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柳江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是:
模式切換

江政辦發〔2020〕64號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柳州市柳江區農村公共基礎 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 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 2020-12-17 09:05   |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柳州市柳江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20201216 ????????

?

柳州市柳江區農村公共基礎

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關于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農經20191645、《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自治區財政廳印發〈關于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改革任務落實清單〉的通知》(桂發改農經〔2020371號)等文件精神,建好管好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保障,是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效舉措;為改革創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系,結合柳江實際,現就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和農村公路管護改革試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在全面補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改革創新管護機制,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符合我區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系,全面提升管護水平和質量,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城鄉融合、服務一體。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逐步建立健全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機制,實現城鄉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

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在強化政府責任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入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各類主體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

明確主體、落實責任。按產權歸屬落實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統籌考慮政府事權、資金來源、受益群體等因素,合理確定管護主體,保障管護經費。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不同類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特點,科學制定管護標準和規范,合理選擇管護模式,有序推進管護體制改革。

建管并重、協同推進。按照“建管一體”的要求,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統一謀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護,建立有利于長期發揮效益的管護實施方案。

(三)主要目標

2021年底,以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和農村公路管護體制機制改革為試點,明確產權歸屬、確定管理模式和管護主體,制訂收費標準,落實管護經費保障。

2025年,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機制初步建立,管護主體和責任明晰,管護標準和規范健全,管護經費較好落實,管護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

二、建立明晰的管護責任制度

(四)落實地方政府主導責任

縣級政府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責任主體,鄉鎮政府履行屬地管理職責。要在明確財政事權、支出責任和各類設施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的基礎上,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編制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清單,明確管護對象、主體和標準等,建立公示制度。

(五)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

各行業主管部門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負有監管責任,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加快制定本領域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制度、標準和規范,明確管護目標、質量要求、管護方法、操作規程及應急保障機制等,加強培訓和監督管理,不斷提高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水平。建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評價體系,推進管護信息化、智慧化,促進各類設施安全有效持續使用。

(六)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

村級組織對所屬公共基礎設施承擔管護責任。對于應由村民自治組織承擔管護責任的公共基礎設施,如委托村民、農民合作社或者社會力量等代管的,村民自治組織要承擔監督責任。

(七)強化運營企業管護責任

供水、電力、燃氣、通信、郵政等設施運營企業應落實普遍服務要求,全面加強對所屬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自覺接受政府、村民自治組織和村民監督,確保所屬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學校(幼兒園)、衛生院、養老院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單位應承擔所屬設施管護責任。

(八)落實受益者責任

廣大農民群眾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直接受益主體,應增強主動參與設施管護的意識,自覺繳納有償服務和產品的費用。探索建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使用者管理協會,鼓勵采用門前三包、黨員責任區、文明戶評選等形式,引導農民參與村內道路、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和公共綠地等的管護。

三、改革試點的工作重點

(九)農村飲水基礎設施管護改革試點

確定運行管理模式。因地制宜采用以城鄉一體化供水和鄉鎮用水協會管理模式為主等多種運行模式。一是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即:在主城區距離威立雅自來水管網較近的村屯,應堅持城鄉統籌的原則,將自來水供水管網由城區向村屯延伸,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實現城鄉居民共享優質足量供水,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是用水協會管理模式。即:以村或者屯為單位,組建用水協會,也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進行管理,實現管理維護專業化。由各鎮人民政府負責協調相關村屯組建用水協會,每個村或屯可成立1個用水協會,區水利局及時與用水協會辦理管理權移交手續,用水協會只有管理使用權,沒有工程所有權。鄉鎮協調用水協會共同研究制定運行管理機制。區水利局和各鎮人民政府于20213月底前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情況的調研,結合各鄉鎮實際運行情況,確定各村屯飲水工程的管理模式。(牽頭單位:各鎮人民政府、區水利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威立雅水務集團柳江客戶中心、柳江區新源自來水公司)

制訂水價落實管護經費。農村供水水價成本是指供水單位生產和經營商品水,并供給到用水戶所產生的全部費用,通常包括原水費、運行維護管理費(含大修理費)、電費、藥劑費以及其他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費用。根據全區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情況并參照《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分以下類型定價:

農村飲水工程水費按照國家有關農村飲水工程水價的制定原則及要求進行測算,全面推行按供水成本收費。

采取分區定價。以片區化方式確定水價組合,納入城市管網及鎮級水廠管網延伸的工程實行統一定價,實行“同網同價”,按市級自來水價格執行;單村供水工程以村屯為片區,結合各轄區內村級飲水工程的實際情況,分類進行水價的制定。

采取分類定價。單村供水工程:千人以上由村委會、用水協會管理的,以村(屯)為單位制定區域指導水價,水價要達到供水成本,適當考慮利潤;千人以下由村委會、村集體、用水戶協會管理的,采取簡化程序,通過村委會、村集體、用水戶協會等協商確定計價方式或按抽水電費收取。 ?

