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柳江區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廣西云客戶端、《柳州日報》、《柳州新聞》、在柳州APP、柳州1號APP等多家媒體平臺紛紛將目光投向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土。鄉村振興的蓬勃畫卷、平安柳江的堅實步伐、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各媒體從不同視角,全方位呈現柳江區各領域蓬勃發展態勢。相關重點稿件讓我們一起回顧。
“滴滴滴……”近日,在廣西柳州市柳江石油氣有限公司氣瓶充裝站內,一場緊張有序的氣瓶充裝單位安全應急演練正在進行。演練現場警報聲驟然響起,瞬間打破了往日的寧靜,一場實戰化應急救援“大練兵”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演練由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柳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柳州市柳江石油氣有限公司共同舉辦,聚焦儲氣罐、運輸槽車、氣瓶泄漏以及火災等突發險情,旨在通過實戰演練,檢驗預案、錘煉隊伍、提升能力,為氣瓶充裝行業筑牢安全屏障。
演練現場。
“報告!液化石油氣運輸槽車閥門發生泄漏,現場有刺鼻氣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現場巡查人員緊急匯報,充裝站內瞬間進入“緊急狀態”。應急演練總指揮果斷啟動應急預案,各應急小組迅速響應、協同作戰。工作人員迅速扛起水管沖向液化石油氣運輸槽車,向空氣中泄露的“石油氣”進行噴灑稀釋,專業人員用專業堵漏器材對泄漏部位進行緊急封堵。隨后,警戒線迅速拉起,警示標識設置完畢,引導人員有序撤離。醫療救護人員攜帶擔架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對可能出現的“傷員”進行緊急救治。通訊聯絡組則爭分奪秒向應急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整個過程銜接緊密、忙而不亂,充分展現各應急小組的專業素養和協同作戰能力。
“此次演練不僅是對預案的檢驗,更是對實戰能力的錘煉。”應急演練總指揮梁春明在演練總結時表示,演練期間,市場監管部門與企業建立實時溝通機制,通過對講機、應急指揮平臺等渠道,確保信息傳遞“零延遲”,對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現場指導和調整。
通過此次實操演練,工作人員深刻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提升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下一步,柳江區將持續強化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筑牢行業安全屏障,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平安柳江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王海力 ?韋家雷?
來源:人民網
近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和村莊園的后廚里騰起裊裊熱氣。廚師們凌晨便開始忙碌,削去玉藕的銀白外皮,刀起刀落間,脆嫩的藕片在案板上堆疊成雪浪,經熱油翻炸、醬汁勾調,黃金藕盒等二十余道全藕宴菜品次第出鍋,荷香混著煙火氣在席間彌漫。
百朋鎮和村莊園全藕宴。蘭德波攝
百朋鎮和村莊園全藕宴。姚森友攝
如今,柳江區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雙季蓮藕種植基地,6.4萬畝荷塘碧波蕩漾,年產量超12萬噸,創造出超10億元的年產值奇跡。“柳江玉藕”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更暢銷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萬噸。“柳江玉藕”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憑借這一資源優勢,柳江區成功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黃金產業”,2024年百朋荷苑景區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帶動旅游消費超億元。
全藕宴。蘭德波攝
從晨光里的采藕人到餐桌前的食客,一根玉藕串聯起種植、加工、旅游的全鏈條,生動詮釋了“一片荷葉托三產,一根玉藕富一方”的鄉村振興圖景。
記者:蘭德波
來源:人民網
6月12日,以“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為主題的柳州市柳江區2025年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在柳江區文化館啟幕。活動以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全景呈現,全方位展現柳江區禁毒工作的鐵腕決心與創新實踐,發出堅決打好新時代人民禁毒戰爭的柳江強音,讓“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理念深入人心。
活動現場。
“禁毒斗爭任重道遠,絕不能有絲毫懈怠和麻痹大意!”柳江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培綠在啟動儀式上對2025年禁毒宣傳月活動及未來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他指出,當前禁毒斗爭形勢依然嚴峻,新型毒品加速變異、犯罪手段智能化升級、青少年涉毒風險日益凸顯。要以“零容忍”態度深化禁毒斗爭,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先,要求各級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將禁毒宣傳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實抓牢;聚焦青少年群體,筑牢“無毒校園”防護屏障;強化部門協同聯動,構建“打防管控宣”五位一體治理格局;要以此次宣傳月為契機,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禁毒宣傳教育,號召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
