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柳江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是:
模式切換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桂民規〔2025〕1號)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   發布日期: 2025-07-01 17:05   

各市、縣(市、區)民政局、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民政部 財政部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民發〔2024〕73號)要求,用好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支持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基本養老服務救助方向),做好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給予補助工作,推動集中照護服務政策更多更公平惠及經濟困難老年人,構建可持續、可推廣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模式和保障機制,現結合我區實際,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對象及服務和補助標準

  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主要通過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渠道安排資金,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給予補助,并對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結合績效考核結果給予適當補貼。

  (一)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對象。補助對象主要是納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且自愿入住自治區轄區內養老機構的失能老年人(經評估為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實施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地區參保人員已經通過基金支付基本護理服務費用的,不納入本救助范圍。

  (二)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和補助標準。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和補助標準由縣級民政部門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的總體要求科學合理確定,不脫離實際,不超越階段。原則上,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標準不得超過當地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全護理照料標準的總額。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老年人的補助標準,按照集中照護服務標準與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并相應扣除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老年人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

  二、完善工作流程

  (一)申請補助。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個人意愿選擇入住養老機構,由個人或入住機構向機構所在地的縣級民政部門申請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對需要進行失能等級評估的,縣級民政部門應根據《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GB/T 42195-2022)組織開展評估。按照“先入住、后救助”原則,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后,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以向民政部門提交身份證及復印件、養老服務協議、有效繳費憑證(或機構同意緩繳證明)等材料,并填寫《集中照護服務補助申請表》(附件1)。行動不便或有其它特殊情況的可由家屬或入住機構代為申請。由入住機構代為申請的,應與入住機構簽訂委托協議。

  (二)審核把關。受理申請的縣級民政部門應當對申請人實際入住養老機構、已獲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相關情況進行審核,并在其所入住養老機構內或縣級民政局官網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一般不少于5個工作日。經審核符合條件的,作出予以發放補助的決定,同時確定補助金額(附件1)。經審核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發放補助的決定,同時書面告知理由(附件2)。

  (三)資金發放。補助金原則上按月實行社會化發放,補助金從申請人入住養老機構當月起算,并于申請通過的次月起通過“一卡通”管理系統撥付至本人“一卡通”指定賬戶或補助對象授權確認的賬戶。申請人于2025年1月1日前已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的,其提出申請并經審核符合條件的,補助金從2025年1月起算。本通知印發實施前已審核發放的救助補助,不再重新核發。符合補助條件并已領取補助金的補助對象,次月入住機構未滿15日離世、經評估不符合失能等級要求或不再入住養老機構的,補助金按申請當月核定補助金額的50%予以發放;入住滿15日后離世、經評估不符合失能等級要求或不再入住養老機構的,補助金按1個月予以發放。

  (四)退出機制。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因身體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補助條件的,老年人、所在養老機構應當及時告知縣級民政部門。縣級民政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評估,對不再符合補助條件的,及時作出停發決定并停發補助金,同時書面告知理由(附件3,離世或不再入住養老機構除外)。老年人因經濟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縣級民政部門在及時作出停發決定并停發補助金的同時,應當告知老年人所在養老機構。對處于最低生活保障漸退期內的老年人,補助金應當繼續發放至漸退期結束。

  三、加強養老機構管理

  (一)機構要求。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應滿足《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標準要求并具有收住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的服務條件,不得采取分灶吃飯、分區隔離等做法區別對待收住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養老機構同時收住特困供養人員的,不得降低特困供養服務水平和質量。養老機構應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入住和服務情況及時錄入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并由系統推送至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

  (二)協議簽訂。鼓勵養老機構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簽訂《養老機構服務合同》的同時,簽訂代扣代繳入住養老機構服務費用協議,確保依照協議將集中照護補助金及時足額支付給養老機構。

