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柳州市柳江區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已經柳江區第二屆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1月29日
?
柳州市柳江區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充分調動秸稈綜合利用主體的積極性,進一步做好我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和改善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暫行)辦法》《2021年柳州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中央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推動、市場運作、重點推進、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目標,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重點抓好收儲運體系建設等難點工作,扶持培育一批秸稈還田、收儲運和加工利用的市場化主體,打通秸稈還田、離田利用的障礙瓶頸,形成一批可持續運行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機制,逐步形成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推進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綜合利用,促進我區農業綠色和高質量發展。
?
二、總體目標
深入推進我區甘蔗秸稈禁燒及離田綜合利用工作,大幅提升我區甘蔗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支持甘蔗秸稈收儲運中心建設,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專業化甘蔗秸稈收儲運體系,積極培育市場化的收儲運、加工、銷售網絡,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全境的秸稈收集轉運體系,力爭2021年我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三、資金安排
根據2021年11月11日柳江區第二屆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精神,區政府安排用于支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本級財政補助資金為928萬元。
?四、實施內容
(一)認真謀劃籌備
我區糖料蔗種植面積達18.78萬畝,主要種植區域分布在穿山鎮、新興農場、進德鎮、百朋鎮,其中我區列入秸稈禁燒區域糖料蔗種植面積14.14萬畝,榨季禁燒區產生甘蔗秸稈大約7.5萬噸。各鎮要根據轄區實際,認真謀劃秸稈利用方式、農業機械調配、秸稈堆場設置等前期準備工作,及早制定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鼓勵各鎮選擇在甘蔗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為主的村屯開展試點,將秸稈的收儲運工作整體托管給有能力的經營主體,制定考核機制,簽訂服務合同,探索建立全托式服務、市場化運作、目標化管理的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
(二) 加強秸稈收儲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收儲點的“1+X”秸稈收儲體系網絡。各鎮要積極選點,抓緊落實實施主體,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每3萬畝甘蔗種植區域內建設1個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加強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秸稈綜合利用企業落戶柳江,2021年在甘蔗種植主要區域力爭新建3個以上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在甘蔗種植主要區域每個村委至少建1個臨時堆放轉運點,實現甘蔗秸稈收儲運網絡全覆蓋。支持秸稈收儲體系建設,對收儲能力達到2000噸以上(或秸稈收儲場地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秸稈收儲中心經營主體,按照每個收儲中心場地建設、設備購置、電力設施安裝等總投資額的30%給予獎補,最高獎補資金不超過50萬元。對于秸稈收儲中心和秸稈臨時堆放點給予500元/畝的土地流轉補助,最高不超過1萬元。
(三) 提高秸稈離田裝備能力
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機械購置補貼范圍和支持力度,鼓勵秸稈收儲經紀人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先進適用的甘蔗秸稈打捆和粉碎還田等機械,提升我區自有裝備力量和秸稈綜合加工能力,有效降低秸稈綜合利用生產成本,逐步形成秸稈打捆專業化、運輸社會化、儲存標準化、購銷市場化和利用產業化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提高秸稈利用附加值,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對我區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和秸稈收儲主體購置的秸稈打捆機和秸稈打捆機配套設備(進入購機補貼目錄)優先給予農機購置補貼。
(四)精準作業方式
各鎮要根據甘蔗種植特點,精準確定秸稈打捆離田或粉碎還田作業方式,細化到田塊,落實到主體,保障相應機械投入。引導和鼓勵整村整片開展秸稈打捆離田作業。對開展秸稈粉碎還田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給予80元/畝的機械作業補貼(其中本級財政補貼60元,自治區財政補貼20元)。各鎮要嚴把秸稈離田還田質量,保證秸稈離田效果,及時兌付獎補資金。
(五)大力開展秸稈產業化利用
1. 開展肥料化利用,支持以秸稈為原料的有機肥加工生產,實現秸稈肥料化利用。
2. 大力開展飼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支持以養殖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采用秸稈青貯、黃貯、氨化及微生物發酵飼喂養牲畜技術,推進農作物秸稈飼料商品化、產業化發展。
3. 支持秸稈基質商品化生產,重點推廣雙抱蘑菇、平菇、大球蓋菇等能夠充分消耗農作物秸稈的種植模式,支持消耗農作物秸稈的食用菌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種植大戶開展秸稈綜合利用。
4. 推進秸稈能源化和原料化。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化推動,支持企業技術升級,逐步提高秸稈摻燒比重,增加秸稈使用量。支持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落實有關獎補政策,對甘蔗秸稈收儲達到1000噸以上的經紀人或經營主體,根據實際利用秸稈量給予80元/噸的補貼(補貼秸稈種類包括甘蔗干葉、水稻干葉,單獨甘蔗青尾梢不列入獎補范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統籌推進
柳江區成立區級秸稈綜合利用領導小組,對柳江區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行總負責。各鎮是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主體,也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責任,全面落實秸稈綜合利用措施。
(二) 加大資金投入,規范資金使用
在區財政預算的基礎上,積極爭取上級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鼓勵社會資本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投入。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的獎補范圍及流程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加強資金監管,切實強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相關獎補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 營造輿論氛圍,發揮示范效應
各鎮、各相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APP等傳播平臺,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相關政策,營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濃厚氛圍,打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示范樣板,增強輻射帶動效應。
(四)嚴格督查監察,落實責任追究
要加強監督檢查,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強化懲罰措施,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責任制的全面落實,做到宣傳到田頭、督查到田頭、處理問題在田頭。要對各鎮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定期進行督查,對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制止不及時,發生被上級督導組通報違規焚燒秸稈火點的鎮,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2021年11月29日印發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柳州市柳江區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已經柳江區第二屆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1月29日
?
