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水稻
當前柳江區早稻已進入孕穗抽穗期,中稻生產全面展開,為做好當前及下一步的抗早減災工作,建議在生產實踐中采取以下綜合措施:
(一)加強田間水分管理
對缺水干早的田塊要及早抽水灌溉,確保水稻正常抽穗、揚花和灌漿。對持續35℃以上高溫、有水源的地區,灌溉5-10厘米深水,以減輕熱害。
(二)施好葉面肥
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碧護(0.136%赤霉·吲哚·蕓苔素)等葉面肥,增強水稻調控功能,以增強植株抗逆能力,防植株因旱早衰,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大量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按照水稻需肥規律和特點,堅持配方平衡施肥、平穩促進、全面深施與靈活調節的原則。推行基肥深層施肥技術,缺硅土壤增施含硅復合肥,增強植株強度。
(三)施用抗旱劑
在旱情開始前,噴施磷酸二氫鉀+碧護(0.136%赤霉·吲哚·蕓苔素),激發植株內源激素,活化細胞,提高植株持水能力。當土壤中有效水含量減少,植株開始出現暫時卷葉時,噴施減蒸騰劑(如以黃腐酸為主要成分的旱地龍),減輕水分喪失,提高抗旱能力。對當前受災較為嚴重的田塊,可施用抗旱劑,減少植株蒸騰耗水。
(四)加強病蟲害防控
重點抓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蜈、二化螟、臺灣大螟、稻瘟病、稻曲病防治。注意在高濕條件下,特別是35℃以上的高溫天氣下噴施化學農藥,容易產生藥害,且按照常規用藥量和兌水量,藥效會明顯下降。因此,如要在高溫干早天氣條件下施藥,應盡量避開高溫時段,并適當增加用藥量和用水量。
(五)選用抗旱能力強的中稻品種
選擇抗旱能力強的水稻品種,一般陸稻比水稻品種耐旱,秈稻比粳稻品種抗旱、大穗少蘗型品種受旱時穗長、單穗重和產量減少率低。水稻雜交育成的品種和秈、粳稻雜交育成的品種有良好的抗旱性。抗(耐)旱性強的品種,遇水后植株生長的恢復力較強,要高產、優質、耐旱統籌兼顧。
(六)增強秧苗耐旱性
當前處于中稻播種育秧的關鍵時期,要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確保秧苗不受旱,堅持旱育旱管,增強秧苗耐旱性,注重秧苗化學調控,強根系、控長促蘗,培育壯秧。對因過度干旱秧苗葉片出現發黃甚至萎蔫的,要及時補水,保障正常需水。
(七)改種和補種其它作物
如果過度干旱導致無法播種或適時插秧的,及時指導改種玉米、大豆、紅薯等旱糧作物。如晚稻水源不能保證的,可蓄留再生稻。蓄再生稻的田塊不能斷水過早,要保持田間濕潤,在早稻收獲前7-10天每畝用尿素10公斤左右促芽萌發,防止早衰,早稻要適當早收,注意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等,保障糧食安全。
二、玉米
(一)廣辟水源,科學抗旱
對于旱情顯現的玉米田,要克服觀望等雨的麻痹思想,充分利用一切抗旱水源,開溝引渠,及時灌溉;要擴大灌溉面積。爭取快澆、多澆、澆好。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推廣應用噴灌、溝灌、分段灌、小畦灌、管道輸水、隔溝交替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分利用率,減輕高溫干旱對玉米造成的不利影響。
(二)因地制宜,分類管理
根據不同苗情,合理調配灌溉順序,即先灌處于開花吐絲期的玉米,再灌生長至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后灌苗期的玉米,想方設法減少田間水分蒸發。
(三)肥水齊攻,促進生長發育
柳江區春玉米均處于開花授粉階段,高溫干旱將導致花粉、花絲生命力下降,影響授粉結實。應在澆好開花水的基礎上,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提高結實率。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 800-1000倍液或旱地龍500-1000倍液,降溫增濕,提高植株抗旱能力。減少產量損失。
(四)加強蟲害防治
加強監測預報,科學指導防治。以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粘蟲、蚜蟲等為重點,采用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安全用藥等綜合防治措施。
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一)及時收獲
針對已處于收獲期的大豆,根據鮮食或籽粒用途分類采收。鮮食大豆在豆莢鼓粒飽滿、莢色為綠色)、籽粒包衣還未脫落時,及時采收上市。籽粒大豆在葉片完全脫落、籽粒呈現橢圓時,選擇在晴天收獲、翻曬、脫粒、入庫。
(二)澆水補墑
針對目前尚處于生長發育期不宜收獲的大豆和玉米,若發現田間出現旱象,要盡可能開辟水源,引水灌溉,滿足植株對水分需求,促進植株生長,實現穩產保產。如無灌溉條件,可采取葉面噴施抗早保水劑、生長調節劑等方式,增強大豆、玉米抗旱能力。灌溉或葉面噴施應在早晚溫度相對較低時進行,切忌午間高溫時操作,避免燒苗或藥害發生。
(三)加強病蟲害防控
加強田間監測調查,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病蟲害防控。大豆以根腐病、豆莢螟、蚜蟲、食心蟲等為防治重點,及時拔除田間重病株,減少傳播。突出間(套)種大豆、玉米主要病蟲害協調防控,綜合應用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安全用藥等技術措施,合理利用高效植保器械,切實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蟲危害損失。
(四)及時改種其他作物
因干旱絕收的田塊,要結合實際,抓住季節,打破常規,做好改種指導工作。對改種有困難的地方,可抓緊犁耙、曬地保墑,為秋冬種打好基礎。
?
?
??????????????????????????????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
????????????????????????????????? 2023年6月12日
?
