成績單的背后,是持續精進的教學積淀,是對“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執著追求,更是柳江區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堅實步履。

記者:梁旎旎 ?蘭德波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土博鎮戶外徒步火了

近5年已吸引25萬人次參與

近日,在柳江區土博鎮內,不少市民組團背起小背包、穿上徒步鞋,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徒步休閑,不時舉起相機合影留念。據悉,這項戶外徒步活動近5年已吸引25萬人次參與。


漫步在綠色稻田中。

據了解,土博鎮的徒步路線地勢平緩,融合了田園村舍、茶馬古道的美景。這條路線從土博鎮洛村始發,途經茶馬古道,穿行于林間村旁,最終到達龍豆村肯丹屯,沿途綠蔭遍地,蟲鳴鳥叫相伴,讓人感到涼爽愜意。

溶洞一角。

徒步沿途風光。(本文均為資料圖片)

近年來,土博鎮通過生態與產業融合,為游客帶來更多驚喜。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土博鎮因地制宜打造了“柳版九寨溝”等自然生態景觀,并建設了55個藍莓、櫻桃等蔬果種植基地,通過將特色水果采摘與生態旅游資源相融合,形成了“徒步+”的創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黎雙

來源:《柳州日報》


“通平玩具”開足馬力制造“快樂”

公司有訂單,工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

從盲盒收藏到IP聯名,潮流玩具以獨特設計和趣味互動吸引眾多愛好者,成為消費新寵,“快樂經濟”不斷升溫。昨日,位于柳江區的柳州市通平玩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平玩具公司”),150余名工人在生產線上指尖“飛舞”,不到半分鐘,就有一件玩偶部件在此完成縫紉。

工人們全力以赴投入生產。?

上午時分,縫紉機作業時發出的嗒嗒聲在車間內此起彼伏。“公司正式投產后,訂單量逐月上升,產品供不應求,預計這個月訂單量還將繼續增加。”通平玩具公司負責人暢亞通告訴記者,今年2月中旬公司投產,恰逢國內潮玩品牌搪膠毛絨玩具消費熱度持續攀升,公司承接了大量相關品牌部件訂單,上月銷售額約40萬元。

當前,通平玩具公司產品訂單飽滿,排產時間十分緊湊。主要設置車工、充棉、手工三類崗位,同時持續引進先進的縫紉機設備和充棉設備,以滿足日益上升的訂單需求。現在工廠正開足馬力,生產國內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熱銷產品LABUBU(拉布布)玩偶皮套,每天產量7000至8000個。

通平玩具公司制作的玩偶成品。

“這些皮套部件將運往廣東,經由品牌廠商組裝,生產成品銷往世界各地。”暢亞通說,此前還有部分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公司有訂單,工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通平玩具公司選址柳江區,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50歲出頭的段成美家住柳江區拉堡鎮,是該公司招聘的第一批員工,現在已是縫紉生產線上的熟手,每天經手毛絨玩具部件500至600件。

據悉,目前該公司存在約150人的用工缺口。下一步,公司計劃新增一處工廠,進一步擴充產能,滿足日益增加的訂單需求。

記者:韋蘇玲 ?劉心蕊

來源:《柳州日報》

青花梨新鮮上市

“咔嚓——”清脆的摘果聲此起彼伏,果農們穿梭在林間,摘果、裝果、運輸……7月4日清晨,記者走進柳江區里高鎮寶仁村青花梨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景象。


種植戶在分揀青花梨。

果園里,種植戶黃元吉和工人在采摘第一批青花梨。經過簡單分揀、包裝,7月5日,這批脆甜多汁的青花梨就上市銷售了。“我家一共種了25畝青花梨,這些沒套袋的是首批果,個頭達標,口感也好。今年畝產近3000公斤,批發價每公斤4元,年產值可達20多萬元。”青花梨種植戶黃元吉說,套袋的是第二批果,還得再長一段時間,確保品質。

“消費者要的是多汁、甜味足的梨。”黃元吉邊說邊向記者展示,每棵樹上掛著的果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主力隊員”。梨園里,梨樹枝頭掛滿大小均勻、表皮光滑的果實。

里高鎮農技人員盧陽梅介紹,今年青花梨長勢很好,果實皮薄脆嫩,咬一口滿嘴清甜。目前,全鎮青花梨種植面積達1萬余畝。

“這里培育出的青花梨肉質脆甜、清甜多汁、果核小且無渣。”盧陽梅說,里高鎮自2003年引進青花梨,至今已有20余年種植歷史。梨產業已成為當地的農業名片,同時還推動里高鎮“農業+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續動力。

記者:黎雙

來源:《柳州日報》


從盲盒收藏到IP聯名,潮流玩具以獨特設計和趣味互動吸引眾多愛好者,成為消費新寵,“快樂經濟”不斷升溫。7月7日,位于柳江區的柳州市通平玩具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平玩具”),生產線上的150余名工人指尖“飛舞”。不到半分鐘,就有一件玩偶部件在此完成縫紉。

當天上午,縫紉機清脆的嗒嗒聲在車間內此起彼伏。“正式投產后,工廠訂單量逐月上升,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單量還將繼續增加。”通平玩具負責人暢亞通告訴記者,公司于今年2月中旬投產,隨著國內潮玩品牌搪膠毛絨玩具熱度持續攀升,公司也承接了大量相關品牌的代工訂單,上個月銷售額有40萬元左右。

手工生產線上,工人趕訂單。

當前,通平玩具在手訂單飽滿,排產較為緊湊。主要設置車工、充棉、手工三類崗位,同時持續引進先進的縫紉機設備和充棉設備,以滿足日益上升的訂單需求。據介紹,4個月以來,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國內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熱銷的LABUBU(拉布布)玩偶皮套,平均每天產量可達7000至8000個。

工人正在趕訂單。

“這些皮套部件將運往廣東,經由品牌廠商組裝成成品后,再銷往世界各地。”暢亞通說,此前還有產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工人指尖“飛舞”趕訂單。

公司有訂單,工人有活干,收入有保障。柳州市通平玩具有限責任公司選址落地到柳江區,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50歲出頭的段成美家住柳江區拉堡鎮周邊,是該公司招聘的第一批員工,現在已經是縫紉生產線上的熟手,每天經她手的毛絨玩具部件有500到600件。


通平玩具制作的成品。

據悉,目前公司還有約150人的用工缺口。下一步,公司還計劃在市城區新增一處工廠,以滿足日益增加的訂單需求。未來,將有更多玩偶的其中一道工序在柳州完成。


通平玩具制作的配套成品。

記者:韋蘇玲 ?劉心蕊

來源:柳州1號APP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动图|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2021国内久久精品|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国模和精品嫩模私拍视频|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