  (三)績效管理。縣級民政部門要結合養老機構收住對象人數、對象類別、對象滿意度、日常抽查檢查、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等情況定期對當地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開展績效評價,對收住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類別比重高的養老機構加大績效考核賦分。縣級民政和財政部門根據績效考核評分對養老機構發放績效補貼,績效補貼總額不得超過當地向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實際發放集中照護補助金總額的30%,原則上以6個月為一個周期根據機構申請審核發放。鼓勵養老機構使用績效補貼資金按月對補助對象發放零花錢,為補助對象提供出行交通便利等服務。績效補貼資金從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列支。

  四、強化資金調配

  (一)資金分配。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在分配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支持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基本養老服務救助方向)時,采取因素法分配,主要考慮需求因素和績效因素。其中,需求因素主要考慮各地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上年實際入住人數及當年預計動員入住數,績效因素主要考慮入住機構績效考核評價結果、資金執行效率等。

  (二)績效考核。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將對資金實施目標、支持對象、資金使用、信息公開等開展全流程監管和績效評價,定期開展檢查,確保資金管理規范和使用高效。對收住救助對象人數多、救助對象滿意度高、制度機制建設完善、績效考核結果較好的市縣,將在下一年度資金分配時予以適當激勵;對工作進展較慢、救助對象反映問題較多、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評價指標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存在問題的市縣,將適當調減下一年度補助資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工作指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因地制宜組織開展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自治區民政廳每年將組織專項檢查、交叉檢查等,按照不低于全區10%的縣(市、區)進行隨機抽查,檢查內容包括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認定工作以及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設區市民政局要對不低于30%的縣(市、區)進行隨機抽查。設區市民政局應當于每年1月31日前向自治區民政廳報送上一年度本轄區范圍內集中照護服務救助情況匯總表(附件4)。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社會救助、社會事務和養老服務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和政策銜接,有序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發展,其中:

  養老服務職能部門要做好集中照護服務對象申請材料接收、資格審核、制定補助標準和確定補助額度等工作,主動公示本地區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相關信息,協助有意愿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就近選擇適合的養老機構;組織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監督管理,指導養老機構提供集中照護服務,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效果開展跟蹤監測;配合財政部門做好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補助分配、支付、監管工作及養老機構績效補貼發放工作;通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員等基層組織和基層工作人員及時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集中照護服務需求,加強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政策宣傳。

  社會救助職能部門要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審核認定工作,同時會同養老服務職能部門確定經濟困難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范圍、認定條件、服務標準;配合養老服務職能部門及時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集中照護服務需求,將動態管理后不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停保老年人信息及時共享養老服務職能部門。

  社會事務職能部門負責協助做好服務對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情況審核認定工作。

  (二)加強制度銜接。各地要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納入服務類社會救助清單,統籌做好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養老服務等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以及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避免資源錯配和重復浪費。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在優先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基礎上,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提供集中照護服務。要依托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和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廣西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和廣西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等,共享數據、整合資源,加強協同、賦能基層,開展委托代辦、線上申請審核等便民服務,實現數據賦能便利化、供需對接精準化、服務監管智慧化。

  (三)嚴格監督管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納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統一監管、分賬管理。各設區市、縣(市、區)民政、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資金安全,嚴格遵守財經紀律,確保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審批程序的規范性、支付的合規性,不得提前支付、超額支付。縣級民政部門應當按規定建立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問題舉報獎勵機制,公開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如發現套取騙取、擠占挪用、截留或滯留財政資金等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追究相應責任,并按規定追回相關補助資金。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將在全區范圍內通報批評,并加倍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各設區市、縣(市、區)民政、財政部門要主動做好政策宣傳,準確解讀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養老機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引導慈善組織、志愿者、行業組織等參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對在工作推進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要及時上報。我區也將根據國家部署要求和實施情況調整完善政策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可將“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納入集中照護范圍,參照本通知執行。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桂民規〔2024〕2號)同時廢止。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2025年5月8日

養老服務政策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桂民規〔2025〕1號)