文藝匯演在非遺竹竿舞《竹竿樂》中震撼開場,聲聲清脆敲擊是“毒網破裂”的脆響,用壯鄉符號詮釋“齊心破毒障”的深刻寓意。小品《醒悟》直擊人心,演員以精湛演技刻畫了一個家庭因毒品而破碎、主人公在強制隔離戒毒中痛徹心扉最終幡然醒悟的曲折歷程,讓現場觀眾為之動容。歌舞《禁毒共擔當》則將活動推向高潮,警花們化身堅毅的宣傳戰士,用深情歌聲與颯爽舞姿傳遞出警民同心、共守無毒家園的磅礴力量。
文藝演出現場。
表演尾聲,全體肅立,莊嚴宣誓:“我宣誓: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吸毒、不販毒、不制毒、不種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鏗鏘誓言在文化館上空回蕩,線上直播間被“向毒品說不”的彈幕刷屏。
此次活動不僅是柳江區禁毒工作的階段性展示,更是吹響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的沖鋒號。該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創新宣傳形式,深化源頭治理,凝聚最廣泛社會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的莊嚴承諾,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無毒“綠蔭”,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柳江、法治柳江貢獻禁毒力量。
記者:鐘奇雄 ?覃寧寧
來源:人民網
圖為韋錦東(右一)在收購五彩椒。牙春柳 攝
“好貨不能困在山里!”韋錦東暗下決心,要為家鄉農產品打開銷路。他毅然放棄大城市的高收入工作,辭職返鄉創辦廣西國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網絡宣傳推廣,銷售柳江農特產品,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創業初期,鄉鎮快遞物流成本高,嚴重制約線上銷售。為突破這一困局,韋錦東果斷自購運輸車輛,在土博鎮開設菜鳥驛站,專門收購五彩椒等農特產品。從此,他的手機24小時待機,隨時響應農戶需求。
“曾有一次暴雨夜,農戶的五彩椒急需外運,韋錦東當即冒雨驅車進山,泥濘的小路數次讓車輪打滑陷入泥坑,他不顧安危全力搶運,只為保住農戶辛苦種植的成果。”公司合伙人韋文新回憶道。
2022年,以韋錦東為法人代表的廣西壯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打造五彩椒全產業供應鏈。如今,走進該公司倉庫,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打包、貼單;專業物流車輛每日穿梭于鄉間小道,將一車車新鮮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
物流瓶頸突破后,韋錦東深知,要讓家鄉的農產品真正“火”起來,電商是關鍵。他迅速組建專業電商團隊,打造設備齊全的直播間,讓數字經濟的春風吹進大山,為鄉村振興賦能。通過網絡直播,訂單紛至沓來,大山里的農貨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廣東、湖南、江西等多個省市千家萬戶。2024年,電商團隊網絡銷售五彩椒達58900單。
圖為韋錦東(左一)在直播賣貨。牙春柳 攝
為消除種植戶后顧之憂,廣西壯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五彩椒保底收購政策。無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公司均以穩定價格收購,徹底打消種植戶的顧慮。據統計,2024年,韋錦東帶領團隊銷售五彩椒150萬噸,聯農帶農270戶,戶均增收700元,公司產值達500萬元。如今,五彩椒成為村民的“致富椒”,為鄉村振興添上絢麗色彩。
廣西壯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還與柳州市柳江區殘疾人聯合會攜手共建廣西陽光助殘基地,幫扶土博鎮120戶殘疾人家庭種植五彩椒。公司為殘疾人家庭免費提供五彩椒苗、肥料、地膜等生產物資,定期邀請專家開展種植培訓,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助殘基地成立以來,共開展10期五彩椒種植技術培訓,受眾500余人次。
“以前種植五彩椒全憑經驗,收成差、賣不上價,心里直犯愁。”種植戶覃相賢說,韋錦東不僅免費送來種苗和肥料,還帶著專家手把手教技術,并承諾保底收購,再也不用擔心辛苦種出來的五彩椒爛在地里。
韋錦東長期關注殘疾人就業幫扶領域,積極聘用身殘志堅的群眾到公司任職。從開拓物流渠道,到電商直播熱銷,再到愛心助殘幫扶,韋錦東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他的努力贏得鄉親們的認可,更收獲諸多榮譽:2021年柳州螺螄粉青年創業方案設計大賽三等獎;2022年柳江區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2023年第三屆廣西農民工創業大賽優秀獎,并榮獲柳州市“十佳青年領頭雁”提名獎。
“我是土生土長的土博人,能為家鄉農業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是我最大的幸福。”韋錦東表示,下一步,他將深入挖掘柳江農特產品種植、加工故事,打造“從田間到舌尖”的沉浸式體驗,積極搭建農旅融合新場景,通過產業升級帶動村民增收,讓鄉村振興夢想照進現實。
記者:牙春柳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村民在采摘辣椒。姚瑋懌 攝
“今年試種的樟樹港辣椒長勢好,個頭勻稱、肉質厚實,有望迎來好收成。”村民覃翠花雙手麻利地摘下一把辣椒,額頭的汗珠也掩不住她臉上的笑意。柳江區拉堡鎮基隆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健明介紹,這種引自湖南的樟樹港辣椒辣味柔和、帶有獨特清香,深受市場歡迎,已成為村里重點推廣的“致富椒”。
隨著采收工作全面展開,基隆村大木利屯的新品辣椒陸續上市。不遠處的大棚里,整齊堆放的泡沫箱裝滿了剛采摘的辣椒,工人們正忙著裝車封裝,準備發往市場。收購商馮偉來仔細分揀剛采摘的樟樹港辣椒,“這批樟樹港辣椒皮薄肉厚、辣度適中,在廣州、上海、長沙的餐飲市場特別搶手。”他拿起幾根青翠油亮的辣椒介紹道。
