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市產業大招商三年攻堅行動的收官之年。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四大突破攻堅行動”工作部署,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突破攻堅行動,全面促進招商引資提質擴量,不斷推動柳州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親臨柳州視察指導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自治區、柳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堅持抓招商、抓項目、抓環境、抓創新、抓要素、抓執行,以“小專精準實”為工作方法,緊緊圍繞招商引資突破攻堅目標任務體系,以招商引資突破攻堅行動為主線,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
壯美廣西柳州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引進項目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力爭全市引進新項目 820個,簽約總金額 2000 億元以上;其中工業項目 500 個以上,億元以上工業項目 300 個以上。
——招引強優企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圍繞“5+5”重點產業,實現新引進總投資超 10 億元產業項目 60 個以上,其中超20 億元項目 5 個,超 50 億元項目 3 個,超 100 億元項目 3 個。
引進新進廣西投資的“四類 500 強”企業 5 家,引進“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 家以上。
——招商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實現新突破。全年推動招商引資項目開工 700 個以上,項目竣工 200 個以上。力爭 2023 年招商引資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350 億元、工業招商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250 億元,以招商引資實效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三、重點任務
2023 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聚焦招商重點、聚焦增強實效、聚焦項目落地、聚焦創優環境四個方面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突破攻堅行動,全力推進大招商、招大商,確保打好打贏產業大招商三年攻堅行動收官戰。
(一)明確主攻方向,聚焦招商重點突破攻堅。
集中力量招龍頭引鏈主,在引“大”上突破。重點圍繞“5+5”現代產業體系和五大新興產業,全市推廣柳江智能家電產業發展模式,深入推進以建鏈為目標的產業鏈招商工作,市級層面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產業鏈開展建鏈招商,各縣(區)、新區依托產業定位選準至少 1 條產業鏈開展建鏈招商,主攻大項目,聚引大資本,通過建鏈招商推動重點產業實現從 0到 1 的突破。鼓勵引導企業拿出優質資產、優勢產品、潛力項目,與國內外大公司、大企業對接,以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租賃聯合等方式,實現借力發展、融合發展。各級各部門集中力量、資源和政策,力爭引入投資規模大、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鏈主型龍頭企業 5 家。
緊緊圍繞補短板強鏈條,在引“鏈”上突破。結合當前發展形勢和柳州特點,全面梳理產業鏈結構,優化“鏈長制”專班設置,扎實開展產業鏈延鏈補鏈招商和集群招商工作。聚焦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圍繞能源系統、電子電控、智慧電驅、智能機器人、商業創新等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開展全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快建設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聚焦汽車、鋼鐵、機械、智能家電、智能電網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上游、補齊產業鏈,打造自主可控全產業鏈”的思路,引進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持續推動延鏈補鏈強鏈。特色食品加工、現代服裝和旅游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林業和高端綠色家居、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鏈按照“以群促鏈、以園聚鏈”思路,加快項目集群,推動產業集聚、促進多鏈融合。通過高質量產業鏈招商,力爭實現新簽約產業鏈項目簽約額占比高于60%。
集聚人才助力產業發展,在引“智”上突破。堅持引資與引智齊抓,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開展“雙招雙引”活動,為產業發展保障和輸送優秀人才。通過加大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股權投資、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力度,引進一批國內外一流人才團隊。組織本地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效對接,搭建投資和科研成果轉化平臺。辦好“龍城人才周”系列活動,鼓勵高校、職業技術院校、科研機構與招商引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抓好大學生創業園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吸引更多的創業型、科技型人才,培育更多的潛力型、成長型企業。