用水協會從水費中列支出農村飲水工程固定資產折舊和維修養護資金,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用于工程更新改造。由區財政局、區水利局共同制訂柳江區飲水維修養護資金使用管理規定使每一筆維修養護經費落到實處。同時,區財政局編制年度財政預算時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工程提升改造,分配到每個鄉鎮或每個用水協會,并于2021630日前完成。(牽頭單位:區水利局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區發展改革

建立農村飲水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加強對農村飲水安全管水員業務培訓。20211月開始,區水利局督促和指導各鎮對本轄區內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員進行全覆蓋培訓,以保證用水協會中村級水管員正確掌握飲水安全政策、措施和要求。(牽頭單位:區水利局,配合單位:各鎮人民政府、各用水協會)

以點帶面,全面推廣。根據實際情況,在里高鎮、三都鎮選擇23個村作為改革試點,于20216月底前完成運行管理模式確認;于20217月底前成立用水協會做好水費繳納工作。安排好各村屯飲水設施管護人員,以點帶面,其他鎮村逐步推進,并于2021年底全面實施。各相關部門及各鎮做好協調溝通工作,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牽頭單位:區水利局各鎮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各用水協會

(十)農村公路管護改革試點

常態化農村公路養護。常態化農村公路養護包括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農村公路養護補助政策應建立與里程、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社會發展及財力情況適時調整,各級財政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應逐步增加。自2021年起,全農村公路列養率要達到100%(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

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政策。當出現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替代公路養路費不能滿足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需求的時候區財政部門應從本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列支補足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經費和日常養護經費。(牽頭單位: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鎮人民政府)

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一是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大力推行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在2020底前制定出臺轄區內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方案,縣、鄉、村道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覆蓋率達到50%。到2021年底,建立全面覆蓋縣、鄉(鎮、街道)、村道的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二是推行多元化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模式。開展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工作,培育成熟、高效的養護市場,全面推進全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三是加強通自然村(屯)道路的養護。對于符合四級公路標準的通屯道路,交通運輸局要一律申報納入自治區公路路網年報統計系統,作為村道管養;其他暫不符合等級公路標準的通屯道路,應由區財政逐年安排等外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設資金,改造達到四級公路標準后,納入村道規劃并列入農村公路養護計劃,進行規范性養護。(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

區人民政府統籌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度保障,落實各項責任和制度。區財政局負責資金落實工作。區水利局負責統籌協調飲水安全工作,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推進情況等。區交通運輸局負責指導鄉鎮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并進行考核,實行績效管理。各鎮人民政府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農村基礎設施管護試點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管,協助做好轄區內供水設施維護等;用水協會是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生產運行、水質檢測、計量收費、維修養護、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加強凈水和消毒設施運行管理,加強水質檢測,確保水質達標。

(十二)強化制度保障

區水利局交通運輸局要在實施方案印發后半年內制定我區的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養護具體操作細則,并報人民政府研究審議各鎮人民政府指導行政村建立健全農村飲水收費管理細則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細則。各相關部門要強化政策引導,建立健全制度保障體系。

(十三)落實資金,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區人民政府要多方位籌措資金,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對開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所需的經費納入本級預算安排。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同時,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維護專項經費,對因執行水價低于成本水價導致的政策性虧損、重大維修、水費收入難以保障正常運行等予以補助。對運行管理不規范、水費收繳率低、考核不合格的供水單位,相應核減補助。

(十四)廣泛宣傳,提高認識

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宣傳,大力宣傳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準確解讀改革政策舉措,積極宣傳改革中的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改革工作的積極性,有效發揮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在農村飲水安全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中的積極作用,增強人民群眾愛路護路的責任意識,營造全社會廣泛關心、支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良好氛圍。

(十五)強化監督檢查

全區將通過現場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各鎮要建立改革進展情況反饋機制,及時掌握改革進程,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各級各部門要將深化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工作納入本地重點改革事項清單,加強工作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績效、財政補助資金等掛鉤,建立健全激勵和責任追究制度。

?


主動公開


猜你想看
江政辦發〔2020〕64號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柳州市柳江區農村公共基礎 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 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 2020-12-17 09:05   

各鎮人民政府(管委會),區直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柳州市柳江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已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20201216 ????????