據了解,拉堡鎮基隆村大木利屯今年試種3畝新品辣椒,預計畝產可達6000斤,產值2.4萬元,當前市場收購價穩定在每斤3.5元至4.5元之間,每日采收量達80斤。隨著辣椒進入盛產期,后期采收量將持續增加,整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新品辣椒的成功上市,展現了拉堡鎮特色農業的發展潛力。未來,拉堡鎮將繼續探索農業產業升級,擴大種植規模,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更多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姚瑋懌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13日,2025年柳州市鮮食糯玉米品種品鑒交流會12日在成團鎮成團村六偶屯柳江區果道夫家庭農場舉行,眾多農技專家、種植戶以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代表齊聚一堂,探尋玉米產業提質增效新路徑。
品鑒環節,28個玉米品種經蒸煮后整齊陳列,專家們根據玉米外觀、氣味、色澤、甜度、糯性等方面進行評判。
圖為品鑒交流會現場。韋新娜 攝
“我今年種植玉米30畝,銷路不愁,這次特意來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尋找優質新品種。”種植戶韋吉冰道出許多參會同行心聲,通過現場觀摩,種植戶對玉米新品種有了更直觀、深入的了解,為今后選種提供重要參考。
活動中,與會人員還深入玉米種植田間,沉浸式觀察玉米植株的整體形態、果穗的大小及色澤變化,農技專家圍繞不同玉米品種的生長周期特征、實際產量表現、籽粒品質特點等方面進行講解,將理論知識與田間觀察相結合,讓大家在親眼所見、親手感觸中,對玉米有更清晰、立體的認知。
“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對推動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例如,我們推廣暄甜糯6號、暄甜糯8號、農科糯336、京科糯768等品種,既滿足種植戶對產量和適應性的需求,也契合消費者對口感與營養的追求,在鮮食玉米市場中具備較強競爭力。”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龔志宏表示,希望通過此類活動,不斷優化鮮食糯玉米品種結構,讓鮮食糯玉米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此次活動旨在搭建良好交流平臺,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柳州市種子協會、成團鎮農業服務中心等技術、產業部門與種植基地緊密協作,通過產學研融合,引進國內優新品種和培育地方特色品種,為柳江區玉米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注入動能。下一步,柳江區將持續發力農業科技創新,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力度,助力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記者:韋新娜
來源:中國新聞網
柳江區百朋鎮享有“中國玉藕之鄉”的盛譽,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雙季蓮藕”生產基地,當地得天獨厚的水土氣候條件孕育出品質上乘的柳江玉藕,具有“鮮、白、嫩、脆”的特點。今年春季,玉藕種植面積達3.4萬畝,預計畝產量3500斤。玉藕早期上市時收購價可達10元/斤,銷售高峰期日發貨量超過80萬斤。憑借優異品質,柳江玉藕在市場上廣受歡迎,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萬噸,穩居柳江區出口農產品首位。
百朋鎮萬畝荷塘。(蘭德波攝)
“廣西倆老表”在藕田里直播賣藕。(朱柳融攝)
“廣西倆老表”與農戶向廣大網友展示百朋玉藕。(周夢玉攝)
農戶在藕田中挖藕。(周夢玉攝)
村民忙著裝運玉藕。(蘭德波攝)
村民在集中清洗玉藕。(羅春宇攝)
清洗池中的百朋玉藕。(韋蒙玲攝)
綠意盎然的百朋荷苑景區。(蘭德波攝)
游客乘坐小火車穿梭荷塘。(韋蒙玲攝)
游客在荷花叢中拍照留念。(蘭德波攝)
百朋全藕宴。(陸介廣攝)
記者:蘭德波 ?韋蒙玲
來源:廣西云客戶端
來源:《柳州新聞》
今年以來,柳江區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柳州市對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一產破局提升、二產乘勢而上、三產破冰提升”思路,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推進“七個一批”項目,實現一二三產協同高效發展,全力沖刺“雙過半”目標任務。
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是集藥材種植、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重點中成藥企業,也是柳江區的老牌企業。近年來,企業加快轉型發展,全力推進工廠整體搬遷項目。由于企業的特殊性,在搬遷的過程中,企業面臨著生產場地建設要求高、相關證件辦理繁瑣、新廠通水通電耗時久等諸多挑戰。對此,柳江區加大服務企業力度,積極推動新廠建設各項工作提速。“從柳江區委、區政府到各個部門,都為我們企業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感到很貼心!”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黨總支部書記、董事長韋飛燕表示,只要企業遇到問題,無論節假日,也不分上下班時間,柳江區相關部門都會積極想辦法協調解決,對企業各項工作推進起到了關鍵作用。
柳江區“保姆式”的服務,讓企業生產更有干勁。今年以來,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積極轉變銷售模式,在承受內外部雙重壓力的情況下,企業逆勢而上,今年1月至5月產值同比增長17.6%。如今,新廠房的搬遷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部分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
記者了解到,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整體搬遷項目預計投資額6億元至8億元,占地面積201畝,分兩期完成。一期現已基本建成,達產后年產值將達20億元。下一步,企業將加大研發力度,挖掘產品新的應用賽道,積極構建“出海”戰略,全力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新產品,闊步向大健康產業邁進。韋飛燕說:“政府的積極幫助,讓企業不敢懈怠,相信二季度以后,市場會有所回升,通過驗證的劑型就可以馬上展開規模生產,我們有信心去面對市場。”