(二)突出多措并舉,聚焦增強實效突破攻堅。
繼續深化全員招商。發揮市直部門對全市行業招商、項目推進的統籌和帶動作用。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組織業務骨干鉆研招商業務,圍繞細分產業研究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大力爭取中央、自治區專項資金投入重點招商項目,年內舉辦不少于 1 場專題招商推介活動。各部門要積極動員干部職工參與招商,積極拓展招商有效信息和渠道,每個單位力爭提供 6 條以上觸達企業高層的有效招商項目信息,全市形成“人人關心招商、事事聚焦項目”的濃厚氛圍。通過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爭取實現市直部門牽頭招引項目簽約金額占全市簽約金額的 50%以上。
大力實施長效化駐點招商。配好建強駐點招商隊伍,進一步發揮好柳州駐外聯絡(辦事)處等部門作用,推動駐點招商規范化、制度化。統籌各片區駐點工作隊,強化信息搜集、企業拜訪、項目對接、活動組織,充分建強重點區域招商“橋頭堡”;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合理利用 RCEP 關稅減讓規則,瞄準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引進一批關聯度高、互補性強的產業鏈項目,力爭全市駐點招商實現簽約項目投資額 900 億元以上。
扎實開展外資專題招商。深入研判歐美等發達國家產業轉移趨勢,成立外資招商工作專班,有針對性建立與在華重點商協會及企業的對接協作,搶抓國家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制造業的有利契機,面向境外“500強”、“隱形冠軍”等企業,招引一批區域總部經濟、加工貿易、跨境電商及外資并購項目。加快推進在建外資項目,推動存量外資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全年實現利用外資7000 萬美元以上。
積極推進以商招商。立足現代產業集聚化、集群化發展趨勢,激活現有企業的招商熱情,積極投入招商一線,發揮牽線搭橋作用,引進上下游合作企業。持續深化與鏈主企業在產業規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交流合作頻次,通過鏈主企業的引領支撐,構建產業發展共同體。加強與境內外重點商會、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優質平臺對接合作,拓寬優化招商引資渠道。通過駐外聯絡(辦事)處掛牌機制、常態化駐點招商機制、異地商協會交流機制等平臺,評選“柳州招商大使”,推動更多投資咨詢合作伙伴、投資咨詢聯絡處簽約掛牌,統籌構建立體化招商網絡。
統籌推進“投資柳州”專題招商。以“小專精準實”為工作方法,全市圍繞重點產業鏈以及“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強優企業開展專題招商推介活動,其中市級層面牽頭組織辦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第20 屆中國—東盟柳州投資洽談會等專題招商活動,各縣(區)、新區分行業、分類型辦好相關專題推介活動,共同打響“投資柳州”招商品牌,達成一批高質量的合作成果。
積極開展“產業基金+資本招商”。不斷創新和健全招商引資項目的投融資模式,通過產業基金帶動社會資本支持招商引資項目,“以投促引”帶動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加強與社會投融資機構合作,積極引進私募基金、社會資本和信托基金參與項目招商,推動優質企業項目與市場對接,滿足項目融資需求。力爭全市新引進基金等投融資機構服務 3 家以上,支撐重點產業發展。
(三)加快成果轉化,聚焦項目落地突破攻堅。
突出抓項目謀劃。強化項目生成機制,結合國家、自治區和柳州市“十四五”相關規劃和重大戰略,立足本地產業資源優勢,用好政策、資源、平臺謀劃項目。圍繞五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編繪產業招商地圖和目標企業清單為重點的產業鏈招商“五圖”,進一步加強項目包裝謀劃,推動市縣聯動策劃一批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關聯性強、帶動力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有條件的縣(區)、新區和部門結合聘請行業專家、招商智庫等“外腦”指導項目謀劃,全面提升產業研究和項目生成的能力水平。各單位黨政“一把手”帶頭包裝策劃重大招商項目,每個縣(區)、新區要謀劃至少 2 個投資額 20 億元以上項目,每個市直部門要謀劃至少 1 個投資額 10 億元以上項目。
突出抓項目簽約。優化集中談判機制,健全項目備案、談判、會商、研討等相關機制,統籌全市招商力量負責重大項目的盯引洽談,規范商務談判策略和步驟,提升項目辨別、談判和推進能力。針對全市在談項目,特別是有合作意向或已簽訂框架協議的項目,重點圍繞企業訴求尋找解決辦法,主動登門拜訪,及時跟進洽談,加強跟蹤調度,爭取盡快簽約落地,力爭全市重大項目從對接到簽約 3 個月內完成。
突出抓項目開工建設。加大全市招商項目統籌和管理,每月定期收集“五張清單”(即本月在談項目清單、本月簽約項目清單、本月開工項目清單、下月擬簽約項目清單、需協調解決問題和事項清單),實行全市統籌調度。常態化開展項目督查檢查,每季度組織聯合調研組赴各縣(區)、新區調研項目落地情況,對上年度已簽約未開工項目、本年度新簽約項目,要落實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定期督導,定期通報,確保盡快開工建設。將自治區領導協調推進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第 19 屆東盟博覽會柳州市投資合作洽談會簽約項目、2022 年已簽約未開工招商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納入重點督查推進清單,按照“一企一方案”制定項目推進具體措施,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幫助投資主體完善規劃、土地、環評、招投標等各項手續,及時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瓶頸制約。力爭全市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在 1 個月內辦結企業注冊、立項備案等前期手續,2 個月內完成開工籌備工作,80%以上當年簽約項目做到當年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突出抓項目投產達效。全心全意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堅持領導包保制度,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個一”推進機制,建立工作臺賬,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全面梳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一企一策對照任務清單,及時打通堵點、解決難點,盡快推動項目投產達產。
