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螺螄粉的走俏,螺螄粉原材料種養殖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眼下,正是螺螄養殖的時節,群眾趁著晴好天氣,投放螺苗,精心管護,靜等豐收。
5月14日,記者走進柳江區螺螄養殖產業示范區看到,工人們穿著雨筒鞋,走進荷田,將螺苗分裝、拋散……一顆顆螺苗“叮咚”沉入水底,一派繁忙勞作的景象。
據該示范區負責人蘭健勇介紹,本批次螺螄養殖采用“藕+螺+漁”綜合種養模式,先種植太空蓮,在此基礎上套養螺螄,達到綜合利用藕田水體立體空間的目的。本次螺苗投放,是在之前螺螄養殖的基礎上,再次投放3000斤,防止品種退化。
今年5月,該示范區和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共同引進螺螄籠式吊養生態養殖技術測試,將螺苗放入吊籠里,在池塘水上養殖,經過一段時間的數據記錄,調整養殖模式,通過池塘上層吊養螺螄,下層養魚蝦,可有效防止福壽螺對螺螄生態位侵占,充分發揮池塘多層次的空間優勢,提高池塘單產養殖經濟效益。同時,該模式是高效碳匯漁業,螺螄通過攝食魚蝦排泄物和殘餌培養的藻類,有效阻斷了有機物質的過度沉積和水體富營養化的形成,提高池塘自身凈化能力,降低魚蝦發病率,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
“每個吊籠放養2斤螺苗,期間要合理調節水質、進行病害防治。從放養螺苗到豐收,預計要5個月,一年可養殖2批,畝產量約3000斤,比采用‘藕+螺+漁’綜合種養模式的養殖期縮短2個月,畝產增加2000斤。”蘭健勇說。目前,該養殖技術還處在測試階段。
近年來,里高鎮大力發展螺螄生態養殖產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解決養殖銷售“一條龍”服務。同時,該鎮還為脫貧戶和監測戶提供螺螄養殖產業獎補,實行500—900元/畝,提高群眾養殖螺螄的積極性,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2024年,該鎮螺螄養殖1120畝,預計畝產量1200—1500斤,年產值約350萬元。(王海力? 蘭德波? 羅春宇)
近年來,隨著螺螄粉的走俏,螺螄粉原材料種養殖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眼下,正是螺螄養殖的時節,群眾趁著晴好天氣,投放螺苗,精心管護,靜等豐收。
5月14日,記者走進柳江區螺螄養殖產業示范區看到,工人們穿著雨筒鞋,走進荷田,將螺苗分裝、拋散……一顆顆螺苗“叮咚”沉入水底,一派繁忙勞作的景象。
據該示范區負責人蘭健勇介紹,本批次螺螄養殖采用“藕+螺+漁”綜合種養模式,先種植太空蓮,在此基礎上套養螺螄,達到綜合利用藕田水體立體空間的目的。本次螺苗投放,是在之前螺螄養殖的基礎上,再次投放3000斤,防止品種退化。
今年5月,該示范區和廣西水產科學研究院、市漁業技術推廣站共同引進螺螄籠式吊養生態養殖技術測試,將螺苗放入吊籠里,在池塘水上養殖,經過一段時間的數據記錄,調整養殖模式,通過池塘上層吊養螺螄,下層養魚蝦,可有效防止福壽螺對螺螄生態位侵占,充分發揮池塘多層次的空間優勢,提高池塘單產養殖經濟效益。同時,該模式是高效碳匯漁業,螺螄通過攝食魚蝦排泄物和殘餌培養的藻類,有效阻斷了有機物質的過度沉積和水體富營養化的形成,提高池塘自身凈化能力,降低魚蝦發病率,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
“每個吊籠放養2斤螺苗,期間要合理調節水質、進行病害防治。從放養螺苗到豐收,預計要5個月,一年可養殖2批,畝產量約3000斤,比采用‘藕+螺+漁’綜合種養模式的養殖期縮短2個月,畝產增加2000斤。”蘭健勇說。目前,該養殖技術還處在測試階段。
近年來,里高鎮大力發展螺螄生態養殖產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解決養殖銷售“一條龍”服務。同時,該鎮還為脫貧戶和監測戶提供螺螄養殖產業獎補,實行500—900元/畝,提高群眾養殖螺螄的積極性,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2024年,該鎮螺螄養殖1120畝,預計畝產量1200—1500斤,年產值約350萬元。(王海力? 蘭德波? 羅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