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柳江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是:
模式切換

7月9日《柳州日報》柳江專刊

來源: 微柳江  |   發布日期: 2025-07-09 10:50   |

《柳州日報》柳江專刊

1、優化營商“軟環境” 鍛造發展“硬實力”

——柳江區優化營商環境年中工作綜述

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經濟活力的“先手棋”,是區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今年上半年,柳江區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和“精準滴灌”的服務,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通過政策創新、服務升級、民生保障等多維度發力,重點事項平均壓縮辦理環節71%、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17%、“全城通辦”辦件量9994件……一個個數據背后,是柳江區以“軟環境”鍛造“硬實力”,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的具體實踐。

精準服務 夯實發展根基

近日,柳江區工人文化宮(職工之家)裝飾裝修項目報建員陸酒在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周末預約辦”專窗,順利領到項目施工許可證。作為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從遞交申請到獲得施工許可,僅用時16個小時,讓柳江區行政審批“再提速”。

今年上半年,柳江區各大項目順利推進,各企業生產馬不停蹄,這得益于柳江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各相關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優化服務環境,落實惠企政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速提質提效。”近日,柳江區委書記玉秋靜率隊到企業走訪調研時作出了明確指示。

今年上半年,柳江區以工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三個突破年”活動為主要抓手,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面向企業開辦、工程建設、民生服務等多個領域,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讓“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實施的重點事項平均壓縮辦理環節71%,減少材料70%,減時限76%,減跑動90%,“全區通辦”辦件量1538件,“全城通辦”辦件量9994件,有效解決群眾“多地跑”“折返跑”難題。與此同時,該區還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報建綜合服務窗口”,開通“綠色通道”,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均時長壓縮17%、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階段審批時間壓縮4個工作日,并推行“拿地即開工”改革,為轄區15個項目提供“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提前124天開工建設,為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

便民利民 彰顯民生溫度

“孩子讀書的事終于有著落了!原本擔心周末辦不了手續,沒想到柳江區政務服務中心主動加班協調,流程清晰高效,真是幫了我們大忙。”近日,前來辦理不動產過戶手續的練女士難掩感激之情,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服務連連點贊。

這只是柳江區優化營商環境、踐行為民服務的一個生動實踐。

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上半年,柳江區以打造“江來辦”政務服務新標桿為核心,將“柳江傾情辦,民聲即刻應”核心理念融入服務全鏈條,大力推行“周末預約辦、下班延時辦、有困難上門辦”的“三辦”服務機制,切實為群眾解決難題。截至目前,該服務累計辦件量已突破2500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同時,以深化鄉鎮職責清單和幫辦代辦機制為抓手,健全區、鎮、村三級幫辦代辦服務體系,組建銜接有序的幫辦代辦隊伍,通過組建“流動服務站”等方式,推動基層服務由“被動等待”向“主動幫辦”轉變,上半年累計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超300次,讓政務服務更貼心、更暖心。

服務升級 賦能企業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近日,柳江區新興工業園區醫保驛站揭牌儀式在園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該醫保驛站的成立是醫保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延伸,將優質醫保服務送到企業和職工“家門口”,為園區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設立醫保驛站,是我們深化醫保便民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我們把醫保服務直接送到企業門口,讓企業和園區職工少跑腿、快辦事,提升服務質量,讓大家感受到醫保服務的溫暖與高效。”柳江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韋慮表示。

今年上半年,柳江區堅持抓經辦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醫保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綜合柜員制”融合,開啟醫保服務新模式,以“最多跑一次”為改革切入點,常態化開放3個及以上綜合服務窗口,配齊配強窗口工作人員,實現綜合業務窗口人員業務技能由“專辦”變“通辦”,持續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保障經辦服務。上半年,共受理柜臺業務8398筆,機構業務辦理41031件,群眾滿意率100%。

同時,該區還簡化醫保經辦流程,針對企業職工醫保參保登記、變更、注銷等高頻業務,推行“即時辦”“當日結”,減少企業跑腿次數;完善線上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醫保業務“不見面辦理”,支持參保信息查詢、繳費憑證打印等功能全程線上完成;定期組織召開企業醫保政策宣講會,重點解讀參保繳費、待遇報銷、工傷醫保銜接等企業關注的內容,并發放通俗易懂的政策宣傳手冊,將醫保服務融入企業發展全周期,增強企業獲得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通訊員:王海力 ?余露 ?曾鳳蘭