(四)強化服務保障,聚焦創優環境突破攻堅。
暢通政策直達快享渠道。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鼓勵、支撐、引導企業發展。對國家、自治區和柳州市出臺的招商引資政策措施,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梳理,推動招商引資企業享受相應的獎勵補貼、薪酬、稅收優惠等政策快速落實。協調“桂惠貸”產品重點支持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項目),優先滿足招商引資企業融資需求。推動優質招商項目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與產業基金對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龍城親清在線平臺”,精準推送惠企政策,持續推進政府政策線上兌付流程再造工作。
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制定出臺關于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管理實施意見,大力推行項目服務專員制度,為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配備三級項目專員,分管市領導擔任一級項目專員,負責協調解決產業發展共性問題和重大項目個性疑難問題;行業分管部門派出二級項目專員,負責落實推進項目相關措施,促成履約、開工、達產;縣(區)、新區派出三級項目專員,負責項目代辦服務、跟蹤協調等,專職服務項目落地。推動政務窗口開通招商引資企業“綠色通道”,主動提供“提前指導、全程代辦、專員對接、限時辦結”的“一站式”服務,推動高質量服務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嚴肅整治“新官不理舊賬”行為,聚焦政策不落實、承諾不兌現、難題不解決、服務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走訪企業、征集意見、公開受理問題線索等開展監督整改工作,進一步暢通投資投訴渠道。對因承諾不兌現導致招商項目外流外轉的,要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嚴肅問責。嚴格規范文明執法行為,加大對破壞發展環境的查處力度,對擾亂市場秩序、破壞企業公平競爭問題進行全面整治,用法治力量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提供保障。
(方案部分摘錄)
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市產業大招商三年攻堅行動的收官之年。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四大突破攻堅行動”工作部署,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突破攻堅行動,全面促進招商引資提質擴量,不斷推動柳州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親臨柳州視察指導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自治區、柳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堅持抓招商、抓項目、抓環境、抓創新、抓要素、抓執行,以“小專精準實”為工作方法,緊緊圍繞招商引資突破攻堅目標任務體系,以招商引資突破攻堅行動為主線,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
壯美廣西柳州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引進項目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力爭全市引進新項目 820個,簽約總金額 2000 億元以上;其中工業項目 500 個以上,億元以上工業項目 300 個以上。
——招引強優企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圍繞“5+5”重點產業,實現新引進總投資超 10 億元產業項目 60 個以上,其中超20 億元項目 5 個,超 50 億元項目 3 個,超 100 億元項目 3 個。
引進新進廣西投資的“四類 500 強”企業 5 家,引進“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 家以上。
——招商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實現新突破。全年推動招商引資項目開工 700 個以上,項目竣工 200 個以上。力爭 2023 年招商引資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350 億元、工業招商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250 億元,以招商引資實效支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三、重點任務
2023 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聚焦招商重點、聚焦增強實效、聚焦項目落地、聚焦創優環境四個方面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突破攻堅行動,全力推進大招商、招大商,確保打好打贏產業大招商三年攻堅行動收官戰。
(一)明確主攻方向,聚焦招商重點突破攻堅。