?

柳州市柳江區農村公共基礎

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關于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農經20191645、《自治區發展改革委 ?自治區財政廳印發〈關于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改革任務落實清單〉的通知》(桂發改農經〔2020371號)等文件精神,建好管好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保障,是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有效舉措;為改革創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系,結合柳江實際,現就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和農村公路管護改革試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在全面補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改革創新管護機制,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符合我區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系,全面提升管護水平和質量,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城鄉融合、服務一體。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逐步建立健全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機制,實現城鄉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

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在強化政府責任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入競爭機制,鼓勵社會各類主體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

明確主體、落實責任。按產權歸屬落實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統籌考慮政府事權、資金來源、受益群體等因素,合理確定管護主體,保障管護經費。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不同類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特點,科學制定管護標準和規范,合理選擇管護模式,有序推進管護體制改革。

建管并重、協同推進。按照“建管一體”的要求,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統一謀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護,建立有利于長期發揮效益的管護實施方案。

(三)主要目標

2021年底,以農村飲水基礎設施和農村公路管護體制機制改革為試點,明確產權歸屬、確定管理模式和管護主體,制訂收費標準,落實管護經費保障。

2025年,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機制初步建立,管護主體和責任明晰,管護標準和規范健全,管護經費較好落實,管護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

二、建立明晰的管護責任制度

(四)落實地方政府主導責任

縣級政府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責任主體,鄉鎮政府履行屬地管理職責。要在明確財政事權、支出責任和各類設施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的基礎上,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編制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清單,明確管護對象、主體和標準等,建立公示制度。

(五)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

各行業主管部門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負有監管責任,要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加快制定本領域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制度、標準和規范,明確管護目標、質量要求、管護方法、操作規程及應急保障機制等,加強培訓和監督管理,不斷提高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水平。建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評價體系,推進管護信息化、智慧化,促進各類設施安全有效持續使用。

(六)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

村級組織對所屬公共基礎設施承擔管護責任。對于應由村民自治組織承擔管護責任的公共基礎設施,如委托村民、農民合作社或者社會力量等代管的,村民自治組織要承擔監督責任。

(七)強化運營企業管護責任

供水、電力、燃氣、通信、郵政等設施運營企業應落實普遍服務要求,全面加強對所屬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自覺接受政府、村民自治組織和村民監督,確保所屬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學校(幼兒園)、衛生院、養老院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單位應承擔所屬設施管護責任。

(八)落實受益者責任

廣大農民群眾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直接受益主體,應增強主動參與設施管護的意識,自覺繳納有償服務和產品的費用。探索建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使用者管理協會,鼓勵采用門前三包、黨員責任區、文明戶評選等形式,引導農民參與村內道路、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和公共綠地等的管護。

三、改革試點的工作重點

(九)農村飲水基礎設施管護改革試點

確定運行管理模式。因地制宜采用以城鄉一體化供水和鄉鎮用水協會管理模式為主等多種運行模式。一是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即:在主城區距離威立雅自來水管網較近的村屯,應堅持城鄉統籌的原則,將自來水供水管網由城區向村屯延伸,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實現城鄉居民共享優質足量供水,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是用水協會管理模式。即:以村或者屯為單位,組建用水協會,也可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進行管理,實現管理維護專業化。由各鎮人民政府負責協調相關村屯組建用水協會,每個村或屯可成立1個用水協會,區水利局及時與用水協會辦理管理權移交手續,用水協會只有管理使用權,沒有工程所有權。鄉鎮協調用水協會共同研究制定運行管理機制。區水利局和各鎮人民政府于20213月底前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情況的調研,結合各鄉鎮實際運行情況,確定各村屯飲水工程的管理模式。(牽頭單位:各鎮人民政府、區水利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威立雅水務集團柳江客戶中心、柳江區新源自來水公司)

制訂水價落實管護經費。農村供水水價成本是指供水單位生產和經營商品水,并供給到用水戶所產生的全部費用,通常包括原水費、運行維護管理費(含大修理費)、電費、藥劑費以及其他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費用。根據全區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情況并參照《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分以下類型定價:

農村飲水工程水費按照國家有關農村飲水工程水價的制定原則及要求進行測算,全面推行按供水成本收費。

采取分區定價。以片區化方式確定水價組合,納入城市管網及鎮級水廠管網延伸的工程實行統一定價,實行“同網同價”,按市級自來水價格執行;單村供水工程以村屯為片區,結合各轄區內村級飲水工程的實際情況,分類進行水價的制定。

采取分類定價。單村供水工程:千人以上由村委會、用水協會管理的,以村(屯)為單位制定區域指導水價,水價要達到供水成本,適當考慮利潤;千人以下由村委會、村集體、用水戶協會管理的,采取簡化程序,通過村委會、村集體、用水戶協會等協商確定計價方式或按抽水電費收取。 ?