一、水稻
當前柳江區早稻已進入孕穗抽穗期,中稻生產全面展開,為做好當前及下一步的抗早減災工作,建議在生產實踐中采取以下綜合措施:
(一)加強田間水分管理
對缺水干早的田塊要及早抽水灌溉,確保水稻正常抽穗、揚花和灌漿。對持續35℃以上高溫、有水源的地區,灌溉5-10厘米深水,以減輕熱害。
(二)施好葉面肥
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碧護(0.136%赤霉·吲哚·蕓苔素)等葉面肥,增強水稻調控功能,以增強植株抗逆能力,防植株因旱早衰,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大量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按照水稻需肥規律和特點,堅持配方平衡施肥、平穩促進、全面深施與靈活調節的原則。推行基肥深層施肥技術,缺硅土壤增施含硅復合肥,增強植株強度。
(三)施用抗旱劑
在旱情開始前,噴施磷酸二氫鉀+碧護(0.136%赤霉·吲哚·蕓苔素),激發植株內源激素,活化細胞,提高植株持水能力。當土壤中有效水含量減少,植株開始出現暫時卷葉時,噴施減蒸騰劑(如以黃腐酸為主要成分的旱地龍),減輕水分喪失,提高抗旱能力。對當前受災較為嚴重的田塊,可施用抗旱劑,減少植株蒸騰耗水。
(四)加強病蟲害防控
重點抓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蜈、二化螟、臺灣大螟、稻瘟病、稻曲病防治。注意在高濕條件下,特別是35℃以上的高溫天氣下噴施化學農藥,容易產生藥害,且按照常規用藥量和兌水量,藥效會明顯下降。因此,如要在高溫干早天氣條件下施藥,應盡量避開高溫時段,并適當增加用藥量和用水量。
(五)選用抗旱能力強的中稻品種
選擇抗旱能力強的水稻品種,一般陸稻比水稻品種耐旱,秈稻比粳稻品種抗旱、大穗少蘗型品種受旱時穗長、單穗重和產量減少率低。水稻雜交育成的品種和秈、粳稻雜交育成的品種有良好的抗旱性。抗(耐)旱性強的品種,遇水后植株生長的恢復力較強,要高產、優質、耐旱統籌兼顧。
(六)增強秧苗耐旱性
當前處于中稻播種育秧的關鍵時期,要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確保秧苗不受旱,堅持旱育旱管,增強秧苗耐旱性,注重秧苗化學調控,強根系、控長促蘗,培育壯秧。對因過度干旱秧苗葉片出現發黃甚至萎蔫的,要及時補水,保障正常需水。
(七)改種和補種其它作物
如果過度干旱導致無法播種或適時插秧的,及時指導改種玉米、大豆、紅薯等旱糧作物。如晚稻水源不能保證的,可蓄留再生稻。蓄再生稻的田塊不能斷水過早,要保持田間濕潤,在早稻收獲前7-10天每畝用尿素10公斤左右促芽萌發,防止早衰,早稻要適當早收,注意防治稻飛虱、稻葉蟬等,保障糧食安全。
二、玉米
(一)廣辟水源,科學抗旱
對于旱情顯現的玉米田,要克服觀望等雨的麻痹思想,充分利用一切抗旱水源,開溝引渠,及時灌溉;要擴大灌溉面積。爭取快澆、多澆、澆好。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推廣應用噴灌、溝灌、分段灌、小畦灌、管道輸水、隔溝交替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分利用率,減輕高溫干旱對玉米造成的不利影響。
(二)因地制宜,分類管理
根據不同苗情,合理調配灌溉順序,即先灌處于開花吐絲期的玉米,再灌生長至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后灌苗期的玉米,想方設法減少田間水分蒸發。
(三)肥水齊攻,促進生長發育
柳江區春玉米均處于開花授粉階段,高溫干旱將導致花粉、花絲生命力下降,影響授粉結實。應在澆好開花水的基礎上,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提高結實率。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 800-1000倍液或旱地龍500-1000倍液,降溫增濕,提高植株抗旱能力。減少產量損失。
(四)加強蟲害防治
加強監測預報,科學指導防治。以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粘蟲、蚜蟲等為重點,采用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安全用藥等綜合防治措施。
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
(一)及時收獲
針對已處于收獲期的大豆,根據鮮食或籽粒用途分類采收。鮮食大豆在豆莢鼓粒飽滿、莢色為綠色)、籽粒包衣還未脫落時,及時采收上市。籽粒大豆在葉片完全脫落、籽粒呈現橢圓時,選擇在晴天收獲、翻曬、脫粒、入庫。
(二)澆水補墑
針對目前尚處于生長發育期不宜收獲的大豆和玉米,若發現田間出現旱象,要盡可能開辟水源,引水灌溉,滿足植株對水分需求,促進植株生長,實現穩產保產。如無灌溉條件,可采取葉面噴施抗早保水劑、生長調節劑等方式,增強大豆、玉米抗旱能力。灌溉或葉面噴施應在早晚溫度相對較低時進行,切忌午間高溫時操作,避免燒苗或藥害發生。
(三)加強病蟲害防控
加強田間監測調查,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病蟲害防控。大豆以根腐病、豆莢螟、蚜蟲、食心蟲等為防治重點,及時拔除田間重病株,減少傳播。突出間(套)種大豆、玉米主要病蟲害協調防控,綜合應用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安全用藥等技術措施,合理利用高效植保器械,切實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病蟲危害損失。
(四)及時改種其他作物
因干旱絕收的田塊,要結合實際,抓住季節,打破常規,做好改種指導工作。對改種有困難的地方,可抓緊犁耙、曬地保墑,為秋冬種打好基礎。
?
?
??????????????????????????????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
?????????????????????????????????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