今年以來,柳江區從營商環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領域著手,聚焦汽車零部件、機械制造、食品農產品加工、建材等各類產業,為項目提供貼心服務,確保企業順利投產、達產。今年1月至5月,柳江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6.08億元,同比增長6.5%,工業振興步伐不斷加快。
柳江區工信局局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羅尼爾表示,圍繞上半年工作目標任務,柳江進一步提升重點產業和企業服務質量,因企施策,做好減產企業貼心服務,進一步縮小減停產企業面,全力以赴推進“七個一批”項目,力爭工業投資有新的突破,努力實現上半年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68.1億元目標,實現“雙過半”。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優質的服務也吸引著更多企業進駐柳江區。今年以來,柳江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鎖定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綠色低碳、現代農業等產業。重點對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開展招商考察活動,推動了7個謀劃類項目和13個洽談類項目,形成“全員招商”氛圍。
柳江區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李哲介紹,二季度,錨定“雙過半”目標,柳江通過“七個一批”項目推進,把在談項目變為簽約項目,對目前在談成熟的大項目,加快洽談力度,確保6月份再簽約2到3個項目,完成簽約投資額目標。同時,強化落地項目服務,重點已簽約的7個項目要加快開工建設。
大項目要抓好,小企業也不能落下。在廣西京桂電器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經理梁忠華告訴記者,今年1—5月,公司實現了銷售額同比增長50%的好成績。今年以來,柳江區通過帶著家電產品進鄉村、進社區、進平臺、進政企單位、進展會的“五進”形式,加大對國家家電消費補貼等政策的宣傳推廣力度,多維度、全方位推動企業銷售再上新臺階。廣西京桂電器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梁忠華說:“柳江區政府不僅帶著我們進鄉鎮、進社區,還在新媒體平臺推廣上給我們很大的指導,讓我們企業對發展更加有信心,在二季度取得更好的成績。”
圍繞上半年“雙過半”目標任務,柳江區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壓實責任、真抓實干,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當前,柳江區正加快推進天天樂藥業等6個億元級項目投產,預計實現新增產值21億元。助推志格空調、花紅藥業等23家重點企業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和擴大產能。繼續實行“一把手”帶隊外出招商工作機制,以智能小家電、特色農業等為主攻方向精準招商,加快促成項目簽約落地。加快推進葛婆廟城中村改造、九曲印象等項目建設,力爭上半年總專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2%。二季度,柳江區力爭實現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6.0%,二產增加值同比增長4.9%,三產增加值同比增長5.2%。
柳江區區長李團表示:“我們將加快推進5000多畝糧食高產攻關示范區建設,推動蓮藕、香蔥、葡萄等‘八個萬畝’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力爭上半年蔬菜產量同比增長4.7%,水果產量同比增長5.6%。推動79個‘七個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全面提速,年度投資完成率已達42%。我們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雙牽頭的營利性服務業穩增長專班,緊盯文化、體育、娛樂業等4個空白行業進行‘破零’攻堅,推動13家基礎較好的重點企業培育取得新突破,力爭二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93億元,同比增長5.0%。”
記者:王磊 ?苗添雄 ?劉霏
通訊員:蘭德波 ?覃鵬
來源:《柳州日報》
當前正是玉米采摘上市的季節。6月12日,在柳江區成團鎮成團村六偶屯的一個農場內,一場鮮食糯玉米品鑒交流會舉行,28款不同品種的鮮食糯玉米集中亮相,吸引了農業專家、當地種植戶、種子公司負責人及采購商等約50人參與嘗鮮、交流對接。
嘉賓品鑒玉米
上午10時許,暄甜糯8號、都市甜糯8號、暄糯137號等鮮食玉米品種在田中生機勃勃地展露“身姿”,它們有的個大飽滿,體型與礦泉水瓶相當,有的小巧玲瓏,適宜家用廚具蒸煮。據了解,此次參展的鮮食玉米品種,有的是本地長期種植、深受市場歡迎的“經典款”,也有近年來引進試種、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的 “潛力股”。展臺上,熱氣騰騰的白糯、黑糯、加甜糯以及花糯等各類品種均有受眾,與會人員觀、聞、嘗,評出自己心中的最佳品種。
田中的玉米個大飽滿
在當地,小玉米變成了致富的“黃金棒”。“上星期玉米剛成熟,訂單密密來!”該農場負責人、本地種植戶覃梅麗與記者分享,農場近年引進試種的30畝花糯系列鮮食玉米頗受市場歡迎,畝產約2400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約為1.5元/斤,還帶動了當地種植大戶對該系列品種進行擴種,不僅在本地銷售,還實現了外銷。
蒸熟的玉米色澤金黃
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龔志宏表示,本次品鑒會展示的均是柳州本地試驗示范、推廣的優新糯玉米品種,接下來,農業技術人員將結合本地優勢資源發展鮮食玉米產業,提升鮮食玉米的品質與口感,推廣改良品種,推出適應市場的優質產品,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黎雙 ?劉心蕊
來源:柳州1號APP
6月13日,在柳江區成團鎮龍山村都龍屯,一片向日葵花海正值盛花期,金色的花朵在陽光下爭艷,可謂現實版“梵高的油畫”。游人穿行于田埂小徑,齊胸高的花朵隨風搖曳,成為夏日柳州近郊的一道亮麗景觀。
不同于城市公園的規整花田,都龍屯向日葵花海以當地的丘陵地貌為背景,頗有鄉村野趣。花田強烈的色彩對比,讓不少游客發出贊嘆,不少人穿行于花間小道打卡拍攝,還有游客自行準備了梯子以方便取景。
由于該片向日葵花海位于村莊后的田塊中,許多不熟悉路況的游客向村民問路方才找到。此外,向日葵還是一種經濟作物,前來拍照打卡的游客注意文明賞花。