集中力量招龍頭引鏈主,在引“大”上突破。重點圍繞“5+5”現代產業體系和五大新興產業,全市推廣柳江智能家電產業發展模式,深入推進以建鏈為目標的產業鏈招商工作,市級層面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產業鏈開展建鏈招商,各縣(區)、新區依托產業定位選準至少 1 條產業鏈開展建鏈招商,主攻大項目,聚引大資本,通過建鏈招商推動重點產業實現從 0到 1 的突破。鼓勵引導企業拿出優質資產、優勢產品、潛力項目,與國內外大公司、大企業對接,以參股控股、兼并收購、租賃聯合等方式,實現借力發展、融合發展。各級各部門集中力量、資源和政策,力爭引入投資規模大、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鏈主型龍頭企業 5 家。
緊緊圍繞補短板強鏈條,在引“鏈”上突破。結合當前發展形勢和柳州特點,全面梳理產業鏈結構,優化“鏈長制”專班設置,扎實開展產業鏈延鏈補鏈招商和集群招商工作。聚焦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圍繞能源系統、電子電控、智慧電驅、智能機器人、商業創新等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開展全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快建設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聚焦汽車、鋼鐵、機械、智能家電、智能電網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上游、補齊產業鏈,打造自主可控全產業鏈”的思路,引進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持續推動延鏈補鏈強鏈。特色食品加工、現代服裝和旅游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林業和高端綠色家居、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鏈按照“以群促鏈、以園聚鏈”思路,加快項目集群,推動產業集聚、促進多鏈融合。通過高質量產業鏈招商,力爭實現新簽約產業鏈項目簽約額占比高于60%。
集聚人才助力產業發展,在引“智”上突破。堅持引資與引智齊抓,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開展“雙招雙引”活動,為產業發展保障和輸送優秀人才。通過加大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股權投資、貸款貼息等政策扶持力度,引進一批國內外一流人才團隊。組織本地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效對接,搭建投資和科研成果轉化平臺。辦好“龍城人才周”系列活動,鼓勵高校、職業技術院校、科研機構與招商引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抓好大學生創業園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吸引更多的創業型、科技型人才,培育更多的潛力型、成長型企業。
(二)突出多措并舉,聚焦增強實效突破攻堅。
繼續深化全員招商。發揮市直部門對全市行業招商、項目推進的統籌和帶動作用。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組織業務骨干鉆研招商業務,圍繞細分產業研究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大力爭取中央、自治區專項資金投入重點招商項目,年內舉辦不少于 1 場專題招商推介活動。各部門要積極動員干部職工參與招商,積極拓展招商有效信息和渠道,每個單位力爭提供 6 條以上觸達企業高層的有效招商項目信息,全市形成“人人關心招商、事事聚焦項目”的濃厚氛圍。通過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爭取實現市直部門牽頭招引項目簽約金額占全市簽約金額的 50%以上。
大力實施長效化駐點招商。配好建強駐點招商隊伍,進一步發揮好柳州駐外聯絡(辦事)處等部門作用,推動駐點招商規范化、制度化。統籌各片區駐點工作隊,強化信息搜集、企業拜訪、項目對接、活動組織,充分建強重點區域招商“橋頭堡”;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合理利用 RCEP 關稅減讓規則,瞄準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引進一批關聯度高、互補性強的產業鏈項目,力爭全市駐點招商實現簽約項目投資額 900 億元以上。
扎實開展外資專題招商。深入研判歐美等發達國家產業轉移趨勢,成立外資招商工作專班,有針對性建立與在華重點商協會及企業的對接協作,搶抓國家鼓勵外資投向中西部制造業的有利契機,面向境外“500強”、“隱形冠軍”等企業,招引一批區域總部經濟、加工貿易、跨境電商及外資并購項目。加快推進在建外資項目,推動存量外資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全年實現利用外資7000 萬美元以上。
積極推進以商招商。立足現代產業集聚化、集群化發展趨勢,激活現有企業的招商熱情,積極投入招商一線,發揮牽線搭橋作用,引進上下游合作企業。持續深化與鏈主企業在產業規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交流合作頻次,通過鏈主企業的引領支撐,構建產業發展共同體。加強與境內外重點商會、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優質平臺對接合作,拓寬優化招商引資渠道。通過駐外聯絡(辦事)處掛牌機制、常態化駐點招商機制、異地商協會交流機制等平臺,評選“柳州招商大使”,推動更多投資咨詢合作伙伴、投資咨詢聯絡處簽約掛牌,統籌構建立體化招商網絡。
統籌推進“投資柳州”專題招商。以“小專精準實”為工作方法,全市圍繞重點產業鏈以及“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強優企業開展專題招商推介活動,其中市級層面牽頭組織辦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第20 屆中國—東盟柳州投資洽談會等專題招商活動,各縣(區)、新區分行業、分類型辦好相關專題推介活動,共同打響“投資柳州”招商品牌,達成一批高質量的合作成果。
