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保是指對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或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家庭財產狀況符合規定的,政府以發放貨幣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救助制度。
根據《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調整柳州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批復》(柳政函〔2022〕582號)、《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2022年柳州市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的批復》(柳政函〔2022〕581號)要求,柳州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調整如下:
一、將市區、縣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770元;將市區、縣域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年6000元。
二、將市區、縣域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1010元,市區、縣域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650元。
調整后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從2022年12月1日起執行。
如果轄區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并且存款、住房等財產狀況符合規定,就可以提出低保申請。
另外,考慮到一些有重病重殘人員的家庭負擔格外重,政策規定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可以單獨納入低保。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也可以參照“單人戶”提出低保申請,如經審核,其個人收入財產符合條件的,也可以納入低保范圍。
?最低生活保障金?:保證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救助制度,對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政府會提供一定現金資助?。
?醫療救助?: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可以獲得醫療救助,幫助支付醫療費用?。
?教育救助?:包括對教育費用的資助,確保孩子能夠接受基礎教育?。
申請條件?/?申請對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可核算的月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并經有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部門依法確認城市居民。主要包括以下人員:
(一)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者撫養人以及法定贍養人或者扶養人無贍養、撫養能力的城市居民;
(二)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者期滿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三)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或者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四)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
申請材料:
城鎮低保申請材料:
1、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
2、證明困難材料
3、廣西城鄉低保申請表
4、核對授權書
5、殘疾證、醫院近期(半年)證明、失業登記證
農村低保申請材料:
1、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
2、證明困難材料
3、廣西城鄉低保申請表
4、核對授權書
5、殘疾證、醫院近期(半年)證明、失業登記證根據《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調整柳州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批復》
申請低保應當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或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當面或通過低保自助申請平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處提出申請。申請的時候要如實申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和收入財產狀況,包括其他家庭成員贍養撫養關系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申請人還需要授權民政部門通過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對申報的收入財產狀況,包括存款、車輛、住房等情況的真實完整性進行查詢核實,經核對后,收入財產等狀況符合規定的,經公示無異議,就可以被確認為低保對象。

線上辦理: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保障金給付
線下窗口辦理:柳州市柳江區拉堡鎮柳江大道37號九曲名邸6號樓3樓1-2號綜合部門窗口。

工作日:周五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6:00(法定節假日除外)
重度殘疾人:是指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程度為一級、二級的殘疾人,其中殘疾一級為極重度殘疾人,殘疾二級為重度殘疾人。
重病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病情變化快,兩個以上的器官系統功能不穩定,減退或衰竭病情發展可能會危及到病人生命。
邊緣家庭:家庭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但生活仍存在困難的家庭。
家庭財產:家庭擁有的動產(如存款、車輛等)和不動產(如房屋、土地等)。
單人戶:指只有一人生活的家庭,無其他家庭成員。
常見問題:

解答:城鄉低保沒有名額限制,符合條件應保盡保。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解答:包括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收本科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成年子女);其他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撫養義務關系并長期共同居住的人員。

解答:各地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情況進行調整。目前,廣西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樣,城鄉低保標準也不一樣,具體標準可向各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了解或在當地民政部門網站查詢。
對批準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農村低保對象根據家庭困難程度分A、B、C三檔進行發放,按月或季度發放低保金;城市低保,根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人均收入與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低保金額,按月發放低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