2、廣西魚宜高速當白山隧道雙線貫通

7月4日,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廣西魚宜高速3標段控制性工程當白山隧道雙線順利貫通,為廣西梧州至樂業高速公路項目(魚峰至宜州段)全面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當白山隧道位于柳江區穿山鎮、百朋鎮境內,隧道出口洞門采用端墻式設計,全長2113米,為分離式長隧道,是全線第二長隧道。該隧道穿越巖溶地貌發育區,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期間遭遇溶洞、圍巖破碎帶、地表沉降等挑戰,項目團隊推行精細化管理,優化工藝工裝,實施全流程質量監控,嚴格執行三檢制度,運用TSP、地質雷達等探測技術掌握地質動態。同時,借助“智隧慧眼”系列隧道掃描儀和通過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構建三維地質重構模型,動態調整施工參數,在確保施工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最終實現隧道安全貫通。

據了解,魚宜高速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橫五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于柳州市魚峰區,終點位于河池市宜州區石別鎮,全長約115公里。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串聯柳州經合山至南寧高速公路、泉南高速、柳北高速、梧柳高速等縱向交通干線,極大提升路網轉換效率,為促進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通訊員:韋瑩蕓 ?覃鵬


3、銀發健將閃耀賽場

雙方球員拼搶激烈。

7月3日晚上,2025年柳江區拉堡籃球協會“鑫福特板業杯”中老年男子籃球賽在該區體育中心落下帷幕。

決賽現場,鑫福特板業代表隊與烈火俱樂部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巔峰對決,雙方球員迅速進入狀態,展現出十足的拼勁。最終,鑫福特板業代表隊以57比40戰勝烈火俱樂部,獲得冠軍。烈火俱樂部獲得亞軍,家寧體育俱樂部獲得季軍。

據悉,本次賽事由柳江區拉堡籃球協會主辦,自6月27日開賽以來,吸引了快樂籃球群、常青俱樂部、家寧體育俱樂部等8支隊伍參賽。賽制別出心裁,每支隊伍12名隊員分為A、B兩組,前兩節分組對戰,后兩節自由調配,但每節必須有1名50歲以上的球員上場。這樣的賽制既保證競技性,又為中老年球員留下專屬舞臺,讓“青春回憶”與“賽場風采”在運動場上完美交融。

通訊員:蘭德波


4、用汗水守護萬家清涼

柳江供電局員工頭頂烈日奮戰保供電一線

柳江區成團鎮35kV成團站10kV六道線自愈改造項目
施工現場。
工人身著厚重密閉的絕緣服開展作業。

7月初,柳州市進入熱浪蒸烤模式,用電負荷持續攀升。為保障居民用電,連日來,南方電網廣西柳州柳江供電局(以下簡稱“柳江供電局”)實施不停電作業,工人頭頂烈日,奮戰在保供電一線。

近日,在柳江區成團鎮35kV成團站10kV六道線自愈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身著厚重密閉的絕緣服站在斗臂車內開展作業。此時戶外氣溫逼近35攝氏度,在毫無遮蔽的環境下,工人的絕緣服里全是汗水。

面對持續高溫“烤”驗,柳江供電局通過系統化部署、精細化運維等舉措,有效提升供電可靠性,全力保障高溫期間電力穩定供應。面對可能持續的酷熱天氣,這群電力“小黃人”將繼續迎戰高溫,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涼和光明。

通訊員:梁旎旎 ?虞舒妍 ?高睿


5、“中醫夜市”送健康

市民體驗中醫療法。

近日,柳江區中醫醫院攜手柳江區穿山中心衛生院、柳江區進德鎮衛生院、柳江區里高鎮衛生院,在該區人民文化宮廣場舉辦2025年中醫文化夜市暨中醫藥文化惠民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醫護人員為市民提供中醫問診、體質辨識、疾病篩查、亞健康調理及慢性病管理等服務,通過扶陽罐、耳穴壓豆、刮痧、砭石溫灸等傳統中醫療法,讓市民沉浸式體驗中醫的魅力。醫護人員還講解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為市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救治課。

近年來,柳江區中醫醫院積極打造“黨建+中醫藥+創新融合”模式,通過開展常態化中醫特色義診、建設醫養結合服務網絡、實施居民健康教育與慢病管理、推動醫聯體和醫共體資源下沉,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助推柳江區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王海力 ?全偉志