用水協會從水費中列支出農村飲水工程固定資產折舊和維修養護資金,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用于工程更新改造。由區財政局、區水利局共同制訂柳江區飲水維修養護資金使用管理規定使每一筆維修養護經費落到實處。同時,區財政局編制年度財政預算時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工程提升改造,分配到每個鄉鎮或每個用水協會,并于2021630日前完成。(牽頭單位:區水利局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區發展改革

建立農村飲水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加強對農村飲水安全管水員業務培訓。20211月開始,區水利局督促和指導各鎮對本轄區內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員進行全覆蓋培訓,以保證用水協會中村級水管員正確掌握飲水安全政策、措施和要求。(牽頭單位:區水利局,配合單位:各鎮人民政府、各用水協會)

以點帶面,全面推廣。根據實際情況,在里高鎮、三都鎮選擇23個村作為改革試點,于20216月底前完成運行管理模式確認;于20217月底前成立用水協會做好水費繳納工作。安排好各村屯飲水設施管護人員,以點帶面,其他鎮村逐步推進,并于2021年底全面實施。各相關部門及各鎮做好協調溝通工作,確保工作有序推進。牽頭單位:區水利局各鎮人民政府,配合單位:各用水協會

(十)農村公路管護改革試點

常態化農村公路養護。常態化農村公路養護包括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農村公路養護補助政策應建立與里程、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社會發展及財力情況適時調整,各級財政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應逐步增加。自2021年起,全農村公路列養率要達到100%(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

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政策。當出現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替代公路養路費不能滿足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需求的時候區財政部門應從本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列支補足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經費和日常養護經費。(牽頭單位: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鎮人民政府)

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一是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大力推行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在2020底前制定出臺轄區內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方案,縣、鄉、村道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覆蓋率達到50%。到2021年底,建立全面覆蓋縣、鄉(鎮、街道)、村道的路長制組織管理體系。二是推行多元化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模式。開展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工作,培育成熟、高效的養護市場,全面推進全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三是加強通自然村(屯)道路的養護。對于符合四級公路標準的通屯道路,交通運輸局要一律申報納入自治區公路路網年報統計系統,作為村道管養;其他暫不符合等級公路標準的通屯道路,應由區財政逐年安排等外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設資金,改造達到四級公路標準后,納入村道規劃并列入農村公路養護計劃,進行規范性養護。(牽頭單位:區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

區人民政府統籌負責農村飲水安全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度保障,落實各項責任和制度。區財政局負責資金落實工作。區水利局負責統籌協調飲水安全工作,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督促檢查工作落實推進情況等。區交通運輸局負責指導鄉鎮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并進行考核,實行績效管理。各鎮人民政府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農村基礎設施管護試點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管,協助做好轄區內供水設施維護等;用水協會是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生產運行、水質檢測、計量收費、維修養護、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加強凈水和消毒設施運行管理,加強水質檢測,確保水質達標。

(十二)強化制度保障

區水利局交通運輸局要在實施方案印發后半年內制定我區的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養護具體操作細則,并報人民政府研究審議各鎮人民政府指導行政村建立健全農村飲水收費管理細則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細則。各相關部門要強化政策引導,建立健全制度保障體系。

(十三)落實資金,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區人民政府要多方位籌措資金,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對開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所需的經費納入本級預算安排。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同時,落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維護專項經費,對因執行水價低于成本水價導致的政策性虧損、重大維修、水費收入難以保障正常運行等予以補助。對運行管理不規范、水費收繳率低、考核不合格的供水單位,相應核減補助。

(十四)廣泛宣傳,提高認識

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宣傳,大力宣傳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準確解讀改革政策舉措,積極宣傳改革中的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改革工作的積極性,有效發揮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在農村飲水安全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中的積極作用,增強人民群眾愛路護路的責任意識,營造全社會廣泛關心、支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良好氛圍。

(十五)強化監督檢查

全區將通過現場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各鎮要建立改革進展情況反饋機制,及時掌握改革進程,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各級各部門要將深化農村基礎設施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工作納入本地重點改革事項清單,加強工作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績效、財政補助資金等掛鉤,建立健全激勵和責任追究制度。

?


主動公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洗澡|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91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不卡|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