來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   發布日期: 2025-07-01 17:05   

各市、縣(市、區)民政局、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民政部 財政部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民發〔2024〕73號)要求,用好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支持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基本養老服務救助方向),做好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給予補助工作,推動集中照護服務政策更多更公平惠及經濟困難老年人,構建可持續、可推廣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模式和保障機制,現結合我區實際,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對象及服務和補助標準

  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主要通過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渠道安排資金,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給予補助,并對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結合績效考核結果給予適當補貼。

  (一)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對象。補助對象主要是納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且自愿入住自治區轄區內養老機構的失能老年人(經評估為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年齡在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實施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地區參保人員已經通過基金支付基本護理服務費用的,不納入本救助范圍。

  (二)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和補助標準。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標準和補助標準由縣級民政部門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按照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的總體要求科學合理確定,不脫離實際,不超越階段。原則上,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標準不得超過當地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和全護理照料標準的總額。對入住養老機構的經濟困難老年人的補助標準,按照集中照護服務標準與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并相應扣除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老年人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

  二、完善工作流程

  (一)申請補助。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個人意愿選擇入住養老機構,由個人或入住機構向機構所在地的縣級民政部門申請集中照護服務補助。對需要進行失能等級評估的,縣級民政部門應根據《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GB/T 42195-2022)組織開展評估。按照“先入住、后救助”原則,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后,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可以向民政部門提交身份證及復印件、養老服務協議、有效繳費憑證(或機構同意緩繳證明)等材料,并填寫《集中照護服務補助申請表》(附件1)。行動不便或有其它特殊情況的可由家屬或入住機構代為申請。由入住機構代為申請的,應與入住機構簽訂委托協議。

  (二)審核把關。受理申請的縣級民政部門應當對申請人實際入住養老機構、已獲得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相關情況進行審核,并在其所入住養老機構內或縣級民政局官網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一般不少于5個工作日。經審核符合條件的,作出予以發放補助的決定,同時確定補助金額(附件1)。經審核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發放補助的決定,同時書面告知理由(附件2)。

  (三)資金發放。補助金原則上按月實行社會化發放,補助金從申請人入住養老機構當月起算,并于申請通過的次月起通過“一卡通”管理系統撥付至本人“一卡通”指定賬戶或補助對象授權確認的賬戶。申請人于2025年1月1日前已入住養老機構滿30日的,其提出申請并經審核符合條件的,補助金從2025年1月起算。本通知印發實施前已審核發放的救助補助,不再重新核發。符合補助條件并已領取補助金的補助對象,次月入住機構未滿15日離世、經評估不符合失能等級要求或不再入住養老機構的,補助金按申請當月核定補助金額的50%予以發放;入住滿15日后離世、經評估不符合失能等級要求或不再入住養老機構的,補助金按1個月予以發放。

  (四)退出機制。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因身體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補助條件的,老年人、所在養老機構應當及時告知縣級民政部門。縣級民政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評估,對不再符合補助條件的,及時作出停發決定并停發補助金,同時書面告知理由(附件3,離世或不再入住養老機構除外)。老年人因經濟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縣級民政部門在及時作出停發決定并停發補助金的同時,應當告知老年人所在養老機構。對處于最低生活保障漸退期內的老年人,補助金應當繼續發放至漸退期結束。

  三、加強養老機構管理

  (一)機構要求。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應滿足《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標準要求并具有收住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的服務條件,不得采取分灶吃飯、分區隔離等做法區別對待收住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養老機構同時收住特困供養人員的,不得降低特困供養服務水平和質量。養老機構應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入住和服務情況及時錄入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并由系統推送至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

  (二)協議簽訂。鼓勵養老機構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簽訂《養老機構服務合同》的同時,簽訂代扣代繳入住養老機構服務費用協議,確保依照協議將集中照護補助金及時足額支付給養老機構。