6、拳風獅韻展風華 青年擔當守非遺

——記柳江非遺項目曾家拳代表性傳承人曾令夫

在信息洪流中,無數人被城市霓虹吸引,涌入繁華都市追逐現代化浪潮。然而,在柳江區進德鎮四連村木岸屯,有這樣一名95后青年,他逆潮而上,選擇扎根鄉土,用青春和熱情守護客家文化根脈。他就是柳江非遺項目曾家拳代表性傳承人曾令夫,一名積極向上、毅然投身武術傳承事業的傳統文化傳承者。

初心如磐 守護技藝

“嘿哈、嘿哈……”近日,在進德鎮四連村木岸屯,一群孩子在教練的指導下認真練習武術基本功。他們扎著馬步,雙手靈活地舞動獅頭。曾令夫穿梭在訓練隊列中,耐心糾正孩子們的動作。“打拳要講究精氣神,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到位,出拳時快速呼氣助力發力,收拳時吸氣調整體態。”他一邊示范,一邊向孩子們講解打拳要領。

木岸屯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武術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00多年前這里就成立了武術隊。曾令夫出生于武術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深受武術文化的熏陶。然而,年輕傳承人日益稀少,武術傳承后繼乏人,客家文化傳承面臨斷層的危機。

“傳承不能斷!”抱著這個念頭,2022年,曾令夫和木岸屯理事會成員多次商討如何傳承弘揚客家醒獅文化和曾家拳。為重振昔日客家醒獅雄風,他們決定開設醒獅、曾家拳公益班,招募6歲以上的青少年兒童學習醒獅和曾家拳。曾令夫主動肩負起傳授技藝的重任。每逢周一、周三,他回村教授孩子們技藝,公益班人數從最初的6人增加至200人。如今,曾家拳已成為木岸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舞獅也成為四連村客家“上燈”活動的重頭戲,客家文化得以傳承。

傳承技藝 創新發展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客家文化的獨特價值,真正實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2022年以來,曾令夫積極參與“非遺新說”志愿服務項目,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將曾家拳、醒獅公益班推廣到進德鎮各中小學、幼兒園,讓上千名青少年兒童近距離接觸客家非遺技藝。2025年,他創辦柳江區獅韻醒獅培訓基地,以此作為客家醒獅非遺傳承基地,面向社會招募熱愛醒獅武術的學員,推動客家非遺技藝傳承發展邁上新臺階。

隨著客家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曾令夫精心編排客家醒獅、曾家拳展演節目,帶領公益班的孩子們參加柳江區組織的四季村晚、“上燈節”“廣西三月三”和端午節等民俗節慶展演活動。截至目前,培訓基地已開設醒獅、曾家拳公益培訓班140余堂,培訓8600余人次,參加各類展演活動70余場次,獲人民網、新華網、《廣西日報》等媒體報道40余次。

在傳承與創新客家文化的道路上,曾令夫步履堅定、收獲滿滿:他參與的客家文化“非遺新說”文明實踐項目,榮獲2023年度柳州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柳州市第五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參演的歌舞《客家韻?新風行》,榮獲2024年度柳江區“北行杯?移風易俗大家說”村規民約代言風采大賽一等獎;今年,他榮獲柳江曾家拳非遺項目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朝氣蓬勃 履職擔當

作為政協柳州市柳江區第二屆委員會委員,曾令夫以實干詮釋責任擔當,在政協履職、公益事業、非遺傳承等領域多點發力。

在政協柳州市柳江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曾令夫提交的《關于合理調整灑掃除塵工程車輛作業安排的建議》提案,得到柳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與此同時,今年6月,他積極呼吁各界愛心人士到進德鎮沙子、龍新教學點開展“六一”慰問活動,給孩子們送去溫暖,助力健康成長。

如今,客家傳統文化蓬勃發展,曾令夫用實際行動守住了文化根脈,更為農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他深入挖掘柳江武術文化資源,將散落在當地的醒獅武術愛好者聚集起來,于2022年組建專業醒獅武術公益教練團隊,并帶領團隊積極參與文化展演活動。目前,該公益班教練團隊已有15人,參加各類文化文藝活動20余場。

“以前在家務農收入不穩定,現在做公益教練,跟著曾令夫到景區、商場等地參加各類民俗節慶表演,有了穩定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將繼續為傳承弘揚醒獅武術貢獻力量。”公益班教練覃建勝感慨道。

曾令夫用熾熱的青春喚醒沉睡的非遺技藝,讓古老的鄉村煥發新生機。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中,這名年輕的非遺傳承人正以破繭成蝶的勇氣,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非遺故事。