記者:謝耘
來源:柳州1號APP
提要
柳江區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廣西云客戶端、《柳州日報》、《柳州新聞》、在柳州APP、柳州1號APP等多家媒體平臺紛紛將目光投向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熱土。鄉村振興的蓬勃畫卷、平安柳江的堅實步伐、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各媒體從不同視角,全方位呈現柳江區各領域蓬勃發展態勢。相關重點稿件讓我們一起回顧。
“滴滴滴……”近日,在廣西柳州市柳江石油氣有限公司氣瓶充裝站內,一場緊張有序的氣瓶充裝單位安全應急演練正在進行。演練現場警報聲驟然響起,瞬間打破了往日的寧靜,一場實戰化應急救援“大練兵”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演練由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柳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柳州市柳江石油氣有限公司共同舉辦,聚焦儲氣罐、運輸槽車、氣瓶泄漏以及火災等突發險情,旨在通過實戰演練,檢驗預案、錘煉隊伍、提升能力,為氣瓶充裝行業筑牢安全屏障。
演練現場。
“報告!液化石油氣運輸槽車閥門發生泄漏,現場有刺鼻氣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現場巡查人員緊急匯報,充裝站內瞬間進入“緊急狀態”。應急演練總指揮果斷啟動應急預案,各應急小組迅速響應、協同作戰。工作人員迅速扛起水管沖向液化石油氣運輸槽車,向空氣中泄露的“石油氣”進行噴灑稀釋,專業人員用專業堵漏器材對泄漏部位進行緊急封堵。隨后,警戒線迅速拉起,警示標識設置完畢,引導人員有序撤離。醫療救護人員攜帶擔架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對可能出現的“傷員”進行緊急救治。通訊聯絡組則爭分奪秒向應急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整個過程銜接緊密、忙而不亂,充分展現各應急小組的專業素養和協同作戰能力。
“此次演練不僅是對預案的檢驗,更是對實戰能力的錘煉。”應急演練總指揮梁春明在演練總結時表示,演練期間,市場監管部門與企業建立實時溝通機制,通過對講機、應急指揮平臺等渠道,確保信息傳遞“零延遲”,對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現場指導和調整。
通過此次實操演練,工作人員深刻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提升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下一步,柳江區將持續強化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筑牢行業安全屏障,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平安柳江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王海力 ?韋家雷?
來源:人民網
近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和村莊園的后廚里騰起裊裊熱氣。廚師們凌晨便開始忙碌,削去玉藕的銀白外皮,刀起刀落間,脆嫩的藕片在案板上堆疊成雪浪,經熱油翻炸、醬汁勾調,黃金藕盒等二十余道全藕宴菜品次第出鍋,荷香混著煙火氣在席間彌漫。
百朋鎮和村莊園全藕宴。蘭德波攝
百朋鎮和村莊園全藕宴。姚森友攝
如今,柳江區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雙季蓮藕種植基地,6.4萬畝荷塘碧波蕩漾,年產量超12萬噸,創造出超10億元的年產值奇跡。“柳江玉藕”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更暢銷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萬噸。“柳江玉藕”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憑借這一資源優勢,柳江區成功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黃金產業”,2024年百朋荷苑景區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帶動旅游消費超億元。
全藕宴。蘭德波攝
從晨光里的采藕人到餐桌前的食客,一根玉藕串聯起種植、加工、旅游的全鏈條,生動詮釋了“一片荷葉托三產,一根玉藕富一方”的鄉村振興圖景。
記者:蘭德波
來源:人民網
6月12日,以“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為主題的柳州市柳江區2025年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在柳江區文化館啟幕。活動以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全景呈現,全方位展現柳江區禁毒工作的鐵腕決心與創新實踐,發出堅決打好新時代人民禁毒戰爭的柳江強音,讓“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理念深入人心。
活動現場。
“禁毒斗爭任重道遠,絕不能有絲毫懈怠和麻痹大意!”柳江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培綠在啟動儀式上對2025年禁毒宣傳月活動及未來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他指出,當前禁毒斗爭形勢依然嚴峻,新型毒品加速變異、犯罪手段智能化升級、青少年涉毒風險日益凸顯。要以“零容忍”態度深化禁毒斗爭,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先,要求各級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將禁毒宣傳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實抓牢;聚焦青少年群體,筑牢“無毒校園”防護屏障;強化部門協同聯動,構建“打防管控宣”五位一體治理格局;要以此次宣傳月為契機,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禁毒宣傳教育,號召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