  (三)績效管理。縣級民政部門要結合養老機構收住對象人數、對象類別、對象滿意度、日常抽查檢查、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等情況定期對當地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開展績效評價,對收住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類別比重高的養老機構加大績效考核賦分。縣級民政和財政部門根據績效考核評分對養老機構發放績效補貼,績效補貼總額不得超過當地向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實際發放集中照護補助金總額的30%,原則上以6個月為一個周期根據機構申請審核發放。鼓勵養老機構使用績效補貼資金按月對補助對象發放零花錢,為補助對象提供出行交通便利等服務。績效補貼資金從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列支。

  四、強化資金調配

  (一)資金分配。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在分配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支持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基本養老服務救助方向)時,采取因素法分配,主要考慮需求因素和績效因素。其中,需求因素主要考慮各地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上年實際入住人數及當年預計動員入住數,績效因素主要考慮入住機構績效考核評價結果、資金執行效率等。

  (二)績效考核。自治區民政廳、財政廳將對資金實施目標、支持對象、資金使用、信息公開等開展全流程監管和績效評價,定期開展檢查,確保資金管理規范和使用高效。對收住救助對象人數多、救助對象滿意度高、制度機制建設完善、績效考核結果較好的市縣,將在下一年度資金分配時予以適當激勵;對工作進展較慢、救助對象反映問題較多、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評價指標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存在問題的市縣,將適當調減下一年度補助資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工作指導。各地要高度重視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因地制宜組織開展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自治區民政廳每年將組織專項檢查、交叉檢查等,按照不低于全區10%的縣(市、區)進行隨機抽查,檢查內容包括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認定工作以及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設區市民政局要對不低于30%的縣(市、區)進行隨機抽查。設區市民政局應當于每年1月31日前向自治區民政廳報送上一年度本轄區范圍內集中照護服務救助情況匯總表(附件4)。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社會救助、社會事務和養老服務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和政策銜接,有序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發展,其中:

  養老服務職能部門要做好集中照護服務對象申請材料接收、資格審核、制定補助標準和確定補助額度等工作,主動公示本地區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相關信息,協助有意愿的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就近選擇適合的養老機構;組織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監督管理,指導養老機構提供集中照護服務,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效果開展跟蹤監測;配合財政部門做好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補助分配、支付、監管工作及養老機構績效補貼發放工作;通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員等基層組織和基層工作人員及時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集中照護服務需求,加強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政策宣傳。

  社會救助職能部門要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審核認定工作,同時會同養老服務職能部門確定經濟困難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對象范圍、認定條件、服務標準;配合養老服務職能部門及時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集中照護服務需求,將動態管理后不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停保老年人信息及時共享養老服務職能部門。

  社會事務職能部門負責協助做好服務對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情況審核認定工作。

  (二)加強制度銜接。各地要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納入服務類社會救助清單,統籌做好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養老服務等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以及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避免資源錯配和重復浪費。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要在優先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基礎上,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提供集中照護服務。要依托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和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廣西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和廣西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等,共享數據、整合資源,加強協同、賦能基層,開展委托代辦、線上申請審核等便民服務,實現數據賦能便利化、供需對接精準化、服務監管智慧化。

  (三)嚴格監督管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納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統一監管、分賬管理。各設區市、縣(市、區)民政、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資金安全,嚴格遵守財經紀律,確保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審批程序的規范性、支付的合規性,不得提前支付、超額支付。縣級民政部門應當按規定建立中央財政支持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問題舉報獎勵機制,公開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如發現套取騙取、擠占挪用、截留或滯留財政資金等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追究相應責任,并按規定追回相關補助資金。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將在全區范圍內通報批評,并加倍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各設區市、縣(市、區)民政、財政部門要主動做好政策宣傳,準確解讀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養老機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引導慈善組織、志愿者、行業組織等參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對在工作推進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要及時上報。我區也將根據國家部署要求和實施情況調整完善政策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可將“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重度殘疾人納入集中照護范圍,參照本通知執行。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的通知》(桂民規〔2024〕2號)同時廢止。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2025年5月8日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91精品国产91|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