通訊員:王海力



柳江新聞
7月9日《柳州日報》柳江專刊

來源: 微柳江  |   發布日期: 2025-07-09 10:50   

《柳州日報》柳江專刊

1、優化營商“軟環境” 鍛造發展“硬實力”

——柳江區優化營商環境年中工作綜述

優化營商環境是激發經濟活力的“先手棋”,是區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今年上半年,柳江區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和“精準滴灌”的服務,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通過政策創新、服務升級、民生保障等多維度發力,重點事項平均壓縮辦理環節71%、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17%、“全城通辦”辦件量9994件……一個個數據背后,是柳江區以“軟環境”鍛造“硬實力”,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的具體實踐。

精準服務 夯實發展根基

近日,柳江區工人文化宮(職工之家)裝飾裝修項目報建員陸酒在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周末預約辦”專窗,順利領到項目施工許可證。作為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從遞交申請到獲得施工許可,僅用時16個小時,讓柳江區行政審批“再提速”。

今年上半年,柳江區各大項目順利推進,各企業生產馬不停蹄,這得益于柳江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各相關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優化服務環境,落實惠企政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速提質提效。”近日,柳江區委書記玉秋靜率隊到企業走訪調研時作出了明確指示。

今年上半年,柳江區以工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三個突破年”活動為主要抓手,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面向企業開辦、工程建設、民生服務等多個領域,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讓“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實施的重點事項平均壓縮辦理環節71%,減少材料70%,減時限76%,減跑動90%,“全區通辦”辦件量1538件,“全城通辦”辦件量9994件,有效解決群眾“多地跑”“折返跑”難題。與此同時,該區還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報建綜合服務窗口”,開通“綠色通道”,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均時長壓縮17%、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階段審批時間壓縮4個工作日,并推行“拿地即開工”改革,為轄區15個項目提供“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平均每個項目實現提前124天開工建設,為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

便民利民 彰顯民生溫度

“孩子讀書的事終于有著落了!原本擔心周末辦不了手續,沒想到柳江區政務服務中心主動加班協調,流程清晰高效,真是幫了我們大忙。”近日,前來辦理不動產過戶手續的練女士難掩感激之情,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服務連連點贊。

這只是柳江區優化營商環境、踐行為民服務的一個生動實踐。

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上半年,柳江區以打造“江來辦”政務服務新標桿為核心,將“柳江傾情辦,民聲即刻應”核心理念融入服務全鏈條,大力推行“周末預約辦、下班延時辦、有困難上門辦”的“三辦”服務機制,切實為群眾解決難題。截至目前,該服務累計辦件量已突破2500件,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同時,以深化鄉鎮職責清單和幫辦代辦機制為抓手,健全區、鎮、村三級幫辦代辦服務體系,組建銜接有序的幫辦代辦隊伍,通過組建“流動服務站”等方式,推動基層服務由“被動等待”向“主動幫辦”轉變,上半年累計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超300次,讓政務服務更貼心、更暖心。

服務升級 賦能企業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近日,柳江區新興工業園區醫保驛站揭牌儀式在園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該醫保驛站的成立是醫保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延伸,將優質醫保服務送到企業和職工“家門口”,為園區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注入強勁動力。

“設立醫保驛站,是我們深化醫保便民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我們把醫保服務直接送到企業門口,讓企業和園區職工少跑腿、快辦事,提升服務質量,讓大家感受到醫保服務的溫暖與高效。”柳江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韋慮表示。

今年上半年,柳江區堅持抓經辦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醫保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綜合柜員制”融合,開啟醫保服務新模式,以“最多跑一次”為改革切入點,常態化開放3個及以上綜合服務窗口,配齊配強窗口工作人員,實現綜合業務窗口人員業務技能由“專辦”變“通辦”,持續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保障經辦服務。上半年,共受理柜臺業務8398筆,機構業務辦理41031件,群眾滿意率100%。

同時,該區還簡化醫保經辦流程,針對企業職工醫保參保登記、變更、注銷等高頻業務,推行“即時辦”“當日結”,減少企業跑腿次數;完善線上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醫保業務“不見面辦理”,支持參保信息查詢、繳費憑證打印等功能全程線上完成;定期組織召開企業醫保政策宣講會,重點解讀參保繳費、待遇報銷、工傷醫保銜接等企業關注的內容,并發放通俗易懂的政策宣傳手冊,將醫保服務融入企業發展全周期,增強企業獲得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通訊員:王海力 ?余露 ?曾鳳蘭