積極開展“產業基金+資本招商”。不斷創新和健全招商引資項目的投融資模式,通過產業基金帶動社會資本支持招商引資項目,“以投促引”帶動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加強與社會投融資機構合作,積極引進私募基金、社會資本和信托基金參與項目招商,推動優質企業項目與市場對接,滿足項目融資需求。力爭全市新引進基金等投融資機構服務 3 家以上,支撐重點產業發展。
(三)加快成果轉化,聚焦項目落地突破攻堅。
突出抓項目謀劃。強化項目生成機制,結合國家、自治區和柳州市“十四五”相關規劃和重大戰略,立足本地產業資源優勢,用好政策、資源、平臺謀劃項目。圍繞五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編繪產業招商地圖和目標企業清單為重點的產業鏈招商“五圖”,進一步加強項目包裝謀劃,推動市縣聯動策劃一批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關聯性強、帶動力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有條件的縣(區)、新區和部門結合聘請行業專家、招商智庫等“外腦”指導項目謀劃,全面提升產業研究和項目生成的能力水平。各單位黨政“一把手”帶頭包裝策劃重大招商項目,每個縣(區)、新區要謀劃至少 2 個投資額 20 億元以上項目,每個市直部門要謀劃至少 1 個投資額 10 億元以上項目。
突出抓項目簽約。優化集中談判機制,健全項目備案、談判、會商、研討等相關機制,統籌全市招商力量負責重大項目的盯引洽談,規范商務談判策略和步驟,提升項目辨別、談判和推進能力。針對全市在談項目,特別是有合作意向或已簽訂框架協議的項目,重點圍繞企業訴求尋找解決辦法,主動登門拜訪,及時跟進洽談,加強跟蹤調度,爭取盡快簽約落地,力爭全市重大項目從對接到簽約 3 個月內完成。
突出抓項目開工建設。加大全市招商項目統籌和管理,每月定期收集“五張清單”(即本月在談項目清單、本月簽約項目清單、本月開工項目清單、下月擬簽約項目清單、需協調解決問題和事項清單),實行全市統籌調度。常態化開展項目督查檢查,每季度組織聯合調研組赴各縣(區)、新區調研項目落地情況,對上年度已簽約未開工項目、本年度新簽約項目,要落實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定期督導,定期通報,確保盡快開工建設。將自治區領導協調推進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第 19 屆東盟博覽會柳州市投資合作洽談會簽約項目、2022 年已簽約未開工招商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納入重點督查推進清單,按照“一企一方案”制定項目推進具體措施,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靠前服務,幫助投資主體完善規劃、土地、環評、招投標等各項手續,及時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瓶頸制約。力爭全市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在 1 個月內辦結企業注冊、立項備案等前期手續,2 個月內完成開工籌備工作,80%以上當年簽約項目做到當年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突出抓項目投產達效。全心全意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堅持領導包保制度,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個一”推進機制,建立工作臺賬,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全面梳理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一企一策對照任務清單,及時打通堵點、解決難點,盡快推動項目投產達產。
(四)強化服務保障,聚焦創優環境突破攻堅。
暢通政策直達快享渠道。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鼓勵、支撐、引導企業發展。對國家、自治區和柳州市出臺的招商引資政策措施,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梳理,推動招商引資企業享受相應的獎勵補貼、薪酬、稅收優惠等政策快速落實。協調“桂惠貸”產品重點支持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項目),優先滿足招商引資企業融資需求。推動優質招商項目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與產業基金對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龍城親清在線平臺”,精準推送惠企政策,持續推進政府政策線上兌付流程再造工作。
優化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制定出臺關于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管理實施意見,大力推行項目服務專員制度,為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配備三級項目專員,分管市領導擔任一級項目專員,負責協調解決產業發展共性問題和重大項目個性疑難問題;行業分管部門派出二級項目專員,負責落實推進項目相關措施,促成履約、開工、達產;縣(區)、新區派出三級項目專員,負責項目代辦服務、跟蹤協調等,專職服務項目落地。推動政務窗口開通招商引資企業“綠色通道”,主動提供“提前指導、全程代辦、專員對接、限時辦結”的“一站式”服務,推動高質量服務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嚴肅整治“新官不理舊賬”行為,聚焦政策不落實、承諾不兌現、難題不解決、服務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走訪企業、征集意見、公開受理問題線索等開展監督整改工作,進一步暢通投資投訴渠道。對因承諾不兌現導致招商項目外流外轉的,要嚴格實行責任倒查、嚴肅問責。嚴格規范文明執法行為,加大對破壞發展環境的查處力度,對擾亂市場秩序、破壞企業公平競爭問題進行全面整治,用法治力量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提供保障。
(方案部分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