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后的首月是企業用工“窗口期”,也是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高峰期。為全力保障柳江區企業用工需求,柳江區人社局搶抓節點,結合“五個年”工作部署提早謀劃,積極探索新路子助推轄區就業增量提質。
2月23日,231名來自轄區的務工群眾齊聚柳江區文化宮廣場,滿懷期待地坐上“點對點”就業大巴車到企業觀摩選崗。為了提升簽約成功率,柳江區人社局提前一個月走訪對接企業,并在“柳江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發布了用工需求信息征集,將搜集到的信息通過微信群、小程序、門戶網站等渠道向廣大求職者推送。同時,發動各鎮走村入戶積極地動員社區居民及村民掃碼報名,再利用平臺終端將求職者信息與企業需求進行人崗匹配。根據企業和求職者雙方的初步意向,最后就近選擇了柳州市東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柳州桂橋纜索有限公司、柳州華樂物流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合理編排了參觀路線。
求職者在企業HR的帶領下走進企業生產車間,近距離觀看生產流程,詳細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等情況。在零部件生產企業看崗的韋大姐說:“我們兩口子一直在廣東打工,家里兩個小孩讀大學經濟負擔大,家婆年紀大也需要照顧,在求職上陷入兩難。看到微信小程序推送招聘信息,知道家附近的園區企業招人且工資收入不比廣東差多少,于是報名過來看看。今天來看,覺得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都不錯,我想試試。”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意外竟收獲了一份心儀的工作。
對從“家門口”到“廠門口”送工看崗的模式,園區企業津晶電器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人也說:“年前疫情管控放開后,各地企業訂單量增加,聽說節前不少外地企業就已經到本地挖人,導致本地節后用工出現缺口,正愁招人問題,看崗活動就送了一場‘及時雨’。我們原來保守預計也就來30人,想不到來了46人,超出預期。以往通過招聘會選人用人,求職者對崗位不夠了解,上崗之后難免有雙方不滿意的情況。如今讓求職者直接進廠參觀,現場簽約,加快了人力資源供需的對接,也大大提高了我們企業招聘的成功率。”
據統計,目前已有約105名求職者與用工企業達成了意向,雙方正在進一步協商。
疫情管控放開后,物流、旅游、餐飲等服務業用工需求持續上漲,汽車配件等制造業企業用工量增加。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柳江區人社局“先人一步”,通過“就業暖心·桂在行動”專項服務活動多點聯動,優先保障轄區企業用工。接下來還要趁熱打鐵,多渠道、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擴寬勞動力就業渠道,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利用“柳江區勞動保障平臺”、“金牌管家”、“零工市場”等推進穩崗服務常態化,助推高質量充分就業,加速經濟復蘇。
春節后的首月是企業用工“窗口期”,也是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高峰期。為全力保障柳江區企業用工需求,柳江區人社局搶抓節點,結合“五個年”工作部署提早謀劃,積極探索新路子助推轄區就業增量提質。
2月23日,231名來自轄區的務工群眾齊聚柳江區文化宮廣場,滿懷期待地坐上“點對點”就業大巴車到企業觀摩選崗。為了提升簽約成功率,柳江區人社局提前一個月走訪對接企業,并在“柳江區勞動保障服務平臺”發布了用工需求信息征集,將搜集到的信息通過微信群、小程序、門戶網站等渠道向廣大求職者推送。同時,發動各鎮走村入戶積極地動員社區居民及村民掃碼報名,再利用平臺終端將求職者信息與企業需求進行人崗匹配。根據企業和求職者雙方的初步意向,最后就近選擇了柳州市東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柳州桂橋纜索有限公司、柳州華樂物流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合理編排了參觀路線。
求職者在企業HR的帶領下走進企業生產車間,近距離觀看生產流程,詳細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等情況。在零部件生產企業看崗的韋大姐說:“我們兩口子一直在廣東打工,家里兩個小孩讀大學經濟負擔大,家婆年紀大也需要照顧,在求職上陷入兩難。看到微信小程序推送招聘信息,知道家附近的園區企業招人且工資收入不比廣東差多少,于是報名過來看看。今天來看,覺得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都不錯,我想試試。”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意外竟收獲了一份心儀的工作。
對從“家門口”到“廠門口”送工看崗的模式,園區企業津晶電器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人也說:“年前疫情管控放開后,各地企業訂單量增加,聽說節前不少外地企業就已經到本地挖人,導致本地節后用工出現缺口,正愁招人問題,看崗活動就送了一場‘及時雨’。我們原來保守預計也就來30人,想不到來了46人,超出預期。以往通過招聘會選人用人,求職者對崗位不夠了解,上崗之后難免有雙方不滿意的情況。如今讓求職者直接進廠參觀,現場簽約,加快了人力資源供需的對接,也大大提高了我們企業招聘的成功率。”
據統計,目前已有約105名求職者與用工企業達成了意向,雙方正在進一步協商。
疫情管控放開后,物流、旅游、餐飲等服務業用工需求持續上漲,汽車配件等制造業企業用工量增加。為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柳江區人社局“先人一步”,通過“就業暖心·桂在行動”專項服務活動多點聯動,優先保障轄區企業用工。接下來還要趁熱打鐵,多渠道、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擴寬勞動力就業渠道,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利用“柳江區勞動保障平臺”、“金牌管家”、“零工市場”等推進穩崗服務常態化,助推高質量充分就業,加速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