2、廣西魚宜高速當白山隧道雙線貫通

7月4日,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廣西魚宜高速3標段控制性工程當白山隧道雙線順利貫通,為廣西梧州至樂業高速公路項目(魚峰至宜州段)全面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當白山隧道位于柳江區穿山鎮、百朋鎮境內,隧道出口洞門采用端墻式設計,全長2113米,為分離式長隧道,是全線第二長隧道。該隧道穿越巖溶地貌發育區,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期間遭遇溶洞、圍巖破碎帶、地表沉降等挑戰,項目團隊推行精細化管理,優化工藝工裝,實施全流程質量監控,嚴格執行三檢制度,運用TSP、地質雷達等探測技術掌握地質動態。同時,借助“智隧慧眼”系列隧道掃描儀和通過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構建三維地質重構模型,動態調整施工參數,在確保施工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最終實現隧道安全貫通。

據了解,魚宜高速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橫五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起點位于柳州市魚峰區,終點位于河池市宜州區石別鎮,全長約115公里。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串聯柳州經合山至南寧高速公路、泉南高速、柳北高速、梧柳高速等縱向交通干線,極大提升路網轉換效率,為促進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通訊員:韋瑩蕓 ?覃鵬


3、銀發健將閃耀賽場

雙方球員拼搶激烈。

7月3日晚上,2025年柳江區拉堡籃球協會“鑫福特板業杯”中老年男子籃球賽在該區體育中心落下帷幕。

決賽現場,鑫福特板業代表隊與烈火俱樂部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巔峰對決,雙方球員迅速進入狀態,展現出十足的拼勁。最終,鑫福特板業代表隊以57比40戰勝烈火俱樂部,獲得冠軍。烈火俱樂部獲得亞軍,家寧體育俱樂部獲得季軍。

據悉,本次賽事由柳江區拉堡籃球協會主辦,自6月27日開賽以來,吸引了快樂籃球群、常青俱樂部、家寧體育俱樂部等8支隊伍參賽。賽制別出心裁,每支隊伍12名隊員分為A、B兩組,前兩節分組對戰,后兩節自由調配,但每節必須有1名50歲以上的球員上場。這樣的賽制既保證競技性,又為中老年球員留下專屬舞臺,讓“青春回憶”與“賽場風采”在運動場上完美交融。

通訊員:蘭德波


4、用汗水守護萬家清涼

柳江供電局員工頭頂烈日奮戰保供電一線

柳江區成團鎮35kV成團站10kV六道線自愈改造項目
施工現場。
工人身著厚重密閉的絕緣服開展作業。

7月初,柳州市進入熱浪蒸烤模式,用電負荷持續攀升。為保障居民用電,連日來,南方電網廣西柳州柳江供電局(以下簡稱“柳江供電局”)實施不停電作業,工人頭頂烈日,奮戰在保供電一線。

近日,在柳江區成團鎮35kV成團站10kV六道線自愈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身著厚重密閉的絕緣服站在斗臂車內開展作業。此時戶外氣溫逼近35攝氏度,在毫無遮蔽的環境下,工人的絕緣服里全是汗水。

面對持續高溫“烤”驗,柳江供電局通過系統化部署、精細化運維等舉措,有效提升供電可靠性,全力保障高溫期間電力穩定供應。面對可能持續的酷熱天氣,這群電力“小黃人”將繼續迎戰高溫,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涼和光明。

通訊員:梁旎旎 ?虞舒妍 ?高睿


5、“中醫夜市”送健康

市民體驗中醫療法。

近日,柳江區中醫醫院攜手柳江區穿山中心衛生院、柳江區進德鎮衛生院、柳江區里高鎮衛生院,在該區人民文化宮廣場舉辦2025年中醫文化夜市暨中醫藥文化惠民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醫護人員為市民提供中醫問診、體質辨識、疾病篩查、亞健康調理及慢性病管理等服務,通過扶陽罐、耳穴壓豆、刮痧、砭石溫灸等傳統中醫療法,讓市民沉浸式體驗中醫的魅力。醫護人員還講解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為市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救治課。

近年來,柳江區中醫醫院積極打造“黨建+中醫藥+創新融合”模式,通過開展常態化中醫特色義診、建設醫養結合服務網絡、實施居民健康教育與慢病管理、推動醫聯體和醫共體資源下沉,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助推柳江區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通訊員:王海力 ?全偉志