文藝匯演在非遺竹竿舞《竹竿樂》中震撼開場,聲聲清脆敲擊是“毒網破裂”的脆響,用壯鄉符號詮釋“齊心破毒障”的深刻寓意。小品《醒悟》直擊人心,演員以精湛演技刻畫了一個家庭因毒品而破碎、主人公在強制隔離戒毒中痛徹心扉最終幡然醒悟的曲折歷程,讓現場觀眾為之動容。歌舞《禁毒共擔當》則將活動推向高潮,警花們化身堅毅的宣傳戰士,用深情歌聲與颯爽舞姿傳遞出警民同心、共守無毒家園的磅礴力量。
文藝演出現場。
表演尾聲,全體肅立,莊嚴宣誓:“我宣誓: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吸毒、不販毒、不制毒、不種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鏗鏘誓言在文化館上空回蕩,線上直播間被“向毒品說不”的彈幕刷屏。
此次活動不僅是柳江區禁毒工作的階段性展示,更是吹響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的沖鋒號。該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創新宣傳形式,深化源頭治理,凝聚最廣泛社會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的莊嚴承諾,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無毒“綠蔭”,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柳江、法治柳江貢獻禁毒力量。
記者:鐘奇雄 ?覃寧寧
來源:人民網
圖為韋錦東(右一)在收購五彩椒。牙春柳 攝
“好貨不能困在山里!”韋錦東暗下決心,要為家鄉農產品打開銷路。他毅然放棄大城市的高收入工作,辭職返鄉創辦廣西國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網絡宣傳推廣,銷售柳江農特產品,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創業初期,鄉鎮快遞物流成本高,嚴重制約線上銷售。為突破這一困局,韋錦東果斷自購運輸車輛,在土博鎮開設菜鳥驛站,專門收購五彩椒等農特產品。從此,他的手機24小時待機,隨時響應農戶需求。
“曾有一次暴雨夜,農戶的五彩椒急需外運,韋錦東當即冒雨驅車進山,泥濘的小路數次讓車輪打滑陷入泥坑,他不顧安危全力搶運,只為保住農戶辛苦種植的成果。”公司合伙人韋文新回憶道。
2022年,以韋錦東為法人代表的廣西壯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打造五彩椒全產業供應鏈。如今,走進該公司倉庫,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打包、貼單;專業物流車輛每日穿梭于鄉間小道,將一車車新鮮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
物流瓶頸突破后,韋錦東深知,要讓家鄉的農產品真正“火”起來,電商是關鍵。他迅速組建專業電商團隊,打造設備齊全的直播間,讓數字經濟的春風吹進大山,為鄉村振興賦能。通過網絡直播,訂單紛至沓來,大山里的農貨跨越千山萬水,走進廣東、湖南、江西等多個省市千家萬戶。2024年,電商團隊網絡銷售五彩椒達58900單。
圖為韋錦東(左一)在直播賣貨。牙春柳 攝
為消除種植戶后顧之憂,廣西壯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五彩椒保底收購政策。無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公司均以穩定價格收購,徹底打消種植戶的顧慮。據統計,2024年,韋錦東帶領團隊銷售五彩椒150萬噸,聯農帶農270戶,戶均增收700元,公司產值達500萬元。如今,五彩椒成為村民的“致富椒”,為鄉村振興添上絢麗色彩。
廣西壯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還與柳州市柳江區殘疾人聯合會攜手共建廣西陽光助殘基地,幫扶土博鎮120戶殘疾人家庭種植五彩椒。公司為殘疾人家庭免費提供五彩椒苗、肥料、地膜等生產物資,定期邀請專家開展種植培訓,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助殘基地成立以來,共開展10期五彩椒種植技術培訓,受眾500余人次。
“以前種植五彩椒全憑經驗,收成差、賣不上價,心里直犯愁。”種植戶覃相賢說,韋錦東不僅免費送來種苗和肥料,還帶著專家手把手教技術,并承諾保底收購,再也不用擔心辛苦種出來的五彩椒爛在地里。
韋錦東長期關注殘疾人就業幫扶領域,積極聘用身殘志堅的群眾到公司任職。從開拓物流渠道,到電商直播熱銷,再到愛心助殘幫扶,韋錦東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他的努力贏得鄉親們的認可,更收獲諸多榮譽:2021年柳州螺螄粉青年創業方案設計大賽三等獎;2022年柳江區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2023年第三屆廣西農民工創業大賽優秀獎,并榮獲柳州市“十佳青年領頭雁”提名獎。
“我是土生土長的土博人,能為家鄉農業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是我最大的幸福。”韋錦東表示,下一步,他將深入挖掘柳江農特產品種植、加工故事,打造“從田間到舌尖”的沉浸式體驗,積極搭建農旅融合新場景,通過產業升級帶動村民增收,讓鄉村振興夢想照進現實。
記者:牙春柳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村民在采摘辣椒。姚瑋懌 攝
“今年試種的樟樹港辣椒長勢好,個頭勻稱、肉質厚實,有望迎來好收成。”村民覃翠花雙手麻利地摘下一把辣椒,額頭的汗珠也掩不住她臉上的笑意。柳江區拉堡鎮基隆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健明介紹,這種引自湖南的樟樹港辣椒辣味柔和、帶有獨特清香,深受市場歡迎,已成為村里重點推廣的“致富椒”。
隨著采收工作全面展開,基隆村大木利屯的新品辣椒陸續上市。不遠處的大棚里,整齊堆放的泡沫箱裝滿了剛采摘的辣椒,工人們正忙著裝車封裝,準備發往市場。收購商馮偉來仔細分揀剛采摘的樟樹港辣椒,“這批樟樹港辣椒皮薄肉厚、辣度適中,在廣州、上海、長沙的餐飲市場特別搶手。”他拿起幾根青翠油亮的辣椒介紹道。