柳州市柳江區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充分調動秸稈綜合利用主體的積極性,進一步做好我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和改善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暫行)辦法》《2021年柳州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中央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推動、市場運作、重點推進、產業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為目標,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重點抓好收儲運體系建設等難點工作,扶持培育一批秸稈還田、收儲運和加工利用的市場化主體,打通秸稈還田、離田利用的障礙瓶頸,形成一批可持續運行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機制,逐步形成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推進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綜合利用,促進我區農業綠色和高質量發展。
?
二、總體目標
深入推進我區甘蔗秸稈禁燒及離田綜合利用工作,大幅提升我區甘蔗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水平。支持甘蔗秸稈收儲運中心建設,支持企業和社會組織組建專業化甘蔗秸稈收儲運體系,積極培育市場化的收儲運、加工、銷售網絡,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全境的秸稈收集轉運體系,力爭2021年我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三、資金安排
根據2021年11月11日柳江區第二屆人民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精神,區政府安排用于支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本級財政補助資金為928萬元。
?四、實施內容
(一)認真謀劃籌備
我區糖料蔗種植面積達18.78萬畝,主要種植區域分布在穿山鎮、新興農場、進德鎮、百朋鎮,其中我區列入秸稈禁燒區域糖料蔗種植面積14.14萬畝,榨季禁燒區產生甘蔗秸稈大約7.5萬噸。各鎮要根據轄區實際,認真謀劃秸稈利用方式、農業機械調配、秸稈堆場設置等前期準備工作,及早制定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鼓勵各鎮選擇在甘蔗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為主的村屯開展試點,將秸稈的收儲運工作整體托管給有能力的經營主體,制定考核機制,簽訂服務合同,探索建立全托式服務、市場化運作、目標化管理的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
(二) 加強秸稈收儲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鎮有標準化收儲中心,村有固定收儲點的“1+X”秸稈收儲體系網絡。各鎮要積極選點,抓緊落實實施主體,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入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每3萬畝甘蔗種植區域內建設1個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加強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秸稈綜合利用企業落戶柳江,2021年在甘蔗種植主要區域力爭新建3個以上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在甘蔗種植主要區域每個村委至少建1個臨時堆放轉運點,實現甘蔗秸稈收儲運網絡全覆蓋。支持秸稈收儲體系建設,對收儲能力達到2000噸以上(或秸稈收儲場地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秸稈收儲中心經營主體,按照每個收儲中心場地建設、設備購置、電力設施安裝等總投資額的30%給予獎補,最高獎補資金不超過50萬元。對于秸稈收儲中心和秸稈臨時堆放點給予500元/畝的土地流轉補助,最高不超過1萬元。
(三) 提高秸稈離田裝備能力
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機械購置補貼范圍和支持力度,鼓勵秸稈收儲經紀人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先進適用的甘蔗秸稈打捆和粉碎還田等機械,提升我區自有裝備力量和秸稈綜合加工能力,有效降低秸稈綜合利用生產成本,逐步形成秸稈打捆專業化、運輸社會化、儲存標準化、購銷市場化和利用產業化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提高秸稈利用附加值,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對我區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和秸稈收儲主體購置的秸稈打捆機和秸稈打捆機配套設備(進入購機補貼目錄)優先給予農機購置補貼。
(四)精準作業方式
各鎮要根據甘蔗種植特點,精準確定秸稈打捆離田或粉碎還田作業方式,細化到田塊,落實到主體,保障相應機械投入。引導和鼓勵整村整片開展秸稈打捆離田作業。對開展秸稈粉碎還田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給予80元/畝的機械作業補貼(其中本級財政補貼60元,自治區財政補貼20元)。各鎮要嚴把秸稈離田還田質量,保證秸稈離田效果,及時兌付獎補資金。
(五)大力開展秸稈產業化利用
1. 開展肥料化利用,支持以秸稈為原料的有機肥加工生產,實現秸稈肥料化利用。
2. 大力開展飼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支持以養殖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采用秸稈青貯、黃貯、氨化及微生物發酵飼喂養牲畜技術,推進農作物秸稈飼料商品化、產業化發展。
3. 支持秸稈基質商品化生產,重點推廣雙抱蘑菇、平菇、大球蓋菇等能夠充分消耗農作物秸稈的種植模式,支持消耗農作物秸稈的食用菌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種植大戶開展秸稈綜合利用。
4. 推進秸稈能源化和原料化。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化推動,支持企業技術升級,逐步提高秸稈摻燒比重,增加秸稈使用量。支持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落實有關獎補政策,對甘蔗秸稈收儲達到1000噸以上的經紀人或經營主體,根據實際利用秸稈量給予80元/噸的補貼(補貼秸稈種類包括甘蔗干葉、水稻干葉,單獨甘蔗青尾梢不列入獎補范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統籌推進
柳江區成立區級秸稈綜合利用領導小組,對柳江區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行總負責。各鎮是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主體,也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責任,全面落實秸稈綜合利用措施。
(二) 加大資金投入,規范資金使用
在區財政預算的基礎上,積極爭取上級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鼓勵社會資本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投入。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的獎補范圍及流程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加強資金監管,切實強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相關獎補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 營造輿論氛圍,發揮示范效應
各鎮、各相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APP等傳播平臺,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相關政策,營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濃厚氛圍,打造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示范樣板,增強輻射帶動效應。
(四)嚴格督查監察,落實責任追究
要加強監督檢查,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強化懲罰措施,確保秸稈綜合利用工作責任制的全面落實,做到宣傳到田頭、督查到田頭、處理問題在田頭。要對各鎮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定期進行督查,對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制止不及時,發生被上級督導組通報違規焚燒秸稈火點的鎮,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2021年11月29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