6、拳風獅韻展風華 青年擔當守非遺

——記柳江非遺項目曾家拳代表性傳承人曾令夫

在信息洪流中,無數人被城市霓虹吸引,涌入繁華都市追逐現代化浪潮。然而,在柳江區進德鎮四連村木岸屯,有這樣一名95后青年,他逆潮而上,選擇扎根鄉土,用青春和熱情守護客家文化根脈。他就是柳江非遺項目曾家拳代表性傳承人曾令夫,一名積極向上、毅然投身武術傳承事業的傳統文化傳承者。

初心如磐 守護技藝

“嘿哈、嘿哈……”近日,在進德鎮四連村木岸屯,一群孩子在教練的指導下認真練習武術基本功。他們扎著馬步,雙手靈活地舞動獅頭。曾令夫穿梭在訓練隊列中,耐心糾正孩子們的動作。“打拳要講究精氣神,每一個動作都要做到位,出拳時快速呼氣助力發力,收拳時吸氣調整體態。”他一邊示范,一邊向孩子們講解打拳要領。

木岸屯客家文化底蘊深厚,武術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00多年前這里就成立了武術隊。曾令夫出生于武術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深受武術文化的熏陶。然而,年輕傳承人日益稀少,武術傳承后繼乏人,客家文化傳承面臨斷層的危機。

“傳承不能斷!”抱著這個念頭,2022年,曾令夫和木岸屯理事會成員多次商討如何傳承弘揚客家醒獅文化和曾家拳。為重振昔日客家醒獅雄風,他們決定開設醒獅、曾家拳公益班,招募6歲以上的青少年兒童學習醒獅和曾家拳。曾令夫主動肩負起傳授技藝的重任。每逢周一、周三,他回村教授孩子們技藝,公益班人數從最初的6人增加至200人。如今,曾家拳已成為木岸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舞獅也成為四連村客家“上燈”活動的重頭戲,客家文化得以傳承。

傳承技藝 創新發展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客家文化的獨特價值,真正實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2022年以來,曾令夫積極參與“非遺新說”志愿服務項目,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將曾家拳、醒獅公益班推廣到進德鎮各中小學、幼兒園,讓上千名青少年兒童近距離接觸客家非遺技藝。2025年,他創辦柳江區獅韻醒獅培訓基地,以此作為客家醒獅非遺傳承基地,面向社會招募熱愛醒獅武術的學員,推動客家非遺技藝傳承發展邁上新臺階。

隨著客家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曾令夫精心編排客家醒獅、曾家拳展演節目,帶領公益班的孩子們參加柳江區組織的四季村晚、“上燈節”“廣西三月三”和端午節等民俗節慶展演活動。截至目前,培訓基地已開設醒獅、曾家拳公益培訓班140余堂,培訓8600余人次,參加各類展演活動70余場次,獲人民網、新華網、《廣西日報》等媒體報道40余次。

在傳承與創新客家文化的道路上,曾令夫步履堅定、收獲滿滿:他參與的客家文化“非遺新說”文明實踐項目,榮獲2023年度柳州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柳州市第五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參演的歌舞《客家韻?新風行》,榮獲2024年度柳江區“北行杯?移風易俗大家說”村規民約代言風采大賽一等獎;今年,他榮獲柳江曾家拳非遺項目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朝氣蓬勃 履職擔當

作為政協柳州市柳江區第二屆委員會委員,曾令夫以實干詮釋責任擔當,在政協履職、公益事業、非遺傳承等領域多點發力。

在政協柳州市柳江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曾令夫提交的《關于合理調整灑掃除塵工程車輛作業安排的建議》提案,得到柳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與此同時,今年6月,他積極呼吁各界愛心人士到進德鎮沙子、龍新教學點開展“六一”慰問活動,給孩子們送去溫暖,助力健康成長。

如今,客家傳統文化蓬勃發展,曾令夫用實際行動守住了文化根脈,更為農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他深入挖掘柳江武術文化資源,將散落在當地的醒獅武術愛好者聚集起來,于2022年組建專業醒獅武術公益教練團隊,并帶領團隊積極參與文化展演活動。目前,該公益班教練團隊已有15人,參加各類文化文藝活動20余場。

“以前在家務農收入不穩定,現在做公益教練,跟著曾令夫到景區、商場等地參加各類民俗節慶表演,有了穩定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將繼續為傳承弘揚醒獅武術貢獻力量。”公益班教練覃建勝感慨道。

曾令夫用熾熱的青春喚醒沉睡的非遺技藝,讓古老的鄉村煥發新生機。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中,這名年輕的非遺傳承人正以破繭成蝶的勇氣,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非遺故事。

通訊員:王海力



91精品国产成人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538prom精品视频线放|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