據了解,拉堡鎮基隆村大木利屯今年試種3畝新品辣椒,預計畝產可達6000斤,產值2.4萬元,當前市場收購價穩定在每斤3.5元至4.5元之間,每日采收量達80斤。隨著辣椒進入盛產期,后期采收量將持續增加,整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新品辣椒的成功上市,展現了拉堡鎮特色農業的發展潛力。未來,拉堡鎮將繼續探索農業產業升級,擴大種植規模,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更多農戶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姚瑋懌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13日,2025年柳州市鮮食糯玉米品種品鑒交流會12日在成團鎮成團村六偶屯柳江區果道夫家庭農場舉行,眾多農技專家、種植戶以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代表齊聚一堂,探尋玉米產業提質增效新路徑。
品鑒環節,28個玉米品種經蒸煮后整齊陳列,專家們根據玉米外觀、氣味、色澤、甜度、糯性等方面進行評判。
圖為品鑒交流會現場。韋新娜 攝
“我今年種植玉米30畝,銷路不愁,這次特意來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尋找優質新品種。”種植戶韋吉冰道出許多參會同行心聲,通過現場觀摩,種植戶對玉米新品種有了更直觀、深入的了解,為今后選種提供重要參考。
活動中,與會人員還深入玉米種植田間,沉浸式觀察玉米植株的整體形態、果穗的大小及色澤變化,農技專家圍繞不同玉米品種的生長周期特征、實際產量表現、籽粒品質特點等方面進行講解,將理論知識與田間觀察相結合,讓大家在親眼所見、親手感觸中,對玉米有更清晰、立體的認知。
“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對推動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例如,我們推廣暄甜糯6號、暄甜糯8號、農科糯336、京科糯768等品種,既滿足種植戶對產量和適應性的需求,也契合消費者對口感與營養的追求,在鮮食玉米市場中具備較強競爭力。”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龔志宏表示,希望通過此類活動,不斷優化鮮食糯玉米品種結構,讓鮮食糯玉米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此次活動旨在搭建良好交流平臺,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柳州市種子協會、成團鎮農業服務中心等技術、產業部門與種植基地緊密協作,通過產學研融合,引進國內優新品種和培育地方特色品種,為柳江區玉米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注入動能。下一步,柳江區將持續發力農業科技創新,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力度,助力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記者:韋新娜
來源:中國新聞網
柳江區百朋鎮享有“中國玉藕之鄉”的盛譽,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雙季蓮藕”生產基地,當地得天獨厚的水土氣候條件孕育出品質上乘的柳江玉藕,具有“鮮、白、嫩、脆”的特點。今年春季,玉藕種植面積達3.4萬畝,預計畝產量3500斤。玉藕早期上市時收購價可達10元/斤,銷售高峰期日發貨量超過80萬斤。憑借優異品質,柳江玉藕在市場上廣受歡迎,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海外,年出口量突破1萬噸,穩居柳江區出口農產品首位。
百朋鎮萬畝荷塘。(蘭德波攝)
“廣西倆老表”在藕田里直播賣藕。(朱柳融攝)
“廣西倆老表”與農戶向廣大網友展示百朋玉藕。(周夢玉攝)
農戶在藕田中挖藕。(周夢玉攝)
村民忙著裝運玉藕。(蘭德波攝)
村民在集中清洗玉藕。(羅春宇攝)
清洗池中的百朋玉藕。(韋蒙玲攝)
綠意盎然的百朋荷苑景區。(蘭德波攝)
游客乘坐小火車穿梭荷塘。(韋蒙玲攝)
游客在荷花叢中拍照留念。(蘭德波攝)
百朋全藕宴。(陸介廣攝)
記者:蘭德波 ?韋蒙玲
來源:廣西云客戶端
來源:《柳州新聞》
今年以來,柳江區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柳州市對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一產破局提升、二產乘勢而上、三產破冰提升”思路,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推進“七個一批”項目,實現一二三產協同高效發展,全力沖刺“雙過半”目標任務。
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是集藥材種植、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重點中成藥企業,也是柳江區的老牌企業。近年來,企業加快轉型發展,全力推進工廠整體搬遷項目。由于企業的特殊性,在搬遷的過程中,企業面臨著生產場地建設要求高、相關證件辦理繁瑣、新廠通水通電耗時久等諸多挑戰。對此,柳江區加大服務企業力度,積極推動新廠建設各項工作提速。“從柳江區委、區政府到各個部門,都為我們企業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感到很貼心!”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黨總支部書記、董事長韋飛燕表示,只要企業遇到問題,無論節假日,也不分上下班時間,柳江區相關部門都會積極想辦法協調解決,對企業各項工作推進起到了關鍵作用。
柳江區“保姆式”的服務,讓企業生產更有干勁。今年以來,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積極轉變銷售模式,在承受內外部雙重壓力的情況下,企業逆勢而上,今年1月至5月產值同比增長17.6%。如今,新廠房的搬遷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部分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
記者了解到,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整體搬遷項目預計投資額6億元至8億元,占地面積201畝,分兩期完成。一期現已基本建成,達產后年產值將達20億元。下一步,企業將加大研發力度,挖掘產品新的應用賽道,積極構建“出海”戰略,全力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新產品,闊步向大健康產業邁進。韋飛燕說:“政府的積極幫助,讓企業不敢懈怠,相信二季度以后,市場會有所回升,通過驗證的劑型就可以馬上展開規模生產,我們有信心去面對市場。”
今年以來,柳江區從營商環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領域著手,聚焦汽車零部件、機械制造、食品農產品加工、建材等各類產業,為項目提供貼心服務,確保企業順利投產、達產。今年1月至5月,柳江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6.08億元,同比增長6.5%,工業振興步伐不斷加快。
