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記者走進位于柳江區成團鎮渡村開發區的柳州市創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鄉食品”)生產車間,現場一片繁忙而火熱的景象:原料區的大米正“排隊”等待加工,自動化生產線飛速運轉,出粉、分揀、裝包等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倉庫里叉車往來穿梭,滿載產品的貨車整裝待發,即將奔赴全國各地。
據創鄉食品董事長熊英介紹,他從父輩手中接過米粉制作接力棒,帶領公司憑借深厚工藝底蘊,在設備研發、創新米粉生產等領域精耕細作,發展成為“精制米粉”企業典范。投產前,公司精準把脈市場需求,量身定制產品,以嚴苛品控與貼心服務,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產品如今供不應求。
該公司占地20畝,建筑面積達20000平方米。10條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生產線晝夜不息,干米粉年產能7萬噸,年產值達2億元,這背后是企業“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創新實踐。依托當地優質成團大米資源,創鄉食品將“萬畝糧田一碗粉”的愿景變為現實,并通過農業訂單模式,與農戶簽訂大米、酸豆角等原料供應協議,讓田間地頭的稻浪、菜畦轉化為村民增收的“真金白銀”。
“在這里工作,既能顧家又有盼頭!”從投產便入職的覃蘭彩笑得合不攏嘴。目前,創鄉食品已吸納上百名當地勞動力就業,隨著新生產線的籌備落地,將有更多群眾就近就業。
“柳州螺螄粉已成為走向世界的中國美食名片,我們要做這張名片背后最堅實的‘米粉后盾’!”談及未來,熊英目光堅定。企業將扎根柳江,深挖本地資源潛力,在產品創新、品質升級與市場開拓上持續發力,讓“柳江味道”香飄全國。
從一粒米到一碗粉,從田間地頭到家門口就業,創鄉食品探索出一條以科技賦能產業、以產業帶動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在傳統產業里闖出融合創新、助農興業新局的這碗滿載民生溫度的米粉,正掀開柳江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記者:蘭德波
6月18日,記者走進位于柳江區成團鎮渡村開發區的柳州市創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鄉食品”)生產車間,現場一片繁忙而火熱的景象:原料區的大米正“排隊”等待加工,自動化生產線飛速運轉,出粉、分揀、裝包等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倉庫里叉車往來穿梭,滿載產品的貨車整裝待發,即將奔赴全國各地。
據創鄉食品董事長熊英介紹,他從父輩手中接過米粉制作接力棒,帶領公司憑借深厚工藝底蘊,在設備研發、創新米粉生產等領域精耕細作,發展成為“精制米粉”企業典范。投產前,公司精準把脈市場需求,量身定制產品,以嚴苛品控與貼心服務,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產品如今供不應求。
該公司占地20畝,建筑面積達20000平方米。10條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生產線晝夜不息,干米粉年產能7萬噸,年產值達2億元,這背后是企業“科技賦能傳統產業”的創新實踐。依托當地優質成團大米資源,創鄉食品將“萬畝糧田一碗粉”的愿景變為現實,并通過農業訂單模式,與農戶簽訂大米、酸豆角等原料供應協議,讓田間地頭的稻浪、菜畦轉化為村民增收的“真金白銀”。
“在這里工作,既能顧家又有盼頭!”從投產便入職的覃蘭彩笑得合不攏嘴。目前,創鄉食品已吸納上百名當地勞動力就業,隨著新生產線的籌備落地,將有更多群眾就近就業。
“柳州螺螄粉已成為走向世界的中國美食名片,我們要做這張名片背后最堅實的‘米粉后盾’!”談及未來,熊英目光堅定。企業將扎根柳江,深挖本地資源潛力,在產品創新、品質升級與市場開拓上持續發力,讓“柳江味道”香飄全國。
從一粒米到一碗粉,從田間地頭到家門口就業,創鄉食品探索出一條以科技賦能產業、以產業帶動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在傳統產業里闖出融合創新、助農興業新局的這碗滿載民生溫度的米粉,正掀開柳江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記者:蘭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