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5月29日,《柳州新聞》聚焦柳江,以《弘揚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柳江區打造“紅色薪火”思政實踐課堂》為題,報道柳江區創新思政教育,在成團會議舊址打造“紅色薪火”實踐課堂,將紅色文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青少年提供豐富的紅色文化體驗,充分展現柳江區在思政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
5月27日,柳江區在廣西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團會議舊址打造了“紅色薪火”思政實踐課堂,來自成團中心小學76名同學在現場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這是柳江區打造有溫度思政課的創新實踐。
“熊柳生陸陸續續把他的家產都賣掉了,籌措我們黨活動的經費。”在成團會議舊址,老師給同學們講解了中共柳州黨史和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成團會議舊址位于成團鎮靈江村,主體建筑由碉樓、熊柳生故居和中共柳州歷史陳列館三個部分組成。1948年2月14日,中共桂柳區工委在熊柳生家舉辦“昆侖山”第一期黨員干部訓練班;1949年2月,中共廣西省農委會議在此召開,這兩次會議合稱為成團會議,成團會議為解放廣西奠定了基礎。通過這堂“紅色薪火”思政實踐課,同學們深受教育。
柳江區成團中心小學學生韋元貞說,熊柳生為了革命事業傾家蕩產,但他還是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自己心里十分震撼。大家要傳承紅色基因,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新時代紅色基因的傳承人。
柳江區成團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副校長覃露霞說,同學們來到實地進行思政課的教育,這對于他們對黨的認識、對建設家鄉的感情,會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希望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承先輩的遺志,把祖國和家鄉都建設好。
近年來,柳江區在做好舊址保護的同時,積極挖掘紅色資源的產學研價值,大力開發紅色旅游和研學項目,截至2024年,已接待游客逾12萬人次。
柳江區投資集團黨總支副書記韋芫說,成團會議舊址是柳江區非常重要的一個紅色教育基地,為了更好地盤活紅色資源、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柳江區投資集團也在不斷完善基地的建設。下一步計劃把城區歷史文物景點豐富的資源串聯起來,做成“革命長征路線”徒步旅行,為未成年人體驗紅色文化提供更多的平臺。
提要
5月29日,《柳州新聞》聚焦柳江,以《弘揚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柳江區打造“紅色薪火”思政實踐課堂》為題,報道柳江區創新思政教育,在成團會議舊址打造“紅色薪火”實踐課堂,將紅色文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青少年提供豐富的紅色文化體驗,充分展現柳江區在思政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
5月27日,柳江區在廣西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團會議舊址打造了“紅色薪火”思政實踐課堂,來自成團中心小學76名同學在現場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這是柳江區打造有溫度思政課的創新實踐。
“熊柳生陸陸續續把他的家產都賣掉了,籌措我們黨活動的經費。”在成團會議舊址,老師給同學們講解了中共柳州黨史和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成團會議舊址位于成團鎮靈江村,主體建筑由碉樓、熊柳生故居和中共柳州歷史陳列館三個部分組成。1948年2月14日,中共桂柳區工委在熊柳生家舉辦“昆侖山”第一期黨員干部訓練班;1949年2月,中共廣西省農委會議在此召開,這兩次會議合稱為成團會議,成團會議為解放廣西奠定了基礎。通過這堂“紅色薪火”思政實踐課,同學們深受教育。
柳江區成團中心小學學生韋元貞說,熊柳生為了革命事業傾家蕩產,但他還是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自己心里十分震撼。大家要傳承紅色基因,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新時代紅色基因的傳承人。
柳江區成團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副校長覃露霞說,同學們來到實地進行思政課的教育,這對于他們對黨的認識、對建設家鄉的感情,會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希望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承先輩的遺志,把祖國和家鄉都建設好。
近年來,柳江區在做好舊址保護的同時,積極挖掘紅色資源的產學研價值,大力開發紅色旅游和研學項目,截至2024年,已接待游客逾12萬人次。
柳江區投資集團黨總支副書記韋芫說,成團會議舊址是柳江區非常重要的一個紅色教育基地,為了更好地盤活紅色資源、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柳江區投資集團也在不斷完善基地的建設。下一步計劃把城區歷史文物景點豐富的資源串聯起來,做成“革命長征路線”徒步旅行,為未成年人體驗紅色文化提供更多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