柳江區工信局局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羅尼爾表示,圍繞上半年工作目標任務,柳江進一步提升重點產業和企業服務質量,因企施策,做好減產企業貼心服務,進一步縮小減停產企業面,全力以赴推進“七個一批”項目,力爭工業投資有新的突破,努力實現上半年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68.1億元目標,實現“雙過半”。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優質的服務也吸引著更多企業進駐柳江區。今年以來,柳江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鎖定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綠色低碳、現代農業等產業。重點對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開展招商考察活動,推動了7個謀劃類項目和13個洽談類項目,形成“全員招商”氛圍。
柳江區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李哲介紹,二季度,錨定“雙過半”目標,柳江通過“七個一批”項目推進,把在談項目變為簽約項目,對目前在談成熟的大項目,加快洽談力度,確保6月份再簽約2到3個項目,完成簽約投資額目標。同時,強化落地項目服務,重點已簽約的7個項目要加快開工建設。
大項目要抓好,小企業也不能落下。在廣西京桂電器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經理梁忠華告訴記者,今年1—5月,公司實現了銷售額同比增長50%的好成績。今年以來,柳江區通過帶著家電產品進鄉村、進社區、進平臺、進政企單位、進展會的“五進”形式,加大對國家家電消費補貼等政策的宣傳推廣力度,多維度、全方位推動企業銷售再上新臺階。廣西京桂電器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梁忠華說:“柳江區政府不僅帶著我們進鄉鎮、進社區,還在新媒體平臺推廣上給我們很大的指導,讓我們企業對發展更加有信心,在二季度取得更好的成績。”
圍繞上半年“雙過半”目標任務,柳江區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壓實責任、真抓實干,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當前,柳江區正加快推進天天樂藥業等6個億元級項目投產,預計實現新增產值21億元。助推志格空調、花紅藥業等23家重點企業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和擴大產能。繼續實行“一把手”帶隊外出招商工作機制,以智能小家電、特色農業等為主攻方向精準招商,加快促成項目簽約落地。加快推進葛婆廟城中村改造、九曲印象等項目建設,力爭上半年總專包建筑業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2%。二季度,柳江區力爭實現一產增加值同比增長6.0%,二產增加值同比增長4.9%,三產增加值同比增長5.2%。
柳江區區長李團表示:“我們將加快推進5000多畝糧食高產攻關示范區建設,推動蓮藕、香蔥、葡萄等‘八個萬畝’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力爭上半年蔬菜產量同比增長4.7%,水果產量同比增長5.6%。推動79個‘七個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全面提速,年度投資完成率已達42%。我們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雙牽頭的營利性服務業穩增長專班,緊盯文化、體育、娛樂業等4個空白行業進行‘破零’攻堅,推動13家基礎較好的重點企業培育取得新突破,力爭二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93億元,同比增長5.0%。”
記者:王磊 ?苗添雄 ?劉霏
通訊員:蘭德波 ?覃鵬
來源:《柳州日報》
當前正是玉米采摘上市的季節。6月12日,在柳江區成團鎮成團村六偶屯的一個農場內,一場鮮食糯玉米品鑒交流會舉行,28款不同品種的鮮食糯玉米集中亮相,吸引了農業專家、當地種植戶、種子公司負責人及采購商等約50人參與嘗鮮、交流對接。
嘉賓品鑒玉米
上午10時許,暄甜糯8號、都市甜糯8號、暄糯137號等鮮食玉米品種在田中生機勃勃地展露“身姿”,它們有的個大飽滿,體型與礦泉水瓶相當,有的小巧玲瓏,適宜家用廚具蒸煮。據了解,此次參展的鮮食玉米品種,有的是本地長期種植、深受市場歡迎的“經典款”,也有近年來引進試種、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的 “潛力股”。展臺上,熱氣騰騰的白糯、黑糯、加甜糯以及花糯等各類品種均有受眾,與會人員觀、聞、嘗,評出自己心中的最佳品種。
田中的玉米個大飽滿
在當地,小玉米變成了致富的“黃金棒”。“上星期玉米剛成熟,訂單密密來!”該農場負責人、本地種植戶覃梅麗與記者分享,農場近年引進試種的30畝花糯系列鮮食玉米頗受市場歡迎,畝產約2400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約為1.5元/斤,還帶動了當地種植大戶對該系列品種進行擴種,不僅在本地銷售,還實現了外銷。
蒸熟的玉米色澤金黃
廣西鄉村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龔志宏表示,本次品鑒會展示的均是柳州本地試驗示范、推廣的優新糯玉米品種,接下來,農業技術人員將結合本地優勢資源發展鮮食玉米產業,提升鮮食玉米的品質與口感,推廣改良品種,推出適應市場的優質產品,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黎雙 ?劉心蕊
來源:柳州1號APP
6月13日,在柳江區成團鎮龍山村都龍屯,一片向日葵花海正值盛花期,金色的花朵在陽光下爭艷,可謂現實版“梵高的油畫”。游人穿行于田埂小徑,齊胸高的花朵隨風搖曳,成為夏日柳州近郊的一道亮麗景觀。
不同于城市公園的規整花田,都龍屯向日葵花海以當地的丘陵地貌為背景,頗有鄉村野趣。花田強烈的色彩對比,讓不少游客發出贊嘆,不少人穿行于花間小道打卡拍攝,還有游客自行準備了梯子以方便取景。
由于該片向日葵花海位于村莊后的田塊中,許多不熟悉路況的游客向村民問路方才找到。此外,向日葵還是一種經濟作物,前來拍照打卡的游客注意文明賞花。
記者:謝耘